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太仓市直塘在发展经济中,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投资主体和投资结构日益多元化。由于集体资产管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法规约束和规范管理,因而,集体资产家底不清,并时有流失。近年来,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直塘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了管理。一、抓好资产清查,全面摸清镇村集体资产家底。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是国有企业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物质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必须进行改革,必须转变经营机制、增强活力,进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主体。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也必须进行相适应的改革,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地球上升起到现在已经十周年了。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英明领导下,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沿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创造了多少人间奇迹啊!在短短的十年中,中国人民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把中国由一个资本主义多种经济成份的国家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单一经济成份的国家。1952年,中国人民迅速地恢复了被战争所蹂躏的国民经济,并开始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由于胜利地超额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我国工农业有了显著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继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1958年国民经济全面地特大跃进,和1959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十月革命,列宁在思想上还一直认为向社会主义的过度要动用国家的权力干予经济生活,要用国家资本主义没收中小资本,实行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列宁还把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论述: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有计划的生产劳动;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商品货币关系;迅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优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由于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列宁在1918年春,就采取了强硬措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6月,把三千多个大工业和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企业中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农民要将全部余粮按国家价格交给国家。否则,要没收全部财产,甚至逮捕法办;在流通领域,禁止私人买卖,由国家统一控制,同时,还实行部分供给制,强制居民义务劳动,实行  相似文献   

7.
莫海萍 《科技资讯》2007,(8):254-255
现阶段我国推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不断壮大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内部审计经过了由不自觉到自觉、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历程。内部审计是在企业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计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它的一个主要贡献是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提出应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强调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主张股份制可以大胆使用等。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大大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目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以及解决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产生了发挥社会主义计划手段作用的要求;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还要求认识、尊重、利用好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其经济结构既有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的相同之处,又有经济主体不同、多种所有制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同、存在的时间长短不同、农村个体经济的本质不同和资本主义与私营经济的地位不同等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从现实出发,从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的实践出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原理、新结论和新判断辩证地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单纯的所有制形式不能决定这种经济成分的社会性质,而主要看这种所有制的经营者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我国目前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应该引导公众树立循环经济的新理念,积极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并努力构筑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反对"左"和"右"两种错误,划清两个根本界限。一是划清公有制为主体与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二是划清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私有化的界限。在健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互补共进的关系,促使它们有机结合,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分配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富分配问题是我国当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小平同志晚年就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作者认为,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和处理分配问题。生产决定分配,是我们把握分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当前两极分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是消除两极分化,从根本上解决分配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国开行国家助学贷款与高校最优激励合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开行参与国家助学贷款,缓解了国家助学贷款在覆盖面的困境,然而在风险补偿金激励与约束机制下,高校的“惜贷”问题也随之凸显。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了政府对高校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最优激励设计,提出应建立财政贴息与风险补偿金转移支付制度,以完善对高校的奖罚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公有制表现形式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在现阶段更多地表现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要体现公有制主导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即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等。因此,要加快国有经济的改革步伐,改造成含有国有经济成分的多种经济成分的股份制经济,使公有制主体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前提。文章指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必须走因地制宜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并提出了发展县域经济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以这一战略目标为导向,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研究目前我国适用的环境成本管理模式。政府的环境成本管理应从宏观角度入手,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制度、把“环境税收”纳入国家税收体系、环境管理以预防为主、加大公共部门的环境保护投资及积极推行环境管理标准。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应从微观角度入手,在环境成本目标制定、生态设计、寿命周期评估、环境材料替代、清洁生产及废弃物循环利用方面加强环境成本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第77条对于“住改商”作出了限制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又制定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该限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该条显示出公法以国家公共利益和社会共同生活利益为目的限制业主专有权,更显示出私法规范和相邻关系制度对业主专有权的限制。但是这种限制是有限度的,应在司法实践中把握有限度的限制尺度。  相似文献   

20.
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否科学合理,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制度最关键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问题。目前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性质不明、主体多级性、行使主体不健全等弊端,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得不到有效实现,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所以必须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改造完善,用“集体法人”代替抽象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并参照公司法人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