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贯淑芳 《科技信息》2007,(28):202-202
本文主要通过对交际文化和交际能力内涵的阐述使大家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交际能力,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因此,我们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讲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思想意识、语言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有鉴于此,我们在外语学习中应该在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及其差异,并将这些差异体现在英语的表达中,从而提高个人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习英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才能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渗透,指导和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与鉴别能力,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安排趣味游戏,设计生动的教学情景,了解文化差异,逼真交际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人类学家Edward T.Hall的高低语境文化下的交际理论,文章对高低语境文化下的交际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发现高低语境交际的三方面差异,以期外语学习者能了解并掌握此对比,在今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是人类日常交际中很常用的词.本文通过探讨汉语的"黑"和英语的"black"含义的异同来探讨这些异同之后认知的异同,以期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讲述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在跨文化日常交际中所引起的对方的误会,还介绍了造成文化差异的根源.试图说明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英语言中的非语言交际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域的不同,中英人的归属、个人观不同,背景、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对于非语言交际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常常会造成交际之间的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而分析心理、空间距离、研究其与文化习俗的关系,使得我们能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行中空间文化行为,了解空间文化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一种交际媒介,在21世纪的人类信息交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网上交谈”已成为一种新的交际方式.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探讨网上交谈的言语特征及其对交际的影响,提出了克服负面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献萍 《科技信息》2007,(12):16-16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中西方由于历史、政治、民族等原因,在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了解了这些差异,才能使语言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因此,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必须重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问候语、寒暄、道别、称呼、赞扬与祝贺、比喻用语、其他社会礼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玉枝 《科技信息》2006,(9):479-480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必须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中西文化差异,使之能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本文主要从中西文化的差异入手,提出了要想达到高职高专的外语教学要求,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传授英美交际文化知识的见解,并且就此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崇霞 《科技信息》2008,(4):278-278
中西双方不同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带来了人们思想、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只有不断学习、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风俗习惯,才会顺利交往,和谐相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时刻不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3.
从公文的角度,根据语用语境中的目的语境、交际双方关系语境、认知语境等因素,探讨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获得交际成功的原因.这种探索校正了从文学的角度总结"两表"成功之不足,同时回归到语言应用的本位.  相似文献   

14.
学习语言不能仅限于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还应该了解所学语言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日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导入文化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日本文化对日语的深远影响,了解中日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的语言交际障碍,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言语交际中,如果能有意识地进行概念合成运作,不仅能够增强我们日常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修养,而且可使我们在处于交际困境时有效地化被动为主动,占据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6.
庄财永 《科技信息》2012,(4):196-197
手势语,是一种身体语言,虽说无声,却能表达丰富的意义,它在整个非言语交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手势语的表达形式和理解也不尽相同,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以致交际失败。因此,学习、了解手势语,可以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从而更好的与他人交流。本文分三种情况通过举例对手势语进行探讨,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在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本文从问候、寒暄、称赞、道别、比喻等方面介绍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希望英语学习者要了解文化差异,提高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商琳娜 《科技信息》2009,(20):I0083-I0084
交际法是一种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根本目的的英语教学法。掌握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一种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其核心是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在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关系到交际教学思想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交际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交际原则。做好教师角色定位,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雪艳 《科技信息》2011,(15):168-168
研究跨文化交际,实际上是研究文化。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只有了解日本国家的文化才能学好日语并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之后,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高职高专学生将面临更多的跨化实际的机遇。因此,习得跨化交际知识,了解其他国家化,培养跨化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