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徽州汪绂一生以阐发、捍卫朱子学为志业,是清代朱子学的干城,也是徽州学术由新安理学转向皖派考据学时期的关键人物。但学界不论是在其著作的整理,还是在其学术思想的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全面系统地开展汪绂学术研究很有必要,这需要从系统整理汪绂著作、重新编纂汪绂年谱、深入研究汪绂思想、重新确立汪绂在徽州学术史上的地位等几个方面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2.
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是以"觉解"为枢纽的.在新理学的境界思想中, "觉解"有"形上"和"形下"的两个向度.<新理学>严格区分了"形上"与"形下";而在<新原人>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里,本来所严格区分的"形上"与"形下"又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使新理学之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曹端是明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其学以躬行实践为务,而以存养性理为大端,对理学重要命题多有修正、发挥,被“论者推为明初理学之冠“.曹端的理学思想对明代有很大影响.拟从太极与理气论、心性论、主敬立诚的功夫论等三个方面,论述他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性情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概念,金岳霖与冯友兰均以新实在论为学理基础,以逻辑分析法为工具,重新诠释了程朱理学的性情思想作为各自体系的基石之一。出于不同的理论目的,金岳霖与冯友兰的性情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具有同源性,都是程朱理学性情思想的现代发展。可以说,二者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性情思想的现代转型,比较研究二者的性情论一方面有助于探究传统理学的现代转型的基本思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说明金岳霖哲学的儒学性质。  相似文献   

5.
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维特·宾纳翻译的《玉山诗集》是《唐诗三百首》在英语世界的第一部英译单行本。宾纳在"散体"译诗思想的指导下,以独特的方式传译了唐诗的情感、语言风格和音乐性。宾纳创作的诗歌折射出他丰富的唐诗翻译体验,显现出唐诗意象、语言等"汉诗风尚",是著名的"仿中国诗"。《玉山诗集》与仿中国诗为宾纳在英语诗坛赢得了盛誉,促进了美国现代诗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汾道统"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指由隋代文中子王通开创的一种儒学道统,而"河东学派"则指明代北方理学的代表人物薛瑄及其后学的学术。常裕的《河汾道统——河东学派考论》一书对于隋代王通开创的"河汾道统"以及明代北方理学的"河东学派"作了详细的考证和分析。书中将王通的主要思想归纳为"中道",认为"中道"的思想开启了宋代理学的"穷理尽性"之学,并影响到后世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倾向。书中还探讨了明代北方理学代表人物薛瑄的河东学派,分析和总结了薛瑄理学思想的几大特点,客观评价了薛瑄对明代北方理学的贡献,书中认为薛瑄的"河东学派"与王通的"河汾道统"不但地域上接近,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继承关系,前者属于后者的余脉。  相似文献   

7.
宋明理学是元明清社会正统意识形态,无疑对传统法律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宋明理学义理法律思想寓政治、道德与法律为一体,将义理观视为根本立法司法原则,进一步强化了传统法律文化的道德化与政治化.宋明理学对义利之辨、士商经济、君臣之义、法的性质等重新演绎,触动民事法律的扩大化,改变了社会诉讼观念,客观上又给高度君主专制法律体系留存了一丝民主倾向.宋明理学"从政为民"、"宽以养民"、"严以治吏"影响了宋元以后统治者立法思想.理学理论与实践社会简约化、世俗化、素民化的经世致用观念推动了传统法律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4,(3):16-21
有清一代,在理学影响和书院制度推动下,山左北海地区产生了以阎循观、韩梦周等理学家为代表的北海理学流派。阎、韩二人对学理潜心研讨,在行为上笃守力行;理学思想纯厚而通达,散文艺术简古淡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清中后期山左理学的学术特征。二人还授徒讲学,带动了北海及周边地区理学研究的热潮,流派学者研习经义、阐发理论、互相酬唱,余脉悠远至晚清传承不绝,成为清代山左地区理学研讨的重要现象,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确立及其古文的传播,都是在理学思想的观照下,并经理学家之手实现的。理学家选评八家文章,主观目的在于疏浚源流,廓清道统,抬尊理学;以文阐理,假手评点,规范写作;借力举业,传播理学。理学家重道轻文的观点渗透到了诗歌、古文写作中,更借助私塾的教育系统而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宋代重庆有14所书院,宋代重庆书院具有多种特点:一是发展处于全国书院的前列;二是时间和地域分布不均,北宋书院较少而南宋书院较多,且集中分布在重庆周边沿长江流域地区;三是以官办书院为主。分析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和管理,可以发现:在教学目的方面,宋代重庆书院的教学旨在探究学问,为传播理学思想而培养人才,教学目的中强调"学而致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多以理学思想为指导来制订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学的传承与发展,但兼涉文史学科知识及其他学派思想;在教学方法方面,提倡"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讨论法和自学,并适时采取"论辩问难"的教学方法;在师生关系方面,受到书院聘任的教师特别注重身教,以"人师"自勉自任,注重口传身教、人格垂范、精神感化、情怀熏陶,学习氛围开放、宽松、活跃,师生间的关系亲近和谐、民主平等;在教学管理方面,主要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课制度;在办学经费方面,宋代重庆书院开创了一种官办民助的办学与管理模式,既克服了官办书院的层层束缚,又解决了民办书院办学经费不足的桎梏。宋代重庆书院有研究性办学、主体性教育的新理念,对现代教育教学仍有重要启示:一是师生淡泊名利的思想,对于转变当前教育界"重名利、轻学术"的错误认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重要启示;二是选聘教师以"择优而教"为主要标准值得现代教育关注;三是"教学相长"的自由教学理念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与现代教育观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亚洲乃至世界,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巨大变化的崭新时期;各国人民面临着相近相通的社会问题、思想困惑和精神挑战。为了超前和卓有成效地应对现实与未来,我们需要从历经数千年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宝藏之中汲取思想智慧和正负面经验,以此作为创造中华民族未来新文化的本土精神根基,进而借此深入推进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现代化事业。为此,我们需要对国学的核心内容——儒学、特别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进行批判性认知和建设性阐发,以便深刻体认朱熹博大精深的思想脉络,完整辨析他的学术品格与良知美德,全面认识其核心话题的价值,切实领会其伦理道德的意义,觉解其经学哲学的精华,理解并批判借鉴其有关改善政治经济的思想之道,把握并光大其为人为学的闪光特征,进而取得自下、自迩、累土、足下的社会体用功效。  相似文献   

12.
陈亮是南宋时期浙东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不满理学空言性理天命的迂阔,提出了实事实功的主张。他认为:治学要"通其委曲,以求见诸事功";治世要"取王霸之杂,事功之会";修为要"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他的事功思想对南宋以降的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历史大转折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王军  李滢 《皖西学院学报》2012,28(1):136-140
作为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非常重视道德建构和道德修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完整的道德思想体系。他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至今影响深远,对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也是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他人品高洁、心性脱俗、淡泊名利。他“雅好山水,复喜吟咏”,其诗也多寄情风月,吟咏山水,萧散清淡,如其为人。解读周敦颐的山水题咏诗,将会更深刻地理解周敦颐的君子人格。联系其人品来研究其诗作,对理解其人其诗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颜元为明亡清立"实学"思潮之突出代表。他对理学教育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判,并创建了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为教育目标,以实文、实事、实体、实用知识为教育内容,以实习、实行为教育方法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这对当时乃至后世都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在科学上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与他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一生非常关注对科学发现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及哲学思考,坚持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传统;他的科学思想体现了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思想,哲学的思考是引导他前进的重要因素.他具有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和注意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而这与他在人民本位思想指导下关心和关怀人民是分不开的。本文从邓小平人民本位思想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及其经济、文化、政治三位一体的整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诚实信用原则不仅是各国民法公认的“帝王条款”,而且随着其内涵和适用范围的不断丰富和扩大,已成为一项涵盖公、私法域的世界性法律原则。在我国,由于民事诉讼法中未确立诚实信用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则不完善,导致大量的道德危险行为的出现,而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避防。本文对民事诉讼法引入诚实信用原则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思路。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既是与国际司法接轨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和协调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十分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邓小平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是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