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开始关于心理过程、心理特性、心理状态的科学研究之前很久,无论中国和外国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被称之为“前科学”的心理学知识。在我国,古代的哲学著作和文论著作,更是这种“前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的宝库。我国的心理学史研究,对许多重要的哲学古籍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还在筚路蓝缕地发掘、整理,但已取得斐然可观的成果,可是对丰富多采的古代文论显然关注不够。本文试图就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作一些心理学思想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倡导的宗经思想具有强烈的文化复古性,表现为显性的宗经思想和隐性的宗经思想两种形式。显性的宗经思想以宗经为口号,但没有触及文化复古运动回归轴心时代文化精神的实质;隐性的宗经思想则是轴心时代文化精神在刘勰身上的自然流露,主要表现为积极入世、匡俗正讹与崇尚中和、追求新变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3.
由于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文心雕龙》标举儒家音乐观。在审美本质论上,刘勰认为音乐的本质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尤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音乐的发展变迁决定于现实政治的盛衰;通过音乐可以了解一个国家国势的兴废盛衰。在美感论上,刘勰认为音乐应该具有中和之美,应该是雅正的;他提倡的中和之乐,崇"雅"薄"郑"。在审美功能上,刘勰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应该发挥雅正音乐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从“文以明道”的哲学高度和“文变染乎世情”的现实层面,论述了文学的德育功能;从文学“陶铸性情”、“顺美匡恶”和“社会教化”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文学德育功能的具体发挥;从个体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政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论述了文学德育的目的,从而在继承传统儒家文教思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在《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熔裁》、《章句》、《附会》三篇,是讨论结构谋篇的主要篇章。(《神思》篇论构思,也属谋篇)黄侃《札记》言《附会》云:“循玩斯文,与《熔裁》、《章句》二篇所说相备。”范注亦云:“《附会》篇即补成彼篇之义”(指《熔裁》)。并指出《章句》亦有与《附会》同义之处。这三篇专论,分别从宅情位言、熔意裁辞和结构统篇等角度对结构谋篇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此外,还有一些有关的论述,散见于《总术》、《神思》、《通变》、《诠赋》、《定势》、《史传》、《论说》、《封禅》、《奏启》等篇,这样便形成了刘勰的较系统的结构谋篇理论,它是《文心雕龙》这座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大厦中的一层。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和《艺概》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两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两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呼应关系,这种呼应在引用关系中有明显体现。文章对《艺概》引用《文心雕龙》的情况进行了梳理,有利于了解刘勰与刘熙载对于某些文艺问题的共同关注,也有利于了解刘勰有关文艺思想在刘熙载那里得到的反响与呼应。  相似文献   

7.
对《文心雕龙》中审美感觉思想的认识还几乎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文心雕龙》继承并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审美感觉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和内质,同时兼取了各家思想资源,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进行了一次理论上的综合和提升,试图把儒家思想的合理性与当时审美“新变”要求统一起来,以“唯务折中”的态度来调和“复古派”与“新变派”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南朝是一个玄风复阐、三教连衡的时代,表现为儒道会通、佛学玄化及诸家思想的大融合。在本体论上表现为道本儒末,体用一如等特征,在圣贤观上既孔老同尊,又认为孔子高于老子,孔为圣老为贤。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刘子》体现了这一时代思潮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对《文心雕龙》的形象思维方面的思想作了根有意义的阐发,但对这一古典文论著作所蕴含的丰富的逻辑思想方面则似未引起注意。其实这个方面亦极有探讨的价值。我们在逻辑教学中,当涉及论说文的逻辑结构分析时,曾经尝试对《文心雕龙》论谋篇中某些逻辑思想作初步的探讨。现将不  相似文献   

10.
<原道>篇在<文心雕龙>中位居"文之杻纽"之首,是为文之道的理论基础,其文学美学思想精华在于:"道"是刘勰论"文"最高的美学范畴;"心"是文学艺术中最核心的创造性因素;"文道合一"是文章写作的最高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典文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研究者和评论者历世不乏其人,而且几乎都给以高度的赞扬,说它“深得文理”,“议论精凿”,“博大精深,体制宏伟”。解放以来,研究者更是有增无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心雕龙》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体大而思精的鸿篇巨制,以其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南朝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历史文化背景,历来关于刘勰《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争议很多。就《文心雕龙》文本而言,作者的创作动机自述、体例结构的编排以及以经为评判标准来论文等无一不清晰凸现刘勰崇儒宗经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国内《文心雕龙》的研究已逐步走向深入,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十分可观。在这当中,过去许多较难理解和澄清的问题,经过求异存同的讨论,逐渐得到了澄清和解决,或正在走向解决。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本文所记,只是笔者学习中的点滴体会,一管之见,写出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是文论名著,《孙子兵法》是军事杰作.它们一文一武,似乎两不搭界,但刘勰却注意到“文武之术,左右惟宜”,所以他不仅赞扬“孙武兵经,辞如珠玉,岂以习武而不晓文也”①;而且在自己的文论中活用了孙子“因敌而制胜”②的军事思想,去探讨“制胜文苑”③的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15.
自然象喻批评作为象喻批评的种类之一,是将山川、河流、天地、虫鱼、鸟兽、草木等自然之物与文学的本质、特征、创作、鉴赏类比,运用自然物象来进行文学批评。在《文心雕龙》中刘勰较为系统地运用自然象喻批评方法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家文学鉴赏创作、文学与世界关系等问题进行说明研究,探讨其象喻批评方法的运用规律,发现其多用草木、天地、气候、四时之喻,进而构建了一系列诸如"根"、"气"、"风"等文论术语,形成了一套以自然象喻批评为基础的文论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使用了"江山之助"一词,第一次提出了文学批评中的地理环境论.刘勰认为,山林皋壤是影响诗人创作的重要因素,可以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一理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时代的、理论的和实践的前提和条件.刘勰的论述非常简略,但对后世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7.
"风格即人"这一命题,见于布封<论风格>,与<文心雕龙.体性篇>亦颇多暗合.二者均为反对文坛时风而发.在风格形成诸因素中,尤为推许"才性(天才)"的功用,同时也注意到风格的演化与变动.在此基础上,分别异同,考见流脉.  相似文献   

18.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通之处,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具有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秦皇”、“汉武”已经作为“原型”进入了炎黄子孙的“集体无意识”。《文心雕龙》通过对“焚书”导致“法家少文”的秦始皇进行了批评,同时又写了秦始皇和文学的互动。刘勰对汉武帝主要涉及对其文学实践的认识和评价;武帝“崇儒”、“爱文”对文学的影响;对文学知识的礼遇。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其“风动于上,波震于下”的“帝王文学观”。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以其分体的详细,论述的系统周密,远远超过先期的文论作品,并对后世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由于身处时代的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特别是释道儒三教并起共存,刘勰在创作《文心雕龙》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其论述中传统的儒家思想随处可见,兴盛于时的佛经更以其经典教义以及谨严缜密的逻辑影响作品的谋篇布局,同样,崛起当世的玄道思潮,也以其崇尚自然,理性思辨,成为其作品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