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补充报告了北碚缙云山黛湖的鼓藻类植物,共计27个种和变种,分属11属,其中的中带鼓藻属、螺带鼓藻属和裂顶鼓藻属是作者等在初报中未记述的.报告对1981年以来黛湖鼓藻的种类数量变化和区系成分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黛湖常见的鼓藻.包括补充记述的内曲四棘鼓藻、喙新月藻和锐新月藻等,大都是微污水带和乙型中污水带的指示植物;(2)角星鼓藻属的一些种,特别是四角角星鼓藻和伪四角角星鼓藻,为黛湖浮游鼓藻的优势种:(3)在黛湖中有近10种热带鼓藻,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它将有助于了解黛湖鼓藻区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1981年在北碚缙云山黛湖水域调查采集的鼓藻类植物,初步鉴定的鼓藻类分别属于中带藻科及鼓藻科,共19属,105种,其中一个种和一个变种是我国文献记录尚未列入的。报告结合缙云山黛湖水域环境条件的分析,对黛湖鼓藻类植物区系成分、种类数量变化和生态分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黛湖常见的35种鼓藻类植物中,有库津新月藻、宽带鼓藻、凹顶鼓藻、角丝鼓藻、裂开圆丝鼓藻、以及鼓藻属、角星鼓藻属和微星鼓藻属的一些种,可作为微污水生物带的指示植物,因而肯定了黛湖是目前污染较轻,水质比较清洁的一个水库。作者等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了今后应加强缙云山的全面保护措施和应重视重庆地区藻类植物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985年7月在重庆大足龙水湖调查采集藻类植物的情况.经过鉴定的种和变种(含变型)共有190个,分别属于58属、29科、5门.报告分析了龙水湖的藻类区系,着重对其种类成分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龙水湖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最多(占总数的52.63%),其次是绿藻(其中鼓藻类又多于绿球藻类),而且常见的种类大多数是微污水带和乙型中污水带的浮游植物.因此,可以肯定龙水湖是目前污染较轻、富营养化程度不高的水库.最后,作者在报告中建议今后应加强龙水湖库区的环境保护和注意水体污染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报导了近年来对硅藻短缝藻属若干波缘变种的研究成果,对容易混淆的4个波缘变种:蓖形短缝藻波缘变种,单峰短缝藻热带变种。巨大短缝藻波缘变种及月齿短缝藻伸长变种进行表态学及分类学的比较研究,并就短缝藻属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5.
2015年8月,在四川亚丁自然保护区进行硅藻标本采集,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硅藻样品进行观察,共鉴定到81种(含变种),隶属于3纲19科31属,其中中国新记录2属2种:扁圆卵形藻斜缝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klinorahis Geitler、达奥内沙生藻Psammothidium daonense (Lange-Bertalot) Lange-Bertalot,对两个新记录种类的形态特征、生境和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6.
1982—1984年,作者先后在安徽31个县(市)和地区,采集了藻类标本612号。经对绿球藻目植物初步鉴定之后,发现属于四角藻属的种类有13种及6变种,均为安徽的新记录;其中,戟形四角藻凸边变种(T.hastatum var Palatinum)、裂顶四角藻大形变种(T.lobulatun,var.Crassum)和微小四角藻长刺变种(T.minimum vat.longispinum)为  相似文献   

7.
报导了近年来对硅藻短缝藻属(EunotiaEhr.)若干波缘变种的研究成果,对容易混淆的4个波缘变种:篦形短缝藻波缘变种、单峰短缝藻热带变种、巨大短缝藻波练变种及月齿短缝藻伸长变种进行形态学及分类学的比较研究,并就短缝藻属(EunotiaEhr.)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至6月对于乌鲁木齐周围部分地区的双壳缝目硅藻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54号藻类标本,对其中硅藻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鉴定、描述和绘图,发现双壳缝目(Biraphidinales)硅藻植物22种3变种,共25个分类单位,隶属于3科11属。其中舟形藻科(Naviculaceae)有7属,有茧形藻属1种,美壁藻属1种,双壁藻属1种,布纹藻属1种,舟形藻属4种,羽纹藻属4种,辐节藻属3种;桥穹藻科(Cymbellaceae)有2属,有桥穹藻属4种,有双眉藻属1种;异极藻科(Gomphonemaceae)有2属,有双楔藻属1种,有异极藻属3种1变种,属于新疆新记录的有11种1变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在西藏发现的硅藻门,羽纹纲,无壳缝目,脆杆藻科中的8个属及拟壳缝目,短缝藻科中的1个属,共134个分类单位(包括68种,63变种,3变种变型),其中等片藻属中的1变种,脆杆藻属中的1种4变种及短缝藻属中的8种1变种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江津四面山藻类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津四面山的藻类植物共162种(含变种),隶属于68属、33科、7门。文章分析了头道河、响水滩,洪海和大窝铺的藻类区系,对其种类成分、生态分布等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四面山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为多,占藻类总数的41.98%,其次为绿藻,占38.89%,蓝藻占15.43%,其它藻类占3.70%。分析藻类组成成分表明,微污水带种类多于乙型中污水带种类。另外,四面山藻类还有一个山区冷水种类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1984年2月,我们首次在澜沧江中游采集了藻类植物标本52号,鉴定出88个种及变种,分别隶属于6个门,浮游种类的个体数平均为每升120,000个。在种类和数量的组成上,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硅藻占优势。优势属种是一些适应于在流水中着生的种类,如红藻中的淡水红毛菜和奥杜藻,绿藻中的刚毛藻硅藻中的等片藻、曲壳藻、卵形藻和异极藻等。我国的特有属和稀有种——空盘藻属和中华鱼子菜也有一定的分布;具有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溪菜数量也较多,由此可见,澜沧江中游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采自新疆北疆地区湿地的鼓藻类新疆新纪录植物7个分类单位,包括4种3变种,隶属于1纲2目2科5个属,分别为双星藻目中带鼓藻科的柱胞鼓藻属(Cylindrocystis)的柱胞鼓藻Cylindrocystis brebissonii Meneghini和梭形鼓藻属(Netrium)的指状梭形鼓藻Netrium digitus(Ehrenberg)Itzigson & Rothe;鼓藻目鼓藻科的新月藻属(Closterium)的微小新月藻角状变种Closterium parvulum var.cornutum(Playfair)Krieger和锥形新月藻Closterium subulatum(Kützing)Brébisson,凹顶鼓藻属(Euastrum)的特纳凹顶鼓藻Euastrum turnerii West和瘤状凹顶鼓藻具翅变种Euastrum verrrucosum var.alatum Wolle,鼓藻属(Cosmarium)的六角形鼓藻小形变种Cosmarium sexangulare var. minus Roy & Bissett.该结果丰富了新疆湿地的藻类植物资源及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泸沽湖是中国第三大深水湖,属典型的高原湖泊,其湖盆形态复杂,多半岛、岛屿与岬湾,生境多样性高,透明度高达12.5 m,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对泸沽湖硅藻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共鉴定出111个硅藻分类单位,包括103种8变种,隶属于2纲6目10科51属,其中中国新记录2属2种,分别为:微小暗额藻(Aneumastus ...  相似文献   

14.
海链藻属一新种和二新变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报道了厦门港微型硅藻分类研究中观察到的海链藻属1新种和2新变种:平滑海链藻(Thalassiosira laevis)与其它海链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孔纹只分布于壳缝,其内为平滑无纹区,成对海链藻小型变种(T.binata var.minor)和成对海链藻双对变种(T.bisata var.bibinata)与典型种的主要区别分别是壳缘支持突紧靠壳缘和完缘有2对成对突起。  相似文献   

15.
山西的栅藻属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采自山西的栅藻属植物20个种和5个变种。全部是山西省新记录,其中不等栅藻Scenedesmus dispar、椭圆栅藻S. ellipsoideus、S. pécsensis、S. soói及斜生栅藻球状变种S. obliguus var. globosus等4种1变种为我国新记录。本项研究是《中国藻类志》——《四孢藻目及绿球藻目志》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丰水期(7月)及枯水期(12月)分别对梅西水库5个样点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初步检测出浮游植物100种(含变型和变种),分属7门8纲17目34科60属;其中绿藻、硅藻、蓝藻分别为43、24和17种.丰水期优势种为史氏棒胶藻(Rhabdogloea smithii)、居氏腔球藻(Coelosphaerium kützingianum)、狭细贾丝藻(Jaaginema angustissimum)和弯头小尖头藻(Raphidiopsis curvata)等蓝藻;枯水期优势种为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和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微小四角藻(Tetraedron minimum)、肾形藻(Nephrocytium agardhianum)、二角盘星藻大孔变种(Pediastrum duplex var.clathratum)、双对栅藻(Scenedesmus bijuga)和被甲栅藻博格变种双尾变型(Scenedesmus armatus var.boglariensis f.bicaudatus)等.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5.81×10~7L~(-1)和4.48 mg·L~(-1),其时空分布特征均为丰水期枯水期,湖泊区河流/过渡复合区.Margalef指数(D)、Shannon-Weav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别为1.92,1.79和0.53.D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丰水期枯水期,河流/过渡复合区湖泊区;H'和e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河流/过渡复合区湖泊区.  相似文献   

17.
湖北溪菜(P.hubeica Bi)上的附生藻类有蓝藻3属(种),即河生隐球藻(Aphanocapsa rivularis),河生瘤皮藻(Oncobyrsa rivularis)和胶壁异球藻(Xenococcus kerneri);硅藻5属(种),即曲壳藻属(Achmanthes),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cocconeis placentula var. euglypta),桥弯藻屑(Cymbella),异极藻属(Comphonema)和针杆藻属(Synedra)。其中河生隐球藻和扁圆卵形藻多孔变种作为溪菜的附生藻类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云南部分地区硅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部分地区硅藻植物共81种、22变种和3个变型.隶属于中心纲和羽纹纲的6目、10科、22属的种类.其中羽纹纲的种类为74种、21变种、3变型,为报道中硅藻总数的92.45%,中心纲的种类仅有7种、1变种,占总数的7.55%.  相似文献   

19.
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藻类植物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百里杜鹃林2007年5月的藻类植物初步鉴定,共检出藻类植物61种(含变种及变型),分属4门,6纲,14目,24科,34属。其中蓝藻有30种,占总种数的44.12%,其次是硅藻,有22种占36.07%,表明百里杜鹃林藻类植物以蓝藻和硅藻的种类居多;水生环境中的种类以硅藻占多数,亚气生环境中以蓝藻种类占多数。但在树皮上形成优势种常为绿藻中的土生绿球藻。土生绿球藻、小球藻、颗粒粘球藻、铜绿粘球藻、瑞士色球藻等是构成地衣的常见种类。  相似文献   

20.
巢湖周年先后共出现浮游藻类277种(包括变种),隶属于8门85属。依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动,均以绿藻门的属,种最多,其次为蓝藻、硅藻,而金藻、黄藻、隐藻、甲藻均极少;从种群数量分析,除冬季外,则均以蓝藻门为绝对优势,占巢湖浮游藻类年平均总数的99.58%,其中微囊藻和鱼腥藻是引起巢湖蓝藻水华的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