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薮内清(1906-2000年)与中山茂(1928-)合著的《(授时历)译注与研究》,包含了《授时历》经文的日译与注释,以及《授时历议》的日译与研究。这部著作是1960年代启动的《授时历》日译与英译计划的一项成果。导致这个计划拖延40年之久才得以完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很长的时期内,对《授时历》行星理论中的“限度”概念始终无法给出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存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件《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重新考察这次日食及古代的推步结果,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谫2128年10月13日,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2200至-1799年日食典;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春秋》所记天子、诸侯、诸侯夫人的卒葬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春秋葬日制度存在着明显的阴阳观,即丧月等级用阳、葬日用阴,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观念。除此,本文还对丧月不计闰、葬日不用疾、卜日先远日等规定进行了探究,对《春秋》卒葬的书写原则及体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伟大的十月(俄历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人民从克伦斯基政府手中夺取了政权。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鲁迅后来说:“因为资本主义各国的反宣传,对于十月革命还有些冷淡,并且怀疑(《6》,18页)。但是,他当时就热情歌颂这革命使我们“在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1》、356页)。 1917年,我国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前夜。《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人民粉碎了张勋、康有为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中西历表》一书中,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九月十八日是阳历10月4日,奇的是次日九月十九日却跳到了阳历10月15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历法是公历,但公元1582年前,通行的却是儒略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与哲学认为,在“混沌”或“太一”中创生了阴阳,衍生出天地万物。老子与孔子形成天道观的时候,都受到了远古历法的影响。古代流行的盖天说与浑天说都受到远古六龙历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六龙历也是《周易》形成的天学背景。立足于古代地心说的左旋说与右旋说的争论,涉及到唯物主义经验论导向的历学家与唯心主义先验论导向的儒学家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授时历议”见于《元史·历志》,是一篇用以阐述《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编制,行用于AD1281—1644)博大精深的长篇论文.通过对其中“仲康日食”记录的研究得出:1)“仲康日食”是一个与古代天文家推步合验的事件;2)《授时历》能求解出大部分“仲康日食”的现有结果;3)公元前2128年10月13日是僧一行(683—727)和郭守敬(1231—1316)推步“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但尚未得到现代计算的认同;4)公元前2128年为仲康五年,只是古代的一个年代学结论.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河北省委党校郭君铭教授所著《易学阴阳观研究》一书,入选"长江学术文献大系"之哲学卷,并于2013年2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易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之一。《周易》历来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源。易学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学术系统和文化现象,而阴阳则  相似文献   

9.
十月二十三日下午,十月二十五日下午,十月二十七日下午,历史系先后邀请杭州大学副教授王正平作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的学术报告;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戚佑烈和山东大学副教授刘明翰分别作了《有关封建社会解体的几个问题》、《文艺复兴和德国农民战争》的学术报告;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朱寰和副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梅氏丛书辑要》《赤水遗珍》(1761)中梅钰成关于“授时历立天元一求矢术”的记录,恢复了《授时历草》(1281)这一人段珍贵史料,分析了它与李治,朱世杰所用天元术的异同之处,并且指出《授时历》作者是直接套用沈括会圆术,利用全弧背来推导出割圆求矢术的。  相似文献   

11.
《日躔历指》是明末清初关于西方太阳理论的译介.文章基于文献考据、比较论证和史料分析的方法,不仅详细探讨了《日躔历指》中的第谷太阳测算理论,而且缕析了其中引进第谷天文学的内容和意义.全面分析和论述了《日躔历指》的编撰特点,有助于认识和把握明末清初西方天文学的传播和会通.  相似文献   

12.
基佐文化、文明史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基佐的两本文明史代表作《法国文明史》、《欧洲文明史》的分析 ,从方法及观点两个方面分析基佐在文明史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和地位 ,指出基佐不愧是一位卓有建树的大文化史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13世纪历法的交食推算精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13 世纪历法交食计算的原理及方法主要载于《元史历志》的《授时历》术文中.《授时历》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精度极高的一部著名历法.本文在恢复并确认其交食推步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授时历》行用期间( 文中给出了 A D1280 ~1645) 的推步结果与现代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研究《授时历》的交食推步精度.具体而言,1) 给出了日、月食食甚时刻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3 .9min 和19 .4min ;2) 得到了日、月食食分的古今推步结果之间的关系;3) 指出《授时历》的交食推步存在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的一处疑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写道:“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历过也,再失闰矣。”前一句纠正了春秋经的一处失误,应予肯定,后一句却存在疑义。  相似文献   

15.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夏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 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代《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 ,重新考察这次日食事件及古代的推步结果 ,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前 2 12 8年 10月 13日 ;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 - 2 2 0 0至 - 1799年日食典 ;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令第19号《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现予发布,自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主任宋健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科学技术成果(以下简称科技成果)鉴定工作的管理,正确判别科技成果的质量和...  相似文献   

17.
《兴和历》是东魏时期修订的一部历法,虽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是参与改历的人员规模之庞大,阵容之豪华,在中国历法史上非常罕见,这一情况值得注意。因此本文考察了《兴和历》的制定过程及参与人员的背景,特别是详细考察了信都芳和李业兴围绕《兴和历》展开的争论和李业兴的制历主张,并通过比较《兴和历》与《正光历》的异同,分析了二者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授时历》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历法,并且成为明朝《大统历》和朝鲜《七政算内篇》成书的基础。《七政算内篇》是朝鲜世宗时代(1418—1450年)取得的重要天文业绩之一,以《回回历》为基础,与《七政算外篇》一同于1444年编纂成书。《七政算内篇》的历元、天文常数和计算法等基本体系参照《授时历》,应数值则参照了《大统历》的辛巳应数。且把四余添加在推步的项目中,在计算日月食时使用的常数值则参考了元统1384年编纂的《大统历法通轨》,《七政算内篇》汲取了《授时历》和《大统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受时历》交食推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借鉴《大统历》的基础上,研究了并较正了《授时历》“步交食”术;同时根据《授时历》的平、定朔(望)推进,完善地给出其交食推步步骤和一般方法;用《授时历》推步和现代计算结果对部分交食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可得出古记录是观测实录还是预防结果,以及其中是否存在在人为等因素,指出本给出的《授时历》交食推步法确是其时天官所用之法。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大统历》的基础上,研析并较正了《授时历》“步交食”术文;同时根据《授时历》的平、定朔(望)推步,完整地给出其交食推步步骤和一般方法;用《授时历》推步和现代计算结果对部分交食记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可得出古记录是观测实录还是预报结果,以及其中是否存在人为等因素,指出本文给出的《授时历》交食推步法确是其时天文官所用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