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物精子形态的进化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从低等至高等,从水生至陆生精子形态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生无脊椎动物行体外受精,一般具有典型的顶体;(2)陆生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与本内受精,精子层中逐渐加长,此外还形成了尾部其他细胞骨架器官;(3)其中最 高等声形式为鞭毛逐渐加长、变强,此外还有一个极端即畸形轴丝或无鞭精子的出现,动物精子进化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Jie遗两栖动物新疆北鲵核糖体18S RNA基因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从基因水平揭示北鲵的特征,为进一步探讨了Jie遗动物的发生及其演化的分子机制研制奠定了基础。首次对新疆北鲵核糖体18S RNA基因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3.
后生动物的起源与进化问题一直是动物学、古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上,对其系统发生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主要是基于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胚胎学的证据,然而,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发育生物学的不断进展及其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普遍运用,从遗传基础和发育机理上追踪动物各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后生动物高级分类群(主要为“门”一级)的分子系统发生研究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同时就后生动物系统发生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能量角度对文化进化的决定性因素,以及人类获得了何种既得利益而维持了文化的进化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并建立了文化间比较的标准,为从宏观上探索能量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微观上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基于个体水平上的生存和繁殖的专业化分工程度α(0.5≤α≤1)和市场交易成功率p(0≤p≤1)的不同,在动物性别从无性繁殖进化到雌雄异体的有性繁殖的过程中,出现许多中间过渡状态。在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即α→0.5时形成雌雄同体动物,这时若生存和繁殖产品的市场交易成功率很低(p→0),雌雄异体动物自体受精,而市场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则异体受精。若专业化程度α介于0.5和1之间则动物形成雌雄异体,这时当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动物发生性逆转,交易成功率很低(p→0)时则改变子代的性比例。如果专业化程度很高(α→1),雌雄异体动物在交易成功率很高(p→1)时,发展进化为现存的高等动物,而如果交易成功率很低(p→0),则会以长寿来等待十分稀少的繁殖机会并提高后代的存活率,或者灭绝。作者认为,动物的性别在进化过程中是遵循经济学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性别的进化总有权力的渗透,权力造就了性别的所谓优劣与等级化,因其性别特征差异,一方占据支配地位,另一方屈居从属地位。性别特征究竟是生理结构功能在进化过程中的自然显现,还是社会文化的建构之物?多数男性学者倾向于生物决定论,而女性学者则坚持文化建构论。本文选取玛格丽特·米德、西蒙·德·波伏娃、伊丽莎白·戈尔德·戴维斯与爱德华·O·威尔逊、约翰·莫尼、渡边淳一、皮埃尔·布尔迪厄等作为双方代表性人物,展示其各自的论点、主张及论据,并作为第三方指出性有差别,但无优劣,压迫性的性别等级制与性别无关,与权力的机制相关。在进化的过程中,男女皆展示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及不可或缺的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广西北部湾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和基因序列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广西北部湾5种常见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基因序列特征、遗传变异、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无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基因排列高度保守,特别是其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此外,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均编码在H链上,并存在3个高度保守的基因排列区块,与环节动物和螠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较为相似。cox1、cox2cob等3个基因进化速率最慢、遗传变异水平最低,适合作为星虫动物种属系统进化研究以及不同种间生物条形码构建的分子标记。nad6、nad4、nad5和nad2等4个基因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大于60%),变异位点数量较多,适合作为星虫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星虫动物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均低于1(0.058 2-0.726 6),其中cox1、cox3cob等3个基因的Ka/Ks比值最低(小于0.1),表明在星虫动物线粒体遗传进化过程中,这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承受强烈的自然选择压力和功能束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系统进化树的研究结果表明,星虫动物可分为方格星虫纲和革囊星虫纲两个进化分支,星虫动物与环节动物的进化地位、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广西北部湾特色星虫动物渔业资源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提供分子遗传数据,也为星虫动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多态自检电路进化设计算法适应度评价阶段丢失潜在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适应度评价方法。利用扩展评价将传统算法中随机选择输出位对候选电路进行评价的方法改进为完全评价方法,通过动态选择输出位对电路做出最恰当的评价,防止潜在解的丢失;对于多态电路扩展评价结果采用比较选择选取在多种工作模式下适应度最高的输出位,完成进化电路最优结构配置。外部进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仅需4个测试向量就能检测出组合电路中的所有固定性故障。电路中不需额外的输入/输出信号,通过加法器进位输出位的震荡可以指出错误的存在,同时电路原始输入信号即可作为检测输入信号。与传统进化设计算法相比,进化代数减少了90.6%—91.7%,成功获得最优解时电路使用门个数减少8%—9.7%,具有进化迭代次数少和资源消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水生生物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水中游动,从喷射状进化到纤毛状,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具有不同用途的变体的显著适应性装置。本书汇集了目前的研究范围广泛的水生生物,研究重点是在生物力学、生理学以及在水面或水中的流体力学。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中,由于动物的象征意义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运用起来可使语言生动活泼,令人有奥妙无穷之感,所以常为人们日常交际所喜闻乐用。通过对动物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的分析,可以寻觅词语含义的文化渊源,从中可以窥探出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研究英语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是研究英语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基于进化规划的文化算法,阐述进化规划如何嵌入文化算法以及信念空间用区间约束网的表示.用9个非线性约束优化实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约束数目越多,信念空间对问题的解决所起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武延生 《科技资讯》2012,(32):235-235
人是非特化的动物,通过形成社会,人类获得了很大的进化优势,但男女在社会化程度上存在差异,男人的社会化程度更高。在社会化的基础上,人类形成了发达的语言和思维,社会化还对人类的其它性状(如眼睛、声音)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社会化在人类文明方面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烟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离不开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跳蚤是一种最有趣和迷人的类群体外寄生虫。在这个相对较小的范围中,所有物种属无脊椎寄生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吸血)寄生虫。本书探讨其机能、社会生态学、进化模式以及与宿主寄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深入的案例研究宿主寄生虫系统,揭示跳蚤是如何作为一种模式生物,检测生态分类和进化的假说。  相似文献   

14.
殷学波 《大自然》2011,(2):9-13
众所周知,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大脑中约80%的知识和记忆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令人惊叹的是,在无脊椎动物的多个演化序列中,眼睛各自独立地从头开始演化了几十次之多。可见眼睛在动物身体中的重要地位与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
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可通过优化方法设计控制律引导混沌系统轨道来实现.构造适当的适应度函数,将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维的数值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一种新的组合进化算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该算法利用佳点集方法初始化种群个体以保证其均匀分布在搜索空间中.在迭代过程中,组合不同进化算子以产生若干个新的子代个体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以典型的Hénon混沌系统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解决混沌系统控制与同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在大自然中赢得一席之地,动物世界的芸芸众生都激发了自己的潜能,使出浑身解数。结果,它们一个个都身怀绝技,成了生存斗争中的强者。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中,除了我们人类,还生活着其他许多形形色色的动物,在历经了千百万年漫长岁月的进化后,它们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其貌不扬的螳螂能在1/20秒的瞬间判断出飞掠而过的昆虫的速度、距离,并一下子将其捕获;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对同一动物词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对同一动物词会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也是如此。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含义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之处。对汉语和英语中的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有四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20.
习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英语中有大量含有动物形象的习语,他们和英语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经济生活、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密切相关,因此更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中的文化因素。这些动物习语有的意思明显直露,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处理。本文从来源出处简单介绍了动物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