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蟹趣     
丁士风 《小学科技》2008,(11):28-29
"两个钳子,八把尖刀,身穿盔甲,走路横跑。"这个谜语生动地将螃蟹的形象描写出来了!千姿百态的形状世界上蟹的种类多达上千种,我国就有500多种。尽管它们都有1个身子、2只螯、8条腿,可实际上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一种蟹身子长得像一把展开的折扇,人们就叫它扇蟹;有的长得像块玉雕,就叫玉蟹;有的长得像栗  相似文献   

2.
杨思谅 《大自然》1989,(4):10-13
每当丹桂飘香,秋菊怒放时节,我国沿海及通海河川沿岸城镇,河蟹纷纷上市,为人们增添了一道美味佳肴.我国人民嗜蟹由来已久.宋朝付肱在他的《蟹谱》总论中写道:"蟚蚏者,二月三月之盛出于海涂,吴俗尤所嗜."唐朝陆龟蒙也有"药杯应阻蟹螯香,却乞江边采捕郎"诗句,似乎已到了嗜蟹如命的地步.人们对蟹的这种嗜好,究其原因,大概除了蟹肉鲜美之外,还在于河蟹上市时间"合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把持螯观菊咏螃蟹当作一种雅趣."红楼梦"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衡蕪讽和螃蟹咏"对吃蟹、观花、咏诗作赋的场景作了极生动的描绘.如今,我们虽然不必附庸风雅,也来个咏诗作赋,然而,当这天高气爽时节,三五朋友相聚,蒸上几只螃蟹,对着怒放的秋菊,也来个持螯赏菊话螃蟹,这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乐趣.  相似文献   

3.
<正>一说虾兵蟹将,大家立马就想到《西游记》中那些被孙大圣"虐"得满地打滚的小杂兵。虽说它们的本事确实跟孙大圣相差甚远,但这些身披硬甲、手舞大钳的家伙们其实还是有着很多令人惊讶的神奇之处呢!螃蟹和虾是远亲,都属于节肢动物软甲纲中的十足目!一只螃蟹8条腿?误会。螃蟹其实有10条腿。别忘了,螃蟹那2只"大钳子",并非它们的手,而是它们腿,被称为螯足。虾兵蟹将"盔甲"的主要成分是甲壳素。这是一种半透明且十分坚固的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来,是壳和蟹壳可能会被用在伤口缝合、人造皮肤等领域。虾、蟹煮熟后会变红,因为外壳中含有虾青素。虾青素原本与其他物质(多为蛋白质)结合,呈青绿色,高温会破坏这种组合,将虾青素原本的橙红色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螃蟹的家族螃蟹的种类十分繁多,我国已发现的种类就不下八百种.江、河、湖、海,乃至山涧、沟渠均可见到它们的踪迹.不同的蟹类形态不同,生活各异,难以一一描述,我们不妨模仿鸟类中猛禽、涉禽、游禽、攀禽等生态分类法,把螃蟹分成五个大类:走蟹、游泳蟹、穴居蟹、隐蔽蟹及共生蟹.不过,螃蟹的行为是十分复杂的,不同类群的区分仅仅相对而言,没有绝然的界限.走蟹:走蟹可分成步行、奔跑和攀爬三个类型.步行蟹如大多数扇蟹及少数黄道蟹,通常眼小、腿短,具有厚重的外壳、粗壮的螯足.这类螃  相似文献   

5.
螃蟹档案     
名称:"河蟹"通称"螃蟹",也称"毛蟹"、"绒螯蟹"。科名:方蟹科纲名:甲壳纲体貌:头胸甲方圆形,一般长达6—7厘米以上,褐绿色。螯足强大,密生绒毛;步足长而侧扁。习性:穴居江河湖荡的泥岸内。秋末冬初成熟个体迁移到浅海中交配繁殖。卵于翌年3—5月孵化。蟹苗从海中迁入淡水,发育而成幼蟹。  相似文献   

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又名河蟹、螃蟹、毛蟹、大闸蟹。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该属中最为常见的有4种,分别为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和狭额绒螯蟹。其中以中华绒螯蟹的个体最大,经济价值最高。我国的河蟹按不同的水系可分为长江、辽河、瓯江、闽江、珠江和黄河等种群,其中以江苏的阳  相似文献   

7.
于敬 《今日科技》2008,(9):57-58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风一起,菊黄蟹肥,持螯赏菊。吃蟹作为一种风雅的文化享受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之后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关于食蟹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中的“蟹胥”,据说是一种用螃蟹做成的酱,两千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开始吃螃蟹了。到了北魏,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有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深秋,正是赏菊吃蟹的好时节。俗话说:九月团脐,十月尖,九月的雌蟹,黄满丰腴,十月的雄蟹,黄白鲜肥。所以吃蟹不在于雌雄,而在于它成熟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螃蟹趣闻     
螃蟹大多横行,因而被人们称为“横行介士”,这在动物类群中是独一无二的。螃蟹的头胸部两侧具有五对胸足,除第一对为螫足外,其余四对为步足。由于步足的关节只能左右移动,所以只得靠一侧步足侧向推进,另一侧步足趴地而横行了。此外,由于同侧几对步足前长后短,遇到障碍物时也只能拐弯绕过去,往往一个劲地沿着障碍向着一个方向爬。潮间带和沿海滩涂是螃蟹栖息的主要场所,通常都有几十种生存,在我国沿海滩涂主要有绒毛近方蟹、中华近方蟹和招潮蟹等。它们都喜欢躲在石块下或在泥沙滩上掘穴而居,其洞穴遍布滩涂,在一平方米的面积内就有2~3个。…  相似文献   

9.
一些动物为了传宗接代,竞采用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离奇古怪的求偶交配方式,从而使它们繁衍后世,这里不妨介绍几种。无声小夜曲: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招潮蟹,雄性的长有一只巨大的左螯,使敌人望而生畏。其实这只大螯的功用只在求偶。交配期,色彩绚丽的雄蟹扬起巨螯前后作拉锯状,犹如音乐家拉小提琴。这种无声的小夜曲,使没有大螯的雌招潮蟹深深陶醉,潜入它的穴中交配。闪光密码引异性:萤火虫靠准确的闪光密码来吸引异性。北美雄性黑萤火虫飞行时,每5.7秒闪光一  相似文献   

10.
饲蟹     
螃蟹是水族美味,享有"一蟹上桌百味淡"的盛名.螃蟹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基酸,营养价值比鱼、虾、鸡都高,历来是传统美味,佐酒佳物.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作咏蟹诗赞美:"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但是近些年来全国各大江河入海口蟹苗稀少,内陆江河坝闸阻塞,影响了螃蟹的产卵回游,加之  相似文献   

11.
Q:北风一吹,螃蟹变得又肥又壮,双螯里的嫩肉,蟹盖下的蟹黄,让人食欲大增。可是,螃蟹活的时候是青的,为什么煮熟了就变成红色的呢?(上海市开鲁新村第二小学陈琦)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相应引物PCR扩增了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I)片段,PCR产物经T载体连接之后进行了克隆、测序,得到709bp的碱基序列,其A,T,G,C含量分别为34.41%,27.93%,20.03%和17.63%。并比较它与珠江流域中华绒螯蟹COI序列和日本绒螯蟹COI序列的差异,发现黄河口中华绒螯蟹与珠江 流域中华绒螯蟹COI序列完全相同,而与日本绒螯蟹差异非常明显,709或658(不计引物)位点中核苷酸差异数为32,核苷酸差异率为4.51%或4.86%(不计引物),其中25个位点为转换,7个位点为颠换。作者倾向于支持存在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或它们为同一种的两个地理亚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捉蟹拾趣     
蟹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有4000余种。蟹的体表覆有坚固的甲壳,在动物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蟹的种类繁多,根据栖息地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海洋和潮下带、潮间带、淡水三种类型。海洋中生活的蟹类约占十分之九,而淡水中生活的蟹类相对较少。溪蟹是真正的淡水蟹,生活在湖泊沟渠和溪流的水草丛中和碎石下。另有一种中华绒螯蟹栖息在江、河、湖泊的泥岸,  相似文献   

14.
食蟹杂谈     
正金秋十月,又到了吃螃蟹的好季节。说起吃螃蟹,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在江南一带,人们吃螃蟹流行用"蟹八件"。这是一种明代工匠创造的食蟹工具,即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当蟹端上来时,拿起一只,用锤具将蟹的各个部位敲打一遍,然后用剪子剪下蟹脚、蟹螯,随后就可以用各种工具取食蟹肉了。现如今,我们吃螃蟹不必像古人那么矜持和讲究,笔者一般先从蟹腿吃起。蟹腿肉虽然好吃,但不易取食。吃蟹腿时,我们可以先从关节处入手,然后将肉吸出来。蟹螯部位的肉较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有效微生物( EM)对蟹塘水质和螃蟹成活率的改善作用,在南京市高淳区螃蟹文化园开展了EM应用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投加EM,能有效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提高螃蟹成活率,但EM投加质量浓度不宜过大。当籽( EM)=1.5 mg/L时,蟹塘水体中NH+4-N、NO-2-N、COD和TP的质量浓度比不投加EM的对照塘降低12.7%~29.2%,螃蟹成活率提高2.4%;籽( EM)=6.0 mg/L时,NH+4-N、COD和TP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低1.1%、14.4%、0.03%,而NO-2-N 升高15.6%,螃蟹成活率升高1.0%。由此可见,当 EM 投加质量浓度过高(6.0 mg/L)时,水质指标及成活率改善效果不如EM投加质量浓度较低时(1.5 mg/L),且会引起NO-2-N的累积。  相似文献   

16.
绒螯蟹主要有新绒螯蟹属(Neoeriocheir)和绒螯蟹属(Eriocheir)两个有效属,新绒螯蟹属仅有狭颚绒螯蟹(N.leptognatha)一个有效种,绒螯蟹属有直额绒螯蟹(E.recta)和日本绒螯蟹(E.japonica)两个有效种,日本绒螯蟹有日本绒螯蟹指名亚种,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3个不同的地理亚种.分布在我国大陆的是日本绒螯蟹中华亚种和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大陆被按水系分成南方组与北方组,组内水系间为同种不同地理种群.利用RAPD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鉴别出中华绒螯蟹的中华亚种和合浦亚种,各种群间的鉴别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个篓子里放进去一两只螃蟹,另一个同样的篓子里放进去一群螃蟹。“嘘,别出声,注意观察!”一只螃蟹沿着篓子壁向上攀爬,已脱离了蟹群了。突然,蟹群里冲出几只螃蟹蜂拥而上,纷纷攀附在那个“脱颖而出”的螃蟹身上,拉的拉,拽的拽,直到把它“整”下来。  相似文献   

18.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和养殖试验观察确知合浦绒螯蟹的成体及各期幼体的形态构造均介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之间,是绒螯蟹属的一个物种,故将其学名由“日本绒螯蟹合浦亚种”改为“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该蟹个全大,生长快,繁殖力强,生长周期短,是一个优良的绒螯蟹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炜方 《科技潮》2010,(10):56-57
一年秋天的蟹肥时节,家乡亲人送来一篓螃蟹。 当我将其倒进盆里,准备清洗时,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螃蟹们纷纷从盆里爬出来,急忙四处逃窜,不大一会儿,它们逃得满地都是。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采样法在若干市场采集3种螃蟹,共43份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螃蟹不同可食用部位的镉含量.结果 43份样品中,镉检出率为100%. 3种螃蟹蟹膏/蟹黄中的镉含量均大于蟹肉中镉含量,蟹体镉含量情况为面包蟹>梭子蟹>大闸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梭子蟹和面包蟹中镉含量超标,在摄入时需注意摄入量,镉主要集中在蟹膏/蟹黄部位,与螃蟹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