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研究了铋(Ⅲ)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配合物的生成及其生成条件,测定了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考虑了各级配离子百分组成的变化对摩尔吸光系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平衡移动法在25℃水溶液中研究了硫氰酸铋(Ⅲ)配合物的组成。用改善了的guuMHpcun立方法测定了硫氰酸铋(Ⅲ)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消光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并用文献[6]的方法计算了溶液中各级配合物的组成百分数和配位体浓度的关系,考虑了各级配离子的百分组成的变化对摩尔消光系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石油亚砜研制和应用概况,并应用光度法测定了4种溶剂中硫氰酸钼(Ⅴ)配合物的组成、累积稳定常数和相应的摩尔吸光系数.然后用石油亚砜为萃取剂,分别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为它的稀释剂,对上述体系中硫氰酸钼(Ⅴ)配合物进行了萃取光度研究.计算了在各有机相和水相中对硫氰酸钼(Ⅴ)的分配比与水相中硫氰酸根浓度的函数关系并讨论了有关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锆-钙-茜素红S异多核配合物的形成,共显色效应的光度特性及测定锆的最佳条件.建立了光度法测定痕量锆的新方法.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92×104L·mol-1·cm-1,比其二元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显著增加.Zr(Ⅳ)浓度在0~1.5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本方法测定了矿石中的痕量锆,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在“二甲基亚砜—丙酮—水溶液中〔CO(SCN)_n〕~(2-n)配合物的紫外分光光度研究”一文中介绍了用光度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吸光度,并用改善了的方法测定了硫氰酸钴(Ⅱ)各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本文利用该文中的实验数据(见表1),采用正文交法对稳定常数和摩尔吸光系数进行了优选。结果使该配合物的参数指标即标准差由原来的0.029996缩小到0.01909,后者为前者的64%。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Tween20作增溶剂钴与双硫腙生成配合物的吸收光谱、稳定性并且对酸度及显色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选择.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得到了该法测定钴的检量线及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 β双酮试剂 ,1 -对硝基苯基 - 3-甲基 - 4- (α -呋喃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L)及其铜和铬的配合物 .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 :[CuL2 (C2 H5OH) 2 ]·C2 H5OH、[CrL2 (C2 H5OH) 2 ]OH·C2 H5OH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合成3种新的Schiff碱配合物,双安息香缩乙二胺(H2L^1)合Co(Ⅱ),Fe(Ⅱ)和Ni(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和磁矩测定方法对配合物予以表征,用常规气体吸收容量测量装置测得配合物在DMF溶剂中不同温度下的饱和吸氧量,并研究了配合物氧合反应的热力学。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对氯苯胺新型席夫碱试剂(HL)及其铜和铬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L)2和[Cr(L)2(H2O)2]Cl,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波加热方式,快速地合成了钌与联吡啶和二吡啶胺所形成的系列配合物,[Ru(bpy)n(Hdpa)3-n]2+(n=0,1,2,3).测定并归属了各种配合物的13C-NMR谱.通过比较各配合物及自由配体的化学位移,得出Ru(Ⅱ)对Hdpa的d-π反馈作用大于其对bpy的d-π反馈作用;混合配合物中不同配体之间的屏蔽作用大于单一配合物中同种配体之间的相互屏蔽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0.03mol·L-1的盐酸介质中,当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时,硫氰酸钴络阴离子与结晶紫能生成可溶于水的三元离子缔合物,我们研究了缔合物生成的条件,测定了缔合物的组成。标准曲线表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L·mol-1·Cm-1。Co(Ⅱ)在0~3μg·m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回收率为96.7~104.3%。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用分配法研究碘分子与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络合反应。在碘分子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用与水不相溶的氯仿作萃取剂,在恒温条件下,用国产721型分光光度计于480nm处测定吸光度,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用函数图解外推法求取各级络合物的积累稳定常数。结果表明有多卤络合物生成,并且所得络合物稳定常数与文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复杂晶体化学键理论对Ce3(SiO4)2X(X=Cl,Br,I)系列晶体中的化学键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显示随着配位原子按着Cl,Br,I顺序的依次改变,处于同一结构类型的Ce3(SiS4)2Cl,Ce3(SiS4)2Br和Ce3(SiS4)2I晶体中相应的化学键的共价性成依次递减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与Cl,Br,I非金属性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方向相同.  相似文献   

14.
用双波长分光度法,直接测定异构体混合物中顺式反式异构体的含量,并和离子交换原子吸收法测定的结果比较,数据相符,证明此测定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铜(Ⅱ)-叶酸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5.00),Cu(Ⅱ)可以与叶酸形成稳定配合物,配比分别为1∶1和1∶2,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1.25×103,β′2=2.50×106.  相似文献   

16.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大肠杆菌及其在Co(Ⅲ)-SG配合物作用下的热谱曲线,计算了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G、抑制、总产热量Q、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o和每分钟单个细菌的产热量Q0^-,建立了部分代谢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和Co(Ⅲ)-SG作用下的代谢抑制,发现可用t、t1、t2和Qo定量表征在不同温度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和药物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推导出实验规律“对于聚合铝溶液总铝浓度固定的情形,当碱化度B(或配位化学中平均配位数n)等于2.46时,Al13百分数可取最大值”.实际上是Al13百分数最大值较大时的近似结果.推导出2种不同情形时Al13百分数取最大值的条件,并给出可能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