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立体视频在拍摄过程中由于镜头配置和调整导致的立体效果的失真, 如左右眼图像的高度误差、旋转误差、尺寸误差、亮度色度误差等, 提出一种立体镜头误差检测的方法。在对左右眼图像进行立体匹配的基础上, 根据图像的几何关系计算每对匹配特征点的各种误差值, 然后计算所有误差值的统计特征, 得到图像的总体误差值。在收录的实际拍摄的3DTV电视节目视频库中进行的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存在立体镜头误差的视频片段。进一步的主观视频质量实验分析了立体镜头误差与主观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鱼眼图像的球面投影模型,提出一种基于鱼眼透镜球面投影的实时校正方法.该方法将鱼眼图像映射在5个图像平面上,解决了鱼眼视频图像畸变严重,观测视觉体验效果较差的问题;根据图像在计算机中的内存布局,对校正算法中的空间映射计算和内存存储空间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算法的执行效率,减少了算法的内存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改善鱼眼图像的显示效果,对单帧图像的处理时间仅为18.37ms,能满足鱼眼视频图像实时校正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视频拼接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和Open CV的嵌入式实时视频采集和拼接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Tiny4412四核处理器,通过两个摄像头实时采集图像数据,然后结合Open CV库利用改进的算法对两幅具有重叠区域的图像进行拼接处理,包括特征匹配和图像融合处理,生成拼接图像,最后把拼接图像在LCD上实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采取的算法能够适应多种环境,很好的抑制鬼影,并且拼接速度能够达到实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低带宽信道中实时地传输B超视频图像,本文提出了积累式压缩与传输算法.该算法把图像的压缩、传输和机器的处理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其编码器仅对视频中高层次信息进行编码,最终输出的信息量不但能够刻画视频中的主要变化信息,而且不会超出CPU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不会超过传输信道的承受能力.最终,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和机器的处理能力,即使在较低速率通讯线路上,仍能够实现B超视频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5.
基于帧差法和边缘检测法的视频分割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常用的视频分割方法易受到噪声、亮度突变的影响,很难提取出完整的运动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帧差法和边缘检测法相结合的视频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对连续三帧图像进行差分得到运动区域,然后对当前帧进行Kirsch边缘检测得到边缘图像,综合二者的检测结果得到更为精准的运动对象边缘.采用边缘连接算法完成对断裂边缘的连接,最后通过区域填充得到运动目标掩模图像,从而分割出完整的运动目标.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实时有效地将运动物体从视频序列中自动地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6.
基于RGB三通道的超分辨率视频重建算法对彩色视频进行处理将导致算法的计算量过大,不利于其在彩色视频实时处理中的应用。针对这一缺点,本文基于核回归函数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彩色视频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该算法只需要对亮度分量进行超分辨率重构,在增大视频序列重构信息量的同时,大幅降低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计算量,更适用于彩色视频的实时超分辨率重建场景中。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在IP网络上实时传输多视点立体视频的传输系统.视频流采用H.264/AVC格式编码.由于多视点立体视频庞大的数据量,系统通过2个IP信道分别进行传输.针对网络中的丢包现象,该系统采用一种新的数据包处理方法,利用各个视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丢失数据恢复.提出了一种多视点立体视频错误掩盖的算法,用来解决IP网络传输中的丢包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多视点立体视频传输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立体视频传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视频比传统的平面视觉能够传达更多的视觉信息. 立体视频传输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热点. 本文首先阐明了立体视频的获取、显示和传输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了当前国际上已有的立体视频传输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它们的不足. 提出了一套开发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立体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初步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视频去噪的目的是将原始视频从观测到的含噪视频中还原出来.通过详细说明视频图像序列在时域和时-空域的滤波方法,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视频图像序列的本质.同时也详细研究其中的一些算法.最后对数字视频去噪处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对去噪效果和算法进行了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低带宽信道中实时地传输B超视频图像,本文提出了积累式压缩与传输算法。该算法把图像的压缩、传输和机器的处理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其编码器仅对视频中高层次信息进行编码,最终输出的信息量不但能够刻画视频中的主要变化信息,而且不会超出CPU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不会超过传输信道的承受能力。最张,该算法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带宽和机器的处理能力,即使在较低速率通讯线路上,仍能够实现B超视频的实时传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各种恶劣环境下采集的视频图像,设计了一种高效的视频图像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实现对实时图像和已录回放图像的各种处理,包括图像的去雾、去噪等模糊图像清晰化处理功能。系统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具有通用标准接口,可灵活应用到视频系统的前端、后端进行图像处理,能够可广泛应用于交通监控、银行监控等室内外各种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多功能视频编码标准(VVC)编码的复杂度,提出一种面向VVC的帧内快速编码算法.首先,根据视频内容的时空域相关性,使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CU的划分深度进行预测;然后,使用统计概率对CU的划分模式进行选择;最后,编码时跳过不必要的划分模式以节省编码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编码器相比,该算法平均可节省59.82%的编码时间,且在同等编码质量情况下比特率的平均增加值(BDBR)仅为2.05%.  相似文献   

13.
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图像拼合的中间视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间视合成是实现立体交互式显示的关键技术,即在观察者改变观看位置时,可以通过系统合成的虚拟视点获得环视的效果.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拼合的中间视合成算法,利用图像插值和变形技术,生成虚拟视点图像.首先对立体图像对进行亮度均匀化处理,以消除左右图像间的平均亮度差异;然后根据左右视所含信息的不对称性,利用视差信息判断可靠区域,生成过渡中间视;最后采用图像拼合变形的方法进行中间视插值合成.实验表明,生成的虚拟中间视图像效果良好,基于对象的处理方式使得本算法具有速度上的优势,可用于头肩型视频会议场景的立体交互显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视频拼接实时性的需求, 提出一种利用小区域融合和查表映射实现实时视频拼接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利用颜色校正算法对待拼接摄像头视频进行颜色校正; 然后在初始化阶段估算出图像变换参数和小区域融合权值, 并以索引表的方式保存; 最后在视频拼接阶段利用查表法对视频进行实时拼接.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较好消除残影和拼接缝隙的同时, 能将每帧的平均拼接时间降低至约0.03 s, 并在拼接速度和拼接效果上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空侦察视频序列,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的视频序列拼接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流程和模块。该方法矫正了航空视频序列中普遍存在的径向扭曲;改进了SIFT特征提取和匹配策略,缩短了算法的时间;提出了改进的RANSAC算法用于剔除匹配外点,提高了视频帧图像之间的变换精度;提出双频带融合技术消除边缘跳变和模糊叠影现象,改善了视频帧融合的视觉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航空视频序列的近实时拼接,同时保持对噪声、光照和目标运动鲁棒。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无人机视频流倾斜拍摄快速拼接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最优的视频流拼接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透视投影的方法将倾斜影像纠正为近似正射影像,消除大倾角影像的几何变形问题;然后利用CUDA技术加速ORB算法,快速得到帧间变换模型;在拼接时动态选取基准面,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各影像变换到基准面的绝对单应性矩阵完成视频流的序列拼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拼接影像减小了倾斜拍摄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拼接影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视频流数据的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混沌对视频图像数据在频域进行加、解密的视频图像加密算法——EVSBC,并将其实现且集成到最新的MPEG-4编/解码器中.该算法充分利用了视频图像数据的特性,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满足视频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Boost和LLE的视频人脸特征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特征提取是生物特征识别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和LLE的视频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其大致思路是用VFW技术对视频图像进行采集、接着将AdaBoost算法对采集的图像进行人脸检测,最后应用LLE算法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降维并提取出特征.项目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便捷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了微型计算机的显示方式与行、场频关系.提出用计算机的高分辨率显示器实时显示来自不同视频源的活动图像.方法是将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数字存储器进行扫描速率变换和内插,然后还原成模拟信号.所得到的模拟图像信号与VGA字符、图像一道送多路转换器,按需要实时显示活动图像或字符和静止图像,也可以实现电视图像与PC图形的叠加.该系统已用于激光水下通信的实验中,稍加改动,还可拓宽到其他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