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鲨鱼或称鲛类,是软骨鱼类四大分支之一,早在上泥盆纪就已出现,距今约有4亿年的历史,是极为古老的鱼类。它在石炭纪时最为发达,三叠纪始转为衰微,至白垩纪逐渐有所恢复,一直延续至现代。鲨鱼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中,淡水中也有少量分布,例如一些种类生活在在南美和东南亚河流中。鲨鱼的种类、资源和产量从动物分类学看,鲨类属于板鳃亚纲、鲨形总目。全世界共有8目25科、99属约369种。中国已知有8目,22科59属118种,约占世界鲨类的1/3。世界鲨类资源量究竟有多少,目前尚无准确的研究和统计数字,但渔获量则有一定的资料。据报道,1947年为20万吨,19…  相似文献   

2.
<正>恐怖长相,巨大体形,凶残的攻击性,如此"强强联合"的特征,使得海中的"杀人狂魔"——鲨鱼成为了所有人的噩梦!但面对"下海畅游"这样的终极诱惑,海上弄潮儿们可抵抗不住,只见他们伸展筋骨,摆出了标准的游泳姿势……等等,他们确定要开启一场担惊受怕的海洋之旅?当然不是,他们可都有驱鲨利器在手!绑款装置来驱鲨(Shark Shield)下海前,朱利在他的蛙人脚蹼上绑了一个Shark Shield(防鲨护盾),这款装置将在他的周围产生三维的电场,万一碰上哪条试图靠近的不识相的鲨鱼,这种装置就会释放出微弱电  相似文献   

3.
鲨鱼,是人类熟悉的海洋中最凶猛的肉食性动物.以往,人们只是在捕捞其它大宗鱼类时,无意地零星混捕一些鲨鱼,其目的大都只是食用.近年来,由于世界食品市场对鱼翅,即鲨鱼鳍的需求呈现增长势头,促使有意捕捞鲨鱼的行为不断加大.根据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物援助"对鲨鱼主要消费国和捕捞国进行的调查:估计目前全球每年被捕杀的鲨类达1亿条之多.为此,鲨鱼数量急剧下降,某些种类的鲨鱼数量甚至减少了90%,濒临灭绝.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人类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8,(2):55-55
匈牙利一家水族馆眼下喜气洋洋,因为馆中一条雌鲨自出生就没和任何雄鲨接触过,竟神奇生下一条小鲨。计划为雌鲨找"男朋友"  相似文献   

5.
早在3.6亿年前,鲨鱼就出现在大海里。它的大脑比较发达,能借助电磁场导航,将各种信息储存在大脑里,然后再把这些信息迅速地传送到运动神经系统,再凭借极其灵敏的嗅觉器官,对周围事物做出迅速的反应。很多人谈鲨色变,认为鲨鱼见人就吃,果真如此吗?全世界有鲨鱼357种,生活在我国海域中的鲨鱼有133种,其中只有少数鲨鱼吃人,如噬人鲨、双髻鲨、大青鲨、锥齿鲨等,而且这些鲨鱼也是在饥饿或闻到血腥味的时候,才攻击人  相似文献   

6.
观察和记录了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在圈养条件下求偶、交配和产卵的过程,并就鲨鱼的交配和生殖行为进行了讨论.条纹斑竹鲨的求偶和交配过程可以分为游弋、雄性鳍脚弯曲、雌雄交配和雄性鳍脚抽离4部分.游弋在整个过程中占的时间最长,雌、雄鱼在确认交配信息后,雄鱼鳍脚发生弯曲;随后不久,进行交配;交配完毕后,雄鱼鳍脚便抽离雌鱼泄殖腔.条纹斑竹鲨产卵时,雌鱼腹部持续地磨擦或挤压水池中的水管和木桩等物体从而加快排卵的速度.卵鞘从体内排出后,雌鱼用口叼住卵鞘绕着水管、树桩和石头等来回游动,利用角丝将卵鞘牢牢地缠绕在这些产卵基质上.雌鱼产卵的时间并不固定,大多数发生在夜间,偶尔在白天也可以看到新产出的卵.产出的卵多数是成对的,偶尔只有1个.雌鱼产卵时间持续约60 d,每7~9 d产卵一次,在一个生殖季节内,每尾条纹斑竹鲨产卵约11个(圈养亲鱼的雌雄比例是2∶1).  相似文献   

7.
鲨鱼之最     
《大自然》1991,(1)
世界上最大的鲨鱼——鲸鲨,体长可达18米,重逾5吨.世界上最小的鲨鱼——海心鲨,成鱼全长只有15厘米,重200克.世界上嘴巴最大的鲨鱼——大嘴鲨鱼,一张嘴有一米多宽.世界上尾巴最长的鲨鱼——长尾鲨,尾长几乎占全长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鲨窟之谜     
人们对鲨鱼的恐惧使鲨鱼成为嗜血成性的海中恶魔。可是,世界上竟有一位一辈子与鲨鱼打交道的女科学家。她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尤金妮·克拉克。对鲨鱼的出色研究,使尤金妮得到了“鲨鱼女士”的雅号。1968年,有人写信告诉尤金妮,在墨西哥海湾20米深的水下,发现了一个非  相似文献   

9.
关注鲨鱼     
在鲨鱼庞大的家族中,不同种间个体大小差异很悬殊,体长最小的侏儒角鲨仅有20厘米,大的鲸鲨可达18米,重达20吨;但一半以上的鲨鱼体长约在1米左右。不同种类鲨鱼的形态也是多样的,体形主要以流线形为主,但扁鲨的身体呈扁平状;竹鲨的体形为条形;锯鲨长而扁平,吻的侧缘有大小不等的锯齿;而锤头双髻鲨的头是锤头状的;姥鲨的口像一个大兜网。这些特点主要是同它们的栖息环境和采食方式密切相关,是进化中特化的表现。大白鲨是游弋猎食性物种,可以一口吞下整只海豹;棘鲨底栖,捕食鱼虾;鲸鲨为大洋性鱼类,却摄食浮游、甲壳、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而姥鲨…  相似文献   

10.
表面具有大量微沟槽结构的鲨鱼皮具有良好的减阻效果,因此鲨鱼皮复制技术成为国内外减阻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以鲨鱼表面微小盾鳞结构为复制模板,采用热压成型法和真空浇注法,分别在有机玻璃和不饱和树脂表面进行微结构复制,同时利用触针式轮廓仪和体视显微镜对不同材料和复制方法制备的仿生鲨鱼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热压成型法,不饱和树脂作为复制模具材料,采用真空浇注法复制的液态硅橡胶仿鲨鱼皮,具有清晰完整的鲨鱼皮微沟槽结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大面积高精度复制鲨鱼皮微沟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上一期《非常留言板》栏目中那则非常消息吗?海洋馆鲨鱼不断发福,工作人员无计可施,向《小哥白尼》发来紧急求助。接到求救信的编辑部全体总动员,在翻阅了海量的资料后,小编很幸运地找到了一位名叫老幺的老水手。在海上和鲨鱼打了40多年交道的老幺对鲨鱼的脾性可是摸得一清二楚。他不但有着丰富的防鲨经验,还总结了一套驱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食人鲨”这几个字是不是让你浑身战栗?如果是,你怕是患上了“恐鲨症”,顾名思义就是害怕鲨鱼。  相似文献   

13.
最近,瑞安县梅头乡石坦村浙瑞渔1013号船,在北麂渔场捕到一条七点五五米,重一万斤左右的大鲨鱼。这条鲨鱼是距北麂岛十海里四十米深处捕到的。据当地渔民反映,这是北麂渔场近几年捕到的最大的一条鲨鱼。  相似文献   

14.
头脑体操     
正真真假假如果把你觉得最可怕的场面一一列出,鲨鱼张开血盆大口朝你扑来的惊悚画面一定位居前列。虽然如此,我们对鲨鱼的认识还是少得可怜,在留给人的印象方面,鲨鱼也还是一成不变的海洋恶煞。然而,鲨鱼其实是海洋中最神秘的动物,以至于有关它们的情况总是让人难辨真假。1.鲨鱼早在4.2亿年前就出现了,那时地球上连恐龙都还没影呢。2.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3.锤头鲨具有360度全方位视觉。  相似文献   

15.
条纹斑竹鲨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A结合秋水仙素活体注射,取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脾脏经低渗处理,空气干燥制片法制作染色体标本,对染色体进行Giemsa染色,完成条纹斑竹鲨染色体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的染色体组由20对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14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构成,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2=28t 10st 24sm 40m,染色体臂数NF=166,其中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带有明显的次缢痕.与其他软骨鱼类相似,条纹斑竹鲨同样具有数目众多的染色体二倍体数,但以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为主.  相似文献   

16.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运用薄层层析和硅酸柱层析法,分析了闽南近海17种常见鲨鳐类肝脏的脂质组成特点,结果表明,这些鲨鳐类的肝脂组成非常相似,以甘油三酯为主要成分,在尖头斜齿鲨中约占肝脏总脂的90%.此外,还包括少量的烃类、胆甾醇酯、游离脂肪酸、甾醇和磷脂等.  相似文献   

17.
用氯仿-甲醇法提取条纹斑竹鲨肌肉的粗脂肪,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闽南近海条纹斑竹鲨肌肉的含脂量为1.27%~5.22%,平均值为2.72%(鲜质量),属于低脂肪含量的鱼类.在该种鱼的肌肉中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3.96±3.6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6.04±2.27)%,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4.36±4.13)%,肌肉中脂肪酸以C16、C18、C22三系列脂肪酸为主,其中C22:6(DHA)含量最高,达到19.09%.研究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肌肉脂肪内含有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肌肉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浩海捕鲨     
<正>世界上还有比捕鲨鱼更酷的事儿吗?我想没有!想试试吗?如果你已准备好了一颗勇敢的心,那就跟我来吧:准备一根结实的鱼线和巨型鱼钩,再来上许多大鱼块和一桶新鲜的鱼血(记得要事先偷偷将穿着梭鱼头的鱼钩混在这些鱼块里)。然后,跟随经验丰富的船员驾船驶向鲨鱼的地盘吧!将新鲜的鱼血和鱼块一股脑倒进海里!你需要极度耐心——三五  相似文献   

19.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与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南近海常见鲨鳐类肝油的甾醇组成都极其简单,胆甾醇是唯一的成分.大部分种类肝油的胆甾醇含量变化在0114%~0541%之间.尖头斜齿鲨肝油的胆甾醇含量与个体的发育状况有关.在雄性胚胎、幼鱼和成鱼三者中,胚胎期个体肝油的胆甾醇含量最高;幼鱼胆甾醇含量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成鱼最低.生殖季节,妊娠期雌鱼的肝油胆甾醇含量明显降低;妊娠结束后,肝油胆甾醇含量迅速回升.  相似文献   

20.
克讯 《青年科学》2010,(8):23-23
鲨鱼早在恐龙出现前三亿年前就已经存在地球上,至今已超过四亿年,它们在近一亿年来几乎没有改变。鲨鱼,在古代叫作鲛、鲛鲨、沙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所以号称“海中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