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10月24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协同学的奠基人、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哈肯博士被聘为我校名誉教授。校长张岂之教授亲自颁发了聘书。非平衡统计理论研究室主任张纪岳教授介绍了哈肯教授的科学成就。哈肯教授对统计物理、固体物理、激光和非线性光学、等离子体物理等都做出了许多贡  相似文献   

2.
1987年国际系统动力学会议于今年6月9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同时,会议收到的各国学者的64篇论文也在我院汇篇成论文集。现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6篇在本刊发表,本期刊登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我国著名社会经济学家马洪教授的开幕词;国际系统动力学创始人、美国MIT教授Jay.W.Forrester的“系统动力学在城市与区域发展分析上的应用”;国际系统动力学协会政策委员会委员、全国系统动力学学术委员会筹委会主任、本院王其藩教授的“系统动力学的哲学观和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第四届全国溶液化学、化学热力学、热化学、热分析学术论文报告会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十日至十三日在沈阳召开,辽宁大学接受中国化学会的委托,负责这次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西藏、新疆、内蒙及全国各自市的科研、高校和其它系统的代表309人,列席代表近30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7人,博士生和硕士生45人在会上报告331篇论文,其中溶液化学方面54篇、化学热力学方面70篇、热化学方面54篇,热分析方面153篇。在全体代表大会上报告四篇论文:清华大学李以圭教授的“溶液理论在液—液萃取方面的应用”,中国化学会理事、辽宁大学刘祁涛教授的“研究复杂固体表面酸性的热化学方法”,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刘振海副研究员的“高聚物热分析研究进展”,浙江大学韩世钧教授的“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十月上旬,物理系举办协同学讲习班。西德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协同学学说创始人H.哈肯教授应我校江仁寿教授的邀请,前来讲学。讲习班十月七日开课,十月十七日结束,为期十天。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贵州、兰州、西安等地几十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学者参加了这次讲习班。讲习班举办期间,哈肯教授共为学员开课十讲,系统地讲述了协同学的科学思想和基本理论,以及协同学应用的领域和未来广阔前景,介绍了他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和学员们一起进行了讨论。协同学全名“协同作用学”,是哈肯教授在对非平衡统计物理中远离平衡系统和非物理学系统合作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工业管理等各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第10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于1992年7月19日至24日在西班牙举行,我校章在墉、范立础教授出席了该会。会议代表共约1500人,我国代表(包括台湾省)共39人。会议录用论文共1484篇,其中我国(包括台湾省)87篇。章在墉教授提交的论文“强震地面运动持续时间小区划的概率基础研究”和范立础教授提交的论文“大跨斜拉桥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分别在会上进行了宣读。通过参加会议,在以下一些方面有些新的发展: 1.隔震。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材料强度的提高已经有了足够的研究,目前世界上一  相似文献   

6.
书刊简介     
物理系统离开平衡之后。可能走向“有序”和“组织”,也可能陷入“混沌”(Chaos)状态。这是当前统计物理学的前沿之一,对于化学、生物学也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有许多规律尚待探索;而其主要的概念也迅速应用于各个领域。本书在介绍混沌的主要概念之后,把它应用到量子光学、电子物理、激光物理的广阔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7.
以一类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充液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描述充液系统耦合晃动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深入研究了耦合系统在非内共振和内共振情况下的晃动规律,得到了以干扰力幅值为分岔参数.的分岔图及特性曲线.对比分析表明耦合系统在内共振时通向混沌的道路发生改变,出现“混沌同步性”这一新现象,充分说明在工程研究中,非线性因素以及由非线性因素弓1起的内共振现象给系统动力学带来本质变化,结果对其进一步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半导体环形激光器的电学双稳态行为的动力学模型,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其稳定性和分岔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环形激光器中泵浦参数的变化可导致霍普夫分岔,产生极限环以至混沌等复杂的非线性运动.同时,计算了背散射参数变化对环形激光器工作分区的影响,计算表明在不同的工作区中环形激光器将呈现不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包括分岔和混沌.从物理角度对引发这些复杂的非线性运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和他人论文中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第七届中日机械技术史和机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综述.来自中日的51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4篇,其中机械技术史方面的论文26篇,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方面的论文28篇.机械技术史方面的论文包括中日古代机械技术及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研究,中日古代机械制造及加工工艺的研究,机械史教育的研究,工程图学史方面的研究.机械设计理论与应用方面的论文包括机械设计、机械零件、机械原理、可视化等方面的内容.在全体会议上,会议名誉主席、日本关西大学名誉教授下间頼一代表日方做题为“东西方文明及其技术文化史的展望”的主题报告,北京科技大学孙淑云教授代表中方做题为“中国古代镀锡和焊接样品的界面特征研究”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
闻邦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动力学与工程机械专家,国际转子动力学委员会委员,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他系统地、创造性地发展了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学”,研究了机械动力学、机械故障振动诊断、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理论与应用、工程机械理论等问题.在国内外发表了160多篇论文和6部著作,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他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的“惯性共振筛”和“偏转式大型冷矿振动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他从事教学和科研近40年,指导硕士生30名,博士生14名,共获国际奖两项,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8项,国家专利6项.  相似文献   

11.
非高斯非平稳噪声背景下杜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非高斯非平稳噪声背景下非线性系统在微弱周期信号摄动下的混沌动力学行为,仿真过程证明被噪声污染的微弱周期信号使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变化很小;非高斯非平稳噪声对周期运动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了微弱周期信号和非高斯非平稳噪声信号联合摄动下的混沌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委托,西北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二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学术报告会于2000年9月24日至2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应邀出席会议的代表中包括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40多位博士生导师、若干位杰出的年轻化学家以及《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等杂志编辑部的负责人。 报告会交流了1996年福州会议以来我国物理无机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展望了21世纪物理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北京大学徐光宪教授以“21世纪化学的前瞻与分子片周期律”为题作了开幕式报告。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物理无机化学进展与前瞻》(史启桢、韩石书教授等主编)一书收入了会议的49篇论文,内容涉及理论无机化学、结构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反应热力学、无机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等。该书成为20世纪末我国物理无机化学学科发展水平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高峰  高慧  金鑫  张恒 《科技信息》2012,(6):118-118
本文介绍了不确定参数概率统计方法和非概率统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对随机线性参数系统振动控制,非线性随机参数系统混沌控制、混沌同步等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介绍了非概率统计的两种方法:非概率集合理论凸方法和模糊集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控制混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综述了近年来在控制混沌这一非线性动力学新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控制混沌的目标、意义及研究概况;阐述了控制混沌的几类主要方案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案包括输送控制、镇定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各类方案的现状,并展望了控制混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的非线性动力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推广,从非线性动力学,特别是混沌动力学的角度,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深层过程和特征,对所提出的“创造性思维中可能性构成空间理论”模型给出了符合混沌动力学原理的论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是复杂的混沌动力学系统的演化过程”的新的学术观点,从而为创造性思维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湍流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大系统,精细地研究其奇异吸引子的几何结构和动力学行为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必须进行统计研究。湍流具有结构这一发现并不否定统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混沌动力学为在更高层次上发展湍流统计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功率平衡理论,将谐波分析法建立在每一谐波成分要遵守复功率守恒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电路中的能量变化来研究动态电路的非线性振荡特性,这是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文中对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阐述了基波平衡分析法和主谐波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情况,说明了周期解必然是单基频振荡,指出非单基频振荡是产生混沌的必要条件而双主谐波振荡揭示了混沌的内在本质属性;文中还就功率平衡理论在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2004年5月在中国重庆市后勤工程学院召开了主题为“小波分析及其应用与活化媒体技术国际计算机专业会议”,会议收到了来自全世界递交的280篇论文。经专家审阅之后,从中选出160篇论文编撰成会议录,本书是会议录的第一卷。本次会议有6个杰出研究人员的特邀演讲,分别是英国剑桥大学的J.Daug.man教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的B.Torresani教授,日本前桥技术学院的N.Zhong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Yen教授以及印度统计研究所的S.K.Pal教授。  相似文献   

19.
徐又一是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徐又一从事高分子物理研究近40年来,坚持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在高分子分离膜材料与膜分离技术、高分子光电材料等方面,破解了一个个神奇的“密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期间徐又一共发表论文213篇;主编或参编《膜分离技术及其应用》、《高分子膜材料》等著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国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功能膜材料研究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第三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于1997年9月22日至26日在我校举行。来自全国63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40多名代表汇聚古城西安,交流了第二届会议以来特别是近一两年的研究成果。会议收到论文共341篇,其中以发展新材料为背景的“功能配合物化学”246篇,研究生命过程的“生物无机化学”35篇,国际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化学前沿之一“超分子化学”30篇。论文总数的85%左右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我校提供了10篇论文,3人在会议上做了报告,宋纪蓉与其他单位的6位代表获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学科组主任韩万书教授和我校王忠民校长在会议开幕式上讲了话。徐光宪教授指出,配位化学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得到全面而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