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默顿科学奖励系统机制出发,分析和论证科学奖励之功用和弊端。科学奖励要顺应科学技术发展潮流,及时转换、健全科学奖励机制,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学技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娟 《科技信息》2008,(29):149-149
默顿范式的科学奖励系统被视为以扩充正确无误的知识为目标的科学体制,获得荣誉性的承认被看作是科学家活动的最终目的。这一研究方法和视角在目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已充分一体化的大科学时代已显露出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需要对默顿范式的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和运行机制等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4.
默顿与齐曼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分别塑造了学院与后学院2个不同时代的科学模型。两者社会学思想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两者科学观的差别更为直接。默顿的科学观是理想主义的,具有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认识论特点,它把科学描述成静态的、学科性的、累积的、客观的和可证实性的。齐曼的科学观是自然主义的,它把科学刻画成动态的、整体性的、进化论的、语境性的和主体际性的。  相似文献   

5.
何菁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42-144,148
本文以道教伦理、佛教伦理和基督教伦理的基本观点简要论述宗教伦理思想对当代网络伦理建构的启示:道教伦理的“道”在网络经济的再诠释和“经国理身”对促进网络社会顺应自然之道而和谐发展和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已观念对网络失范行为的抨击意义以及对网络伦理建设的启发;基督教伦理的原罪观、拯救观和普世观作为重要的伦理思想资源对网络伦理建构的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两大系统.从两者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互为抗拒、互为融合的现象又是两者共存的不可分离的必然,恰如文化中的一对孪生姊妹,尽管时间的长河给人类文化的科学性注入了日益增多的比例,而人类文化宗教性的部分正在日益缩小.然而,这种“增多”与“缩小”却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7.
道德和伦理是任何交往互动行为的基础,翻译集语际转换、人际交往和跨文化交流于一身,必然带上浓重的伦理色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以宗教传播为目的的翻译活动,清晰地折射出异质文化交流中翻译伦理的诉求的更替。具体表现为交流初期为规避冲突选择"依附"主流伦理思想,而当两种文化渐趋平等时出现对"存质"译文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上,16世纪之前,宗教和迷信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17世纪,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直到19世纪,一些科学家才开始对宗教表现敌意。面对科学与宗教并存的现实,人类该何去何从?伊安.巴伯的著作《当科学遇到宗教》一书对此文化现象作了细分。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宗教之争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冲突的根源乃是决断本体论问题进而建立意识形态的野心。为达成这一目的,科学与宗教都非法地扩张了它们的地盘并侵入了哲学的领域。若是它们对哲学问题能保持谦抑的态度,其间的冲突也许更有可能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以人伦为本的儒家伦理思想与科学精神相违背;儒家伦理的存在要求:遵守、遵从,与科学精神需要的理性、求真相对立,这两大方面论述了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科学产生的影响,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世纪,也是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的世纪。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掠夺性的资源利用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一场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的根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才能全面、系统、科学地推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会计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其失范的原因分析,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我国会计工作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私利性规范是默顿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科学家行为的四条道德规范之一。所谓无私利性就是科学家研究和提供成果是出于增长人类知识这个目标,不应有其他私人利益或动机妨碍这个目的的实现或影响对真理的忠诚。无私利性规范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知识的相对性,而知识的客观性是无私利性规范的基础,它保证了新时期无私利性规范的持续有效,当前学术界学术腐败现象日趋严重,默顿规范的重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伦理与一般社会伦理相比有着特殊的本质和多重复杂的功能。其特殊的本质,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伦理目标的虚幻性、伦理信仰的群众性、伦理规范的稳定性和神本性、伦理情感的民族性及伦理意识的抽象复杂性;内涵主要体现为超世的善的价值追求、神圣的二元化世界观、倾向于众生平等的泛爱及禁欲、苦行的说教。这种特殊本质决定了宗教伦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功能的多重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是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反思的结果。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有一致性,它的提出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它是以环境伦理学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基础的,这种价值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价值选择的标准和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环境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6.
客家民间信仰是多神信仰,其队伍庞杂的神灵既有中原南迁汉族移民所带来,也有客家人聚居地少数民族留下的.还有非客家地区传入后落地生根的,其传承与发展不仅伴随着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而且也伴随着客家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全过程,成为客家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葱郁的枝叶.以闽、粤、台客家公王、伯公、妈祖、三山国王等信仰为例探讨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读《发展伦理初探》,深深地感受到了发展伦理之魅力,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方面:(一)发展成了“问题”;(二)发展伦理的出场;(三)发展伦理的基本问题;(四)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伦理的核心是人,要使“我”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现代人格塑造是发展伦理视阈必然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和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探索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西部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性原则是作为领导决策工作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为领导者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南。只要领导者坚持以这个首要的基本原则进行决策工作,各项工作就会取得成功,同时也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正是以这一原则为基石制定出来的,对它的科学性的认识,许多人还模糊不清。本文旨在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的探讨,借以提高人们的理论认识水平,要求人们科学地决策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