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产生的以人物、事件、会议等具体对象为表现形式的精神形态。毛泽东是党的创建工作的主要发起者、推动者,自然而然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主要创立者与践行者,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作出了探索性贡献。《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对伟大建党精神阐释的标志性贡献。“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对伟大建党精神弘扬的前瞻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建党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邓小平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在他领导百色起义时期,邓小平就为丰富毛泽东建党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一、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坚持“灌输”原则在毛泽东建党思想初步形成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解决了农民成份占多数、而且是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分散的游击战争条件下为何建设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的问题.邓小平在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就把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运用于民族边远地区和根据地的建党实践.形成了既不等同于党的“六大”的建党路线,又不完全等同于毛泽东、陈毅等红四军建党经验的新的建党模式.这在当时来说,是个独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以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党在共产主义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建党学说,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显著特点。毛泽东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着重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无产阶级人数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重大发展,认真研究毛泽东着重于思想上建党的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自己学习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他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突出、首要地位;他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党的思想建设建立在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上;他注意到发挥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的整体功能的作用,发展了毛泽东建党思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的安源工人运动中生成的安源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运动中构建的革命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最初呈现、模范呈现、独特呈现以及早期传承过程中的一个枢纽呈现,堪称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代表性呈现,理应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在中国工人运动革命领域中的“精神代表”。  相似文献   

7.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及中国革命环境的历史特殊性;十六届四中全会重提从思想上建党,是考虑了当代现实国情的;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完善党的建设,为此就必须面临并重新考虑从思想上建党的现实国情;市场经济、传统“官本位”意识及党的教育宣传活动不足是党的思想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反对腐败提倡廉政的理论,是毛泽东建党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推动中国革命胜利向前发展,均起过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9.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对于我们党加强执政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作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建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中一个重要内容。在长期的命革斗争实践中,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不断总结党风建设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党风的建设问题。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把党的作风概括为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和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是党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党的群众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通过军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地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确保了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通过积极的群众工作,确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这些工作,都是在几乎全是农村的环境中进行的,都是在成份极为复杂的部队官兵和几乎全是农民的群众中开展的,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及群众观点的中国化,既满足了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又具有长久的历史开篇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制定经过了从没收地主土地、不分田给地主到没收地主土地、分田给地主再到不没收地主土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过程。,而且,在八年抗战中,中共一边坚决实施该土地政策,一边不断完善它,纠正实施中发生的偏差,终使该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工作是克服一切困难,因时因地制宜开展起来的,紧密结合革命斗争实际,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是中国共产党教育群众的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4.
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歌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江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右江军民通过音乐手段来推广革命道理,创作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红色歌谣.他们用流行的革命歌曲、民歌、民谣等形式在圩场、会议、学校通过教唱、对歌、演唱、传唱的方式控拆黑暗社会、发动民众,讴歌农民运动及战斗生活,赞美苏维埃建设,表达了右江民众热爱党、热爱红军和积极参加革命的朴素情感,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和文化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防止和反对宗派分裂活动,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同"左派共产主义者"、"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宗派活动和分裂错误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出色地保证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且,为预防和消除"寡头政治"带来的分裂危险设计了"集体领导"、"改组工农检察院"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制度设计对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和民主政治理论。新中国建立后,党对民主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党内民主建设紧紧围绕着国家政权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建设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不断地从理论、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完善和发展党内民主。总结90多年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进路,对于新时期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去世后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三民主义的忠实执行者、三大政策的坚定捍卫者。十年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虽然不再承认三民主义的革命意义,但在实践上仍然继续着三民主义的革命原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展了革命的三民主义,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正式提出,到明确为党的根本宗旨是在1939年到1945年。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思想理论来源。从根本上说,这一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另一重要的思想理论来源。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也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同样具有非常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领导的湘赣边界党,对于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从如何在军队中发挥先进性作用、对地方党加以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为工农群众谋取根本利益等方面,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