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使用相当普遍和十分重要的电气设备,变压器的非电量保护是变电站的主要保护措施之一。变压器非电量保护装置一般是指气体继电器、油流继电器、压力释放阀、温度计、油位计等故障保护或报警,随着变压器保护类型的不断增加,非电量保护装置的故障率也逐渐增加。本文中,笔  相似文献   

2.
电厂、变电站新投运或复杂保护投运时,为了防止二次接线错误,必须带负荷检验方向元件的动作行为,以确保二次接线的正确性.如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负序功率方向继电器等.由于目前微机保护得到广泛的运用,给调试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也使得调试人员在调试保护装置过程中疏忽了理论,甚至于有些调试人员保护装置调试完了也没搞清楚保护的原理.由于方向元件的检验需要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容易混淆而不能正确判断其动作行为的正确性.本文,笔者通过理论知识、实际接线、结合系统潮流分析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以确定保护接线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瓦斯继电器是变压器内部故障的主要保护元件,能灵敏反应变压器短路故障、铁心故障、绕组内部匝间短路及绝缘劣化和油面下降。因此,需定期对瓦斯继电器进行定值校验。本文简要介绍了油杯式和空芯浮子式瓦斯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并详细分析了瓦斯继电器定值的确定和校验方法,分析了影响试验结果的原因,针对瓦斯继电器校验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皂河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的实际需要,采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的SR系列保护产品,将该公司生产的SR469微机型电动机管理继电器和SR745、SR750微机型变压器管理继电器应用到皂河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集保护、测量、控制、通信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系统运行后取得了明显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研制成功的WXJ-3型继电保护微机自动巡回检测装置于近日通过了鉴定。该装置采用微机原理等先进技术,具有自检功能齐全、性能好、运行可靠、可定期自动或手动启动巡检或选测电量的测试精度,可与集成电路大机组成套保护配套在线检测并打印保护的交流定值和动作时间,能及时发现运行装置的隐患,有效的防止因元件损坏而引起的保护误动和拒动,可减少保护装置定期检修的工作量,缩短停电时间,体积小、功耗低。该装置经试运行与机电部,能源部专家的联合鉴定,一致认为该装置符合IEC标准,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正> 五十万伏保护装置获国家优秀项目奖由许昌继电器研究所、东北电管局、设计院联合研制、许昌继电器厂生产的我国第一套整流型五十万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元旦前夕、在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表彰会上,获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奖。这套装置在国内首创采用了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和不对称动作性的方向阻抗元件及由PxH—27型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屏、PxH—19型零序综合闸屏与控制屏配套组成,从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一起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根据过保护装置中录波的数据推断出:造成本次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是高低压侧电流相序接反,且高压侧实际所用CT变比与装置整定CT变比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 为提高铁道运输能力,适应四化建设需要,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馈线保护装置在许昌继电器厂研制成功。参加研制的单位是许昌继电器研究所和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最近,机械工业部与铁道部组织了北京、郑州、成都、武汉、太原、西南交通大学等地的26个铁道专业设计院、试验  相似文献   

9.
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是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冷却控制装置,目前大都采用传统的温度继电器控制模式,由于其控制电路的设计存在接线复杂、接点多、可靠性低及自动化程度低等许多缺陷,传统的温度继电器控制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文提出的PLC及变频技术在大型变压器风冷却器控制中的结合应用,一方面简化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节能,避免了冷却器的频繁投切,降低了冷却器的运行噪音.  相似文献   

10.
施伟杰 《河南科技》2013,(15):136-137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量需求越来越大,电网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配电柜作为电力输送的终端其重要性逐渐增加,对变压器及配电安装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电力系统电网中,随着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使用量的增加,也带来了的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分析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的常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电气设备的应用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场变压器的保护调试中.有时由于某些原因会使保护没有达成所愿,致使变压器在不完全保护下运行,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运行中的变压器损毁.本文根据220Kv变压器保护现状和一些实际问题,对电流互感器TA使用、主保护、继电保护反事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首先装置利用变压器抽头的方法实现电压值的分档可调.然后通过继电器以输出较大电流和电压供给IGBT,同时STM32芯片产生四路带死区扫频方波信号,用于驱动扫频电磁除垢系统中的H桥电路.装置中驱动电路采用光耦驱动的方式,能保证IGBT稳定安全的工作.此外栅极过压保护电路使IGBT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保护以避免脱离其安全工作区.该装置中IGBT能具有正常使用下的寿命.所设计的功率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可调节且输出功率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电气量保护是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采样值反映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当采样值与设定的保护定值有差异时,经过逻辑换算并动作于跳闸的保护模式;而非电量保护是更直接地反映设备正常运行与异常运行有关的非电气量,即非电气量保护是通过干接点的位置变化来实现跳闸的保护模式。经常接触到的非电气量保护有瓦斯保护和发电机断冷却水保护等,本文简要分析这几种保护的工作原理、实际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用电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设计和改进变电所时,变压器的选择设计和保护非常重要.本文,笔者从选择原则、电压等级、台数、形式、计算、瓦斯保护几方面入手,以期能在变压器设计实践中起到实际作用. 一、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台数的确定需综合考虑负荷容量、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发展规划等因素.变压器台数越多,供电可靠性就越高,但设备投资必然加大,运行费用也要增加.因此,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变压器台数越少越经济.对三级负荷供电的变电所以及对可取的低压设备电源的一二级负荷供电时,皆选用一台主变压器.对于有大量一、二级用电负荷、或总用电负荷季节性(或昼夜)变化较大、或集中用电负荷较大的单位,应设置两台及以上电力变压器.如有大型冲击负荷,如高压电动机、电炉等动力,为减少对照明或其他负荷的影响,应增设独立变压器.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又无条件采用低压联络线或采用低压联络线不经济时,也应设置两台电力变压器.选用两台变压器时,其容量应满足在一台变压器故障或维修时,另一台仍能保持对一、二级用电负荷供电,但需对该台变压器负荷能力及其允许运行时间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15.
美国GE公司生产的UR系列保护装置曾在国内新建电厂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今很多保护装置已运行10a以上,为确保装置可靠运行,需要对装置进行更新改造。本文针对UR系列T60/T35变压器保护装置与南瑞继保PCS-985BT保护装置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期能给相关用户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在很多保护调试人员调试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都是采用简单调试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单相电流做差动保护试验,有些人还采用在两侧加电流来做拐点值和制动系数,做得较完整一点的就再做一个谐波制动试验。但是这种试验方法很不完整,完整的方法需要模拟各种区内和区外故障,区内不同性质的故障的各种典型动作值,区外不同性质的故障均能可靠闭锁,其中包括谐波闭锁功能。本文阐述了变压器各种区内区外差动的试验方法,并介绍了一种辅助计算的软件,以帮助调试人员如何施加电流量和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1.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智能保护。随着电力系统中自动化保护理论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在自适应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自动控制技术、微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使得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拥有了智能控  相似文献   

18.
<正> 许昌继电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朱景云与东北电管局、电力设计院联合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整流型五十万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这套装置能在超高压输电线路发生瞬  相似文献   

19.
任杰 《河南科技》2015,(3):136-138
依据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直流输电工程设计规范:如果该工程处于孤岛运行方式下双极闭锁时,普洱换流站直流站控需通过硬接线开出跳闸接点连接至各大组交流滤波器母线保护屏,通过中间继电器将所有交流滤波器断路器跳开。但这样也同时跳开了站内两台500k V站用变压器,存在全站失电的风险。本文根据普洱换流站主接线、直流站控、交流滤波器母线保护及断路器相关参数,提出一种跳闸回路改进方法,确保双极闭锁时既能快速的分开所有交流滤波器,又不影响站内2台500k V站用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基于PIC16F876单片机设计了一种电子式热继电器.它以检测到的三相电流值为依据,通过控制算法模拟热继电器的热记忆功能和反时限动作特性,可以在发生过载、三相不平衡、缺相等故障时实现对电机的保护.样机测试表明该继电器工作可靠、实时性好,而且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