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视是中国青少年最突出的健康问题,根据国家2006年的最新统计,我国学生近视患病率小学生为30%,中学生为50%~55%,大学生为80%。其中浙江省青少年近视又居全国前列:小学生为40%,中学生为70%,大学生为80%。另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青少年近视率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同龄段学生的平均发病率。对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长三角地区的高强度竞争机制由社会层面而影响到教育层面,学生及家长普遍预期通过考上重点学校以便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学生一方面要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用眼量加剧;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  相似文献   

2.
了解兰州市在校学生的近视状况,分析影响学生近视的因素。采用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兰州各级学校共8所进行问卷调查。小学生近视率为26.75%,以轻度近视为主;中学生近视率为46.30%,大学生近视率为55.25%,以中度近视为主;学生近视的形成及发展与视觉环境、饮食习惯、用眼习惯、遗传等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各方应高度重视,应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Letter来信     
《世界博览》2014,(7):2-2
@liuxing 1979:连自己都不敢相信,一口气把@《世界博览》看完了。德国青少年近视率保持存15%左右,并为其建立视力档案。而我们似乎也为孩童“制定”的一年两次的视力检查,存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年年上报,规定近视率不得超5%。近视率的“规定”靠表格的控制,让检查者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4.
近视是一种残疾,预防中学生近视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宿县地区一中131名学生的视力变化进行的六年追踪调查,分析了中学生视力变化的特征、规律及近视发生的原因,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预防近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测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获有效样本1012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结果: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1.7%,轻度为44.1%,中度为39.6%,重度为16.4%。其中男38.7%,女45.6%。小学生近视率为29.5%,初中生近视率为46.1%,高中生近视率为62.1%。结论:男生和女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显著。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近视患病率、近视严重程度逐步增加。当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遗传因素、视近工作时间以及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利用“倒序法”来观察学校体育出现的问题,从上向下看(从社会群众体育现状看大学生体育;从大学生体育现状看中学生体育;再从中学生体育现状看小学生体育),来论证学校体育教育阶段性任务划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312名小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包括近视检出率、近视分类及其父母屈光状态的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不良平均检出率为48.03%,其中假性近视占11.43%,混合性近视占13.75%,真性近视占22.85%;真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的发生率为36.59%,随学龄的上升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阅读写字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小学生视力检查可有效防治小学生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视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屈光不正,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眼病。本文从近视的发病因素和机理入手,探讨目前对近视的防治措施,为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改善近视对视觉的严重损害,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付方式和父母养育方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在统一指导语下.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23名大学生和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如下:(1)男女青少年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与中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更多地采用求助的方法,中学生更多地采用退避、幻想的方法.(3)父母在对青少年的养育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4)父母养育方式影响青少年应对方式.结论:良好的父母教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学生的体质现状 1.我国学生的体质现状:2002年开始,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对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每两年进行一次监测。教育部发布的2004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显示,学生们的个子高了,体重增加了,60%左右的年龄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有所上升;但是体能的部分指标却呈现下降趋势,与2002年相比,除大学男生有所提高外,其余年龄组继续呈下降趋势,其中以19~22岁女生平均下降幅度最大,达到5.5厘米;以及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7~12岁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2.5%,初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4%,高中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7.3%,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80.0%。  相似文献   

11.
锦州市中学生视力现状与营养卫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5月,对锦州市县10所中学进行了社力及营养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37.2%的中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中学生的营养结构不尽合理,近社和营养卫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将着重讨论这方面的问题,旨在引起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近视是当代的一个社会问题。应用生物钟原理研制出治疗青少年假性近视的生物钟眼药水,通过347例669只眼的临床应用,证实该眼药水对青少年假性近视有一定的疗效,平均增进率为48.5%,其余视力基本维持不变。具有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患近视的青少年选择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情况,分析与单光镜配戴者相比,渐进镜能否对青少年近视起到延缓进展的作用。方法对201208-201309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近视青少年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检查,分析长期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能否起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结果渐进镜组的青少年主观舒适度高于普通眼镜组,且近视度数年平均增长低于普通眼镜组,2组其余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可以缓解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感觉,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近视在青年学生中患病率较高,占64.70%。学生近视在青春发育旺盛期的患病率最高,占67.54%。用多种方法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远期效果不好.近视除了与遗传,光线不好,用眼习惯不良等原因外,与微量元素是否有关?为此我们随机挑选了120名(男40名,女80名)18~24岁的大学生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在校大学生120人,分4组,每组30人,其中:正视眼(双眼视力为1.5)为Ⅰ组,轻度近视(-3.00DS 以下)为Ⅱ组;中度近视(-3.00DS—-6.00DS)为Ⅲ组,重度近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大学生近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攀枝花学院1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学生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Falconer法计算近视遗传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大学生中,轻度近视患病率为40.00%;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9.21%;重度近视患病率为3.64%。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不同,子女屈光状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6,P<0.01)。攀枝花学院大学生近视遗传度为59.3%。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干预是应对人口少子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儿童近视率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校外教育培训作为少子化时代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依然存在,影响儿童日常学习和生活时间安排,进而影响视力健康。基于杭州市Y小学的整校问卷调查数据和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模型,分析小学生视力变化的影响因素,厘清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对视力健康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校外教育培训通过挤压户外运动和睡眠时间对视力变化产生负面影响,亲子陪伴能有效调节上述负面影响。因此,在推进“双减”政策有效落地和儿童近视干预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小学生学习、户外活动和睡眠时间的合理分配给予指导,并重视亲子陪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各级各类在校学生 1、在校学生的发展解放前,山西的教育事业非常落后,劳动人民有85%是文盲半文盲。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很缓慢。1949年解放时,全省在校学生总数只有103.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1%,其中大学生528人,中学生17,000人,小学生1,015,333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欲告人喻大义,必告天以实情。我们要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思想上树立起牢固的社会主义信念,摒弃帝国主义者为推行和平演变所散布的各种反动论调的影响,构筑起抵御和平演变的坚强心理防线,就必须“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  相似文献   

19.
应用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简称MCT镜)对青少年近视矫治临床对比分析.对60例118眼近视青少年验配角膜塑形镜片并进行随访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数字化角膜塑形镜片在减低和控制青少年的近视上比使用传统OK镜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利用广西大学在校大学生2000年视力检验资料,分析和总结大学阶段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有80%左右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龄男生;同一生源的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低下程度均以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重最大,达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