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闭模糊拟阵模糊圈的充要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模糊拟阵的基本序列和导出拟阵序列,研究了闭模糊拟阵的模糊圈,得到了与模糊圈有关的几个结果:模糊拟阵或闭模糊拟阵的初等模糊圈的充要条件;闭模糊拟阵模糊圈的性质;闭模糊拟阵模糊圈的充要条件.利用这些充要条件,可以从闭模糊拟阵的某些模糊相关集找到其模糊圈.  相似文献   

2.
在模糊Quantale上引入模糊同余关系的概念,证明了模糊Quantale上的模糊同余关系与模糊核映射是一一对应的,而且模糊同余关系之集模糊序同构于该模糊Quantale上的模糊核映射之集.基于模糊同余关系引入商模糊Quantale的概念,证明了任一模糊Quantale同余关系诱导的模糊Quantale商与基于该模糊同余关系的商模糊Quantale是同构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模糊定向极小集和模糊Domain的基的概念,证明了模糊定向完备偏序集X是模糊Domain当且仅当X有基当且仅当x∈X,x有模糊定向极小集.基于模糊定向极小集和模糊Domain的基,研究了模糊Domain上的模糊序同态,证明了模糊Domain X的基到模糊Domain Y上的模糊序同态可以唯一扩张为模糊Domain X到模糊Domain Y上的模糊序同态.  相似文献   

4.
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的结构元线性表示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使模糊数和模糊函数运算更加简洁,在介绍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的结构元表示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由模糊结构元任意表示的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转化为线性生成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的方法。由于在模糊结构元表示的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中,线性生成的模糊数和模糊值函数具有形式简单、计算容易的特点,这种方法解决了模糊数与模糊值函数运算的困难问题,具有现实的应用意义。文中还给出了两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在模糊子群中引入T-正规模糊软群的概念,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质。通过将模糊正规子群参数化,并与T范数结合,来研究模糊子群上的模糊软结构。定义了模糊子群的T-正规模糊软群及T-模糊软同余,研究了T-正规模糊软群在模糊软运算和模糊软同态下像的相关性质并建立了T-正规模糊软群与T-模糊软同余之间的联系。T-正规模糊软群是模糊软群和模糊正规子群的一般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模糊软集,并拓展了模糊代数结构。  相似文献   

6.
模糊群的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G为在模糊二元运算下的模糊群 .给出了G的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的定义 .讨论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的一些性质 .证明了子模糊群的交为子模糊群 ,子模糊群与正规子模糊群的“积”为子模糊群 .  相似文献   

7.
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问题是模糊拓扑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文献[1]中模糊拓扑群可模糊一致化的概念不同,定义了模糊拓扑环可模糊一致化概念,并且获得了模糊拓扑环可模糊一致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使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8.
在模糊完备格中引入模糊完备格同余关系的概念,讨论了模糊完备格同余与模糊闭包算子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一个模糊完备格上的模糊同余关系之集构成的模糊偏序集模糊序同构于其上的模糊闭包算子之集构成的模糊偏序集.给出了模糊完备格同余的商的概念,证明了任一模糊完备格满同态的像都模糊序同构于由该模糊完备格同态所诱导的同余关系的商.  相似文献   

9.
模糊图拟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从模糊图构造模糊圈拟阵并其性质,然后,定义模糊拟阵的模糊同构概念,在讨论模糊同构的性质的基础上,推广模糊圈拟阵并定义了模糊图拟阵,最后,利用模糊圈拟阵的“圈好”性概念,给出了一个模糊拟阵是模糊图拟阵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模糊本体作为不确定性知识表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的各个领域;给出一种新模糊本体中模糊概念的模糊相似度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模糊本体图中边的模糊权重,从而得到模糊权矩阵;由正则经验模型计算模糊拉普拉斯矩阵次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将模糊本体中的每个模糊概念映射到实直线,通过模糊概念对应实数之间的差值来得到它们的相对模糊相似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锅炉水位的模糊控制系统。方法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进行了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并应用MATLAB软件对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结果完成了锅炉水位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的动态仿真。结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系统的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2.
在对常规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简单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T S模型,借助于线性系统理论解决非线性系统设计中的问题,用2个二维的模糊控制器或二维模糊控制器加上积分环节来替代三维模糊PID控制系统,大大简化了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模糊PID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规则数少,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系统的简单概述,揭示了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展望。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模糊控制系统的优点;通过对模糊控制应用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模糊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中;介绍了模糊控制的最新研究领域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混合磁悬浮轴承,提出一种对磁悬浮轴承转子模糊控制的策略.结合电磁绕组工作原理,采用自感式位移自检测系统代替专门的位移传感器,构成无传感器自检测磁悬浮控制系统,通过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 and differential)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并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模糊PID控制器整定参数的模糊规则及模糊控制原理,对系统进行了模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混合磁悬浮轴承系统具有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决定了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而在能源生产、机器人控制等领域中对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常规的模糊控制规则库建立方法有时不再适用。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集群智能算法的改进细菌觅食算法IBFO(improved 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来改进规则库的建立过程,剖析了依据人工经验归纳来制定模糊规则库的不完善性,描述了对改进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的构建步骤,优化了改进型TSK(takagi-suegeno-kang)模糊系统C-ATSKFS(constant-ameliorative TSK fuzzy system)规则库的高斯隶属函数参数。通过与现有的规则库建立方法相比对,可知改进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模糊控制系统的识别精度。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细菌觅食算法对模糊控制规则库的建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正朝着复杂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实际中的各种复杂因素,控制系统往往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故障。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提高现代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控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可靠控制作为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有效方法。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和模糊语言变量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对于无法建立或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场合,可用模糊控制技术来解决。因此模糊控制与可靠控制的结合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意义。回顾模糊控制和可靠控制的发展历程,概述模糊控制及可靠控制目前的研究现状,说明模糊可靠控制的特点,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出的重要成果,最后展望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周汝雁  张全国 《河南科学》2005,23(4):521-523
针对啤酒酵母扩培过程为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且在不同工艺阶段温度控制要求不同,结合模糊控制对非线性、大滞后、难于建立数学模型的复杂过程可实施有效控制的特点,设计了由SISO模糊控制器和PID-MISO模糊控制器组成的变结构模糊控制系统;介绍了变结构模糊控制的PLC实现方法;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工程机械中受到广泛地应用。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具有非线性、参数时变、大惯性、迟滞系统等特性。模糊控制算法对控制对象具有很好的逼近作用。将模糊控制理论应用到PID控制中,提高PID控制器的控制能力。将模糊PID控制器应用到液压同步控制系统中,进一步提高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系统稳定性。利用MatLab软件对液压同步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和系统稳态性。  相似文献   

19.
李新雨 《科技信息》2010,(9):105-106
简要阐述了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就典型的模糊控制系统原理和新型模糊控制系统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类非线性系统把模糊控制、模糊逻辑逼近及模糊滑模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综合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系统参数的自适应律,不需要最小逼近说差平方可积条件,而且利用模糊滑模控制补偿模糊系统的逼近最差及外部干扰对输出跟踪误差的影响,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跟踪误差收敛到零或零的一个小邻城内.仿真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