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极高环境温度下单级空调制冷系统运行中存在着的诸如压缩机的压缩比大,换热器热负荷大,性能系数小以及经济性差问题,采用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和一组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制冷系统对单级制冷系统进行改进,使压缩机制气温度降低了10℃(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 却)或20℃(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符合排气温度的要求,同时性能系数提高了15%,因而使压缩机功耗降低,达到了提高单位工质的制冷量并使性能系数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除湿机中采用新型模糊控制方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模糊控制的优点,提出了除湿机的一种分段组合模糊控制的新方案,新方案采用传统定速开停控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分段组合模糊控制,在湿度偏差大时,使除湿机以高频定速除湿;当温度在设定值附近时,采用模糊控制,用该方案与安全模糊控制和传统定速开停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控制方案既提高了除湿速度,也保证了房间相对温度的稳定性,并且在能耗方面达到了与安全模糊控相近的节能效果,说明该方案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马杰 《科学世界》2005,(9):47-47
能源消耗增长意味着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为了降低办公室和家庭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日本环境省针对全球变暖问题正在进行名为COOL BIZ的宣传活动。旨在提倡节约用于制冷的能耗,但又能凉爽度过夏天的生活方式。如果不穿西服,不系领带,可以使身体感觉温度下降2℃,因此,把房间空调的设定温度调高就可以节能,而且能削减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这个宣传活动的背景是因为近几年写字楼或家庭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空调列车运行期间,车厢外部热环境参数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导致车厢围护结构传入热量的波动.以T97次和T98次空调列车为例,通过计算一个设计日内车厢各朝向围护结构对外界温度波的衰减和延迟,得到列车运行期间各朝向围护结构传热量的波动规律,为今后列车车厢内热舒适性研究及列车空调机组实时运行调节提供了参考.图7,表2,参8.  相似文献   

5.
针对实际间歇空调运行情况的体现,依托某实际空调房间,基于人体进入空调房间之前热经历以及空调环境变化的随机测试工况,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皮肤温度等生理参数和室内环境参数的测试以及人体热感觉和空调关闭意向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空调环境中处于静坐状态人体的生理热反应及其与空调关闭行为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四肢和颈部几乎暴露于环境的条件下,空调环境中人体脚底皮肤温度变化明显,并对人体热感觉产生重要影响,伴随脚底皮肤温度的降低,人体热感觉从热中性开始,之后以"阶梯降"的形式逐步降低.同时,尽管空调关闭时的人体热感觉存在差异,但从统计角度分析,决定空调关闭动作产生的关键因素仍是脚底皮肤温度.脚底皮肤温度又最终由人体的环境暴露状况(热环境经历和当前所处环境)所决定,空调环境温度越低,人体对空调环境的热不可接受度越高,空调关闭的动作越容易发生.与脚底相对照,颈部、胸部、手背、大腿和前臂的皮肤温度对人体热感觉和空调关闭行为不产生统计上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露点送风方案的两种特殊空气处理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舒适性空调设计采用露点送风的方案,对房间计算送风量不满足房间换气次数要求和房间热湿比线与90%相对湿度线无交点的2种情况,进行了空气处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了这2种情况可能的空气处理过程,并分析了各种空气处理过程房间温、湿度参数的变化及可能的室内空气终状态,指出了各种空气处理过程,在保证房间对温度的要求的情况下,影响房间湿度的主要因素,图5,参7.  相似文献   

7.
根据循证设计的理论,对案例建筑中不同行为主体的空调使用行为进行实测调研并分析,总结出不同运行阶段的典型空调运行模式,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对全年空调运行序列进行模拟,并以年平均空调开启时长作为校核参数,对比不同类型房间在供冷和供热工况下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误差水平不高于5.5%,验证了全年空调运行序列生成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将模拟所得空调全年运行序列用于建筑能耗模拟的过程中,有助于建立基于实际建筑运行特征的建筑节能和室内热环境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MATLAB除了强大的计算功能外,它提供的工具箱可在众多领域内进行设计分析和动态系统仿真.为了提高空调系统设计效率和精度,通过实例,运用MATLAB的计算功能、神经网络工具箱、SIMULINK软件包等,在空调系统中进行设计计算、湿空气参数神经网络模型、空调全年运行工况转换和空调房间热特性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MATLAB/SIMULINK在空调系统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HZK空调机组的特点及其冬季运行的环境特点,分析了空调机组一旦停止对其供暖,而空调机组的送风机仍在工作(只要1~2min),室外低于-30℃的冷空气就可以将加热器冻坏的原因,并提出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两转子相互错开180°的双转子空调压缩机.以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马丁-侯方程为依据,顾及双转子与单转子不同的特点,并考虑了工质和润滑剂的泄漏、气缸壁和转子间的热交换、气阀的运动规律等因素,建立了双转子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编制了以模型为依据的仿真计算机程序.通过对样机的基本性能指标测试分析,取得了与仿真值相一致的结果.还对双转子压缩机的动力性能作了研究,给出了其能量不均匀度值与单转子压缩机值的大小比较.这种空调用双转子压缩机比单转子压缩机有很大的优点,如:负载均匀、振动小、单机制冷量大等,因此,该双转子压缩机特别适用于变频调速的空调器.研究结果对设计及制造空调压缩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室内温度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个性化室内温度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FUZZY控制规则自动生成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它考虑到室外温度、房间结构、湿度、室内家具摆设等因素对室内环境的影响,通过自组织、自学习、自进化营造一种舒适的“个性化”生活空间,该系统可作为一般空调或中央空调设备的个性化附件,其作用是以个体的感受为目标的智能模糊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晒不热”建筑涂料的节能实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价格低廉的低吸收率、高发射率碱土金属碳酸盐材料作为涂料填料,制备了"晒不热"建筑涂料.于海南的试验结果表明,彩钢瓦楞板屋顶涂刷该涂料后,其日间曝晒下室内温度比未涂者可低10℃,比涂市售同类涂料者可低2℃;空调设置温度为24℃时,涂该涂料的房间1昼夜比未涂者可节电1.72kWh,比涂市售同类涂料者可节电0.81kWh;空调设置温度为26℃及以上时,涂该涂料的房间比未涂者节电率大于40%,比涂市售同类涂料者节电率高15.6~2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小型冷库能耗高、温度波动大的问题,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上、下位机程序设计和制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小型冷库制冷系统制冷量与压缩机输入功率随着压缩机频率的升高而增大,而系统性能系数COP随着压缩机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但仍高于3.7,表明采用PLC自动控制运行的小型冷库具有较好的节能特性.采用PLC自动控制策略的小型冷库温度波动±0.3℃,且能够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混合通风建筑内人员的空调使用行为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对夏热冬冷地区以老年人为主的住宅空调系统及室内环境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监测,收集了气象参数、空调使用率、开启时间、室内的设定温度等数据. 分析表明:夏季和冬季在客厅、餐厅以及主卧开启空调的时间均有所不同. 在夏季,客厅与餐厅的设定温度较为集中,主要为26~28 ℃,主卧的室内设定温度主要为25~29 ℃,三者设定温度的峰值均在27.5 ℃左右;在冬季,各房间的室内设定温度相差不大,频率最高的温度为20.5 ℃. 夏季住宅内老年人日间室外耐受温度约为31 ℃,夜间约为26 ℃;而冬季住宅内老年人日间室外耐受温度约为12 ℃,夜间耐受温度约为8 ℃. 同时建立了空调开启率与环境温度之间的逻辑回归模型、空调开启时间以及室内温度正态分布模型,为研究混合通风住宅建筑空调使用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热气旁通除霜与逆循环除霜性能对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制冷量为55kW的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上,比较了热气旁通除霜和逆循环除霜的性能.结果表明:逆循环除霜的能量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以及从房间和循环水中吸收的热量,除霜时间为94s,但房间温度存在剧烈波动,舒适性较差;热气旁通除霜的能量只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而且制冷荆流过分液器和分液毛细管的能量损失较大,除霜时间比逆循环除霜方式多178s,但不会从循环水和房间吸热,舒适性较好;在热气旁通除霜方式的融霜阶段,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一直在0℃左右,导致排气温度和过热度不断降低,可能会危及压缩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姜莎  刘颖  姜昆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34(3):289-292,297
对一台热泵型空调器添加一种新型极化冷冻油添加剂(PROA),进行了为期40天的标准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跟踪.实验结果表明,与添加PROA之前相比,压缩机的吸气、排气温度等一些参数明显下降;PROA加入后的运行期间,压缩机吸气、排气温度变化不大,波动仅1.5℃左右,吸气、排气压力和室内、外出风温度也都变化不大,且对压缩机等核心部件还未见有何负面作用.说明了添加PROA对空调系统的影响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7.
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热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负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统计数据研究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人群范围和一定热舒适性温度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几乎不影响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发现在人体热舒适性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将更多地影响空调系统负荷,空调系统的节能和保证舒适的热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相对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R134a和R407c两种制冷剂对热泵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对热泵空调系统分别充注以上两种制冷剂,在焓差实验室分别测试它们在蒸发温度(-25~15℃)、冷凝温度(30~70℃)下的排气温度、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和COP。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蒸发温度对制冷量和制热量的影响大,冷凝温度对压缩机输入功率影响大;空调冬季供热时,R407c的平均COP比R134a高27.6%;空调夏季制冷时,R134a的平均COP比R407c高4.3%。因此,空调系统在低温环境运行时应选择R407c,而空调系统在高温环境运行时则选择R134a。  相似文献   

19.
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会明显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贮藏过程,确保稳定的运输温度是提高冷藏运输猕猴桃的关键。将猕猴桃在2℃(0℃),2℃(1.5℃),2℃(3℃)不同温度波动下冷藏运输24 h后,分别放在0℃、3℃和20℃下进行贮藏,探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变化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的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丙二醛含量(MDA)、Vc含量等指标,得到了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规律。经过16 d的连续测量发现,在贮藏温度为0℃时,温度波动为3℃的猕猴桃硬度变化是温度波动为0℃的1.94倍,是温度波动为1.5℃的1.27倍。温度波动加剧了猕猴桃品质的衰变,温度波动越大,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大;贮藏温度也对其有一定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猕猴桃越易衰老,同时温度波动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也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常规空调系统一般以冷凝除湿为主,之后需要再热才能满足送风温度要求,即浪费了冷量又消耗了再热的热量。为降低空调系统再热负荷,提出了双冷源空调机组。双冷源空调机组是在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设置两个或多个表冷器,各表冷器可根据其功能采用低温冷源(如供回水7/12℃)和高温冷源(如供回水14/19℃)。为研究双冷源空调机组性能,试制了一种双冷源组合式空调机组,采用两组表冷器并联的形式组装。实验研究了高温表冷器的供冷能力、全热交换效率和除湿效率等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其供冷性能和节能性。结果表明,高温表冷器单独运行时,理想制冷效率显著提高,节能效果明显,送风温差可以满足室内要求,但除湿能力不足。两组表冷器联合运行通过合理设置表冷器的送风占比,完全可以满足空调系统送风要求,节约再热能量,达到节能的效果。在双冷源空调机组运行过程中,高温表冷器承担的负荷部分越大,系统的能效比EER就越大,节能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