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模型”,首次进行了棉花栽培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所提供的参数信息,建立了一个反映棉花多指标试验结果的多维反应面数学模型。以模型作为工具,运用BCMⅢ微型机,计算打印出回归系数,根据其绝对值的大小,找出了盐碱地旱地栽培棉花的关键技术措施。同时优选出了在当前条件下鲁棉一号旱地栽培亩产量最高的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可行的优化农艺措施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常德市1954-1989年的棉产量数据为依据,运用谐波分析方法似合了棉花的产量周期规律,并对常德市未来的棉花丰产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棉花产量的周期有4年、9年和18年,但基本周期是4年左右,这与实际的棉花产量情况基本相符;依据棉花产量的周期规律,预测1990年和1995年是常德的棉花丰产年。  相似文献   

3.
优质小麦品种张春17号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对新育成优质高产春小麦张春17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进行了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产量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采用五因子(1/2)实施)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以地膜玉米扁豆带田混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玉米密度(x1),磷(x2),农肥(x4),扁豆播量(x5)为主要探讨对象,建立了高扬程灌区地膜玉米扁豆带田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模拟寻优了地膜玉米扁豆带田高产高效益综合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波分析技术研究我国棉花产量时间序列周期波动规律,得出建国以来我国棉花产量序列存在5a、10a、14a和24a特征时间尺度,并认为5a、10a特征时间尺度主要反映了我国体制、政策方面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4a、24a尺度则反映了气候灾害等自然条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应用小波分解重构技术,对我国棉花产量序列突变点进行了试探性的检测,得出1983年为我国棉花产量序列的一个突变点的结论,认为小波分解重构技术应用于棉花产量序列突变点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图5,参12.  相似文献   

6.
随机模拟在作物规范化栽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农艺方案和对因素效应分析是作物规范化栽培研究的两项重要内容。本提出了应用随机模拟来优化农艺方案的方法。实例优化表明,该法的优化结果优于目前普遍采用的频数分析法。本探讨了通过随机模拟对优化的农艺方案进行因素效应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两优信粳1号高产低肥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6因子最优混合设计,通过微机建立了初步得到反馈验证的高拟合度产量函数模型。经综合解析、模拟优化,充分显现了两优信粳1号8250kg/hm^2以上的高产低肥优化农艺措施。并对其吸收地力氮素的能力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棉花生产补贴省际分配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据包络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八个棉花主产区的效率进行了估计. 应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给出了我国2007年5亿元棉花补贴在偏重效率、偏重公平和效率公平兼顾三种情形下的分配额度. 并在考虑了棉花产量不依赖进口, 国家粮食安全稳定, 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地区补贴均衡性等因素下推广了该模型, 运用改进贪婪算法求解出各省补贴额. 得出如下结论和建议: 我国棉花生产补贴实际分配中比较注重公平, 而缺乏效率, 应重点加大对新疆等种植结构较为单一的棉花主产区的补贴力度, 加大对长江流域的棉花补贴以显著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黑土区大豆配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二次旋转正交回归设计研究了黑土区大豆花期配合施肥措施。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建立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大豆高产优质栽培的数量化,精准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2。参5。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在水稻育种农艺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结实率>收获指数>生物产量>每穗总粒数>株高>有效穗>千粒重,为水稻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棉花单产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积分回归方法,分析了随州市棉花单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定量地得出影响棉花单产的主要气象要素及影响时期和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东北部早熟和晚熟玉米杂交种年际间产量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美国东北部奶牛业的主要能量来源,杂交种的选择是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和前提。连续5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农学实验站的典型砂壤土耕地上进行试验,结合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生育期间玉米的生长期生长度日数和降雨量,对3个早熟杂交种和3个晚熟杂交种的产量进行了年际间稳定性比较。结果表明:产量与年际间气候条件无关,无论是青贮饲料产量还是穗棒产量,晚熟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早熟品种(2001年杂交种E409L)。5年平均晚熟品种的青贮饲料产量和穗棒产量分别比早熟品种高出10.9%和8.0%。相同年份品种间产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低温年份,相对冷凉的生育前期和温热的生育后期不利于美国东北部玉米生产。生育期间较高的降雨量有利于青贮产量的形成。选择种植晚熟品种是该区农民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热量多且雨量充沛的年份才有利于玉米产量潜力的挖掘。有关某种玉米基因型对当地气候适应性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育种者选择有价值的种质资源。表6,参17。  相似文献   

13.
依据1960-2010年NOAA Nino3.4区海温数据和渭南市气象及棉花产量统计数据,主要应用Mann-Kendal检验法、小波分析法及其他数理统计方法对陕西省棉花主产区(渭南市)的气候变化、棉花单产量、ENSO的特征及3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近50 a来,厄尔尼诺影响年份有20 a、拉尼娜影响年份有17 a;Nino3.4区的海温在1978年左右发生了增温突变且突变后厄尔尼诺现象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加强。②近50 a来,渭南市的暖干化趋势明显;降水量和气温的震荡主周期为27 a,且在27 a尺度上同步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过程且均在1978年、1995年前后分别发生突变。③在厄尔尼诺影响年份,气温和棉花单产量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在拉尼娜影响年份则相反。研究成果可为有关部门在对陕西省的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分析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鲁西北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亩产>600公斤同时亩净产值>250元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15.
高原粳稻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高原粳稻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03和2004年中北部高原粳稻区多点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北部粳稻的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序依次为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全生育期、结实率、穗总粒数,为云南中北部高原粳稻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表3,参10。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食粮之一,也是养殖业上的精饲料,因此对玉米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在不影响其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的前提下,采取措施,增加玉米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为了摸索出一套提高玉米产量最佳农艺措施,黄海农场1987年在五分场十九大队的北14号地第4田块南段,选用沈单4号玉米品种,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大型的春玉米组  相似文献   

17.
盐渍化耕地上的春小麦,其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本对构成产量的七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抓住突出影响指标,探求其的影响程度,进而建立预报模型,为干旱,半干旱盐渍化地区中低产田的改造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作物产量模型中因子重要性的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产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是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有力工具,但还未解决因子对作物产量影响程度的量化问题。利用求二次项系数矩阵特征根与特征向量的方法,提出了确定因子重要性排序的计算方法。同时举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黑土坡耕地治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海伦前进小流域黑土坡耕地的耕作措施,施肥措施,生物措施等试验,采用多年,定点,定位取样分析与监测,摸索出了有效的治理途径,使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了基本控制,土壤微生物量增加,水分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土壤肥力基本保持平衡,为侵蚀黑土区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表2,参3。  相似文献   

20.
棉花新品种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与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新品种要在产量上有所突破,应重点选择结铃性强的材料,不仅可同步提高单铃子棉重、手指和衷分,还会间接增加纤维长度与强度,但应注意防止熹克隆值的增大,使纤维变粗。主成分分析结果,前4个主成分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6.79%,根据各品种主成分的综合得分,对各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同舟棉2号、百棉1号和锦科791。在每个品种相应于4个主成分得分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从产量和品质的相似度上将13个品种聚为3大类。图1,表7,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