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低温工质双相流加速压降与摩阻压降的问题。用均相流模型进行了分析,另外采用Steiner对液氮的压降试验结果,设法分解出加速压降和摩阻压降两部分,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给出了热流密度、压力、质量流速、干度诸因素对压降比的影响,以及均相流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先导回路为G型π桥液阻网络的减压阀新结构,对该阀的出口压力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该阀先导回路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该阀的压力流量特性根据先导回路液阻参数的不同设计,可以呈现3种形式:(1)减压阀出口压力随减压阀口流量增加而下降;(2)减压阀出口压力保持恒值,不随减压阀。流量的增减而变化;(3)减压阀出。压力随减压阀。流量增加反而上升.而普通先导式减压阀只具有一种特性,即随着流量的增加,其出口压力下降.图4,表1,参4  相似文献   

3.
基于上升单相流与两相流压降理论,分析真空预压地基竖向排水体内流体的压降规律,再根据真空预压地基排水体中流体真空度的现场试验,得到以下结论:真空预压地基内流体的压强沿流体运动方向逐渐减小;真空预压期间只有地下水相对压强为0的压力面(零压力面)以上的流体才有真空度,零压力面以下地基土体中只存在孔隙压力下降,流体不存在真空度;孔隙压力降低与流体真空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真空预压地基竖向排水体内流体的总压降主要包含重力压降和摩阻压降,重力压降是流体在竖直方向的固有压降;抽真空期间竖向排水体内零压力面的降低深度是真空预压强度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4.
在两相流动阻力计算中至今还是广泛使用均相模型和分相模型法.在这两种模型中,将两相流动摩阻压降归结为单相流体摩阻压降与相应的两相摩擦因子的乘积,从不同来源得到了两组公式,能够反映不同流态下水力摩阻系数λ。两组公式在全部雷诺数Re范围内的良好吻合,证明在用两相流的均相和分相模型计算摩阻压降时,选用其中任一组公式均可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用于测试和验证路由协议的网络模型框架.将框架划分为命令、模型和仿真3个子系统,并采用各种设计模式描述各子系统内类之间的关系,提取出框架的基本模型结构.研究表明,用模式描述设计结构,增强了模块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6.
高土石坝施工计算机一体化仿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系统仿真方法对土石坝施工中的两个子系统,即运输上坝子系统和坝面填筑子系统的施工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分析了各自的运行特点,阐明内在联系,提出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仿真,拓展了循环网络模型的概念,精减了现有循环网络模型中的职能节点和控制节点,并增设了一种新的综合节点,实现了面向资源的施工系统仿真建模.编制了仿真软件,并在某高土石坝施工设计中得到应用,仿真成果验证了该建模的有效性及仿真方法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储层渗透率非常低,采用常规压力恢复测试方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径向流阶段,而微注入压降测试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拟径向流阶段,可以快速有效评价储层参数。基于微注入压降测试基本原理和测试流程,将微注入压降测试分为两个阶段开展分析:裂缝闭合前分析和裂缝闭合后分析。结合PY-1井微注入压降测试数据开展实例分析,裂缝闭合前分析评价了页岩储层滤失类型;裂缝闭合后阶段评价了原始储层压力及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微注入压降测试解释储层原始压力与现场静压测试结果一致,结果表明解释结果可靠,为快速评价页岩气储层参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准确地预测注蒸汽井井筒内蒸汽的压力、温度和干度等参数的变化,对注蒸汽热力采油来说非常重要。根据传热学和两相流原理,建立了井筒注蒸汽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选择了四种方法来计算摩阻压降,并与现场测得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分离模型的Friedel方法和流型模型的BB方法均能得出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旋风分离器压降计算模型在准确性和实用性上的不足,为更好地指导旋风分离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其压降进行了预测。选取了影响压降的7个几何参数,采用深度学习中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对旋风分离器压降数据进行预测,并利用改进的狼群算法(improved grey wolf optimizer,IGWO)对DBN模型的初始化权重和偏置参数进行寻优,构建IGWO-DBN组合模型,同时与几种传统计算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IGWO-DBN模型在计算精度上优于Shepherd-Lapple模型、Casal模型等传统计算模型,并优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等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效率大幅提升,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可用于旋风分离器压降参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垂直管不同粘度油气水三相流压降变化规律以及建立新的三相流压降预测计算方法,依托于中石油气举试验基地多相流试验室,对垂直上升管道中不同粘度油相下的油气水三相流动进行模拟。在固定油水比条件下,通过调整不同油相粘度、气液比、气液流量等参数进行油气水三相流试验,研究油相粘度对油气水三相管流压降变化影响规律。利用CFD软件参考试验工况模拟油气水三相流动,确定在不同粘度条件下气液两相分布情况,通过CFD软件模拟确定油水两相在充分混合后可视为单一非牛顿流体混合相。基于CFD模型结果,将三相流看作油水混合相与气相的两相流动,考虑粘度对摩阻系数的影响,根据非牛顿流体剪切特性建立了新的摩阻系数计算方法,基于M-B模型重新建立了新的压力计算方法。对比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发现压降计算模型误差范围在15%内,满足工程实际需求,说明压降模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降雨条件下的单裂隙非饱和渗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明确单裂隙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基本规律对整个裂隙岩体渗流的作用,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单裂隙渗流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隙宽、不同饱和水位、不同降雨强度下的一系列渗流实验,建立了裂隙隙宽与负压、饱和度与负压、裂隙隙宽与饱和度以及负压与非饱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实验关系,给出了各参数间的非线性函数式,这些关系式的确立丰富了裂隙渗流理论,为探明实际工程中裂隙岩体非饱和区的渗透荷载分布特征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飞行模拟器视景系统的设计与总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成飞行模拟视景系统中各子系统的集成并完成总体调试,实现飞行模拟器的视景系统。采用串行、并行和网络通信方法将各子系统集成为复杂系统。消除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干扰;解决复杂系统中的同步与协调问题;对信号进行滤波和平滑;消除网络阻塞。实现了目标投影系统和天地景投影系统的各种功能,使视景系统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获得了满意的飞行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deal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 two-dimensional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olumn leaching and confirmed the important simulation parameters through experiment. The unsaturated state of the variably saturated flow column and the solute transport of copper ions were studied during leaching. The fluid flow problem was handled using the Richards equation on the premise of an ambient pressure column air, where the van Genuchten formulas were applied to define the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of pressure head with the retention and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The ore column permeability test gave a vari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hich was analyzed in the model. In the solute transport problem, the copper ion concentration was solved using the advection-diffusion-reaction equation whose reaction term was determined by the joint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copper leaching rate and the shrinking core model. Particle- and column-scale leach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of copper extraction in both processes. This fluid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coupled model was determined throug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COMSOL Multiphysics.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按照磁头记录时所应满足的3个基本原则,确定了磁头的基本参数,在分析了高速复制用记录磁头的使用条件和要求之后,提出了高速复制用记录磁头所应有的磁路结构,研究制作的磁头性能符合使用要求,达到了国外同类磁的参数指标,文章最后讨论了磁芯材料性能和其它参数的变化对磁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水力压裂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破坏了单个线性裂缝的流动特性,给油井的动态预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研究多翼裂缝垂直井的瞬态压力特征,基于源函数理论和叠加原理将地层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利用离散坐标法建立了瞬态压力分析的半解析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及Stehfest反演算法绘制了油藏中各流动阶段的识别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裂缝数量、裂缝长度、裂缝角度、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导流能力等参数对复杂裂缝网络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翼裂缝垂直井的地层流动共经历了4个阶段,其中,裂缝数量及长度对地层内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裂缝分布形式对地层内双线性流及地层线性流影响较大且复杂;裂缝导流能力对地层内的双线性流动影响较为明显;裂缝断裂角度对地层内各流动阶段的动态压力特性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圆管连续气力输送湿喷混凝土的流动形态——停滞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流动参数、压力损失、气源参数和压气机出口压力与输送距离的关系的计算公式,以供分析流动状态和选择计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物流仿真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开发了唐钢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物流仿真系统。该系统分为调度、炼钢、精炼、连铸、加热炉、连轧六个子系统,其中调度子系统负责仿真参数的初始化、计划的编制、实时调整等;其他子系统负责工序仿真、参数产生以及故障模拟生成等。所编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生产流程,实现了整个生产线的合理衔接匹配;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计划的制定和实时调整,并实现了对常见故障及时、灵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以多缸柴油机的冷却水腔为研究对象,使用Fluent软件对直列3、4、5、6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流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冷却水套进出水口在曲轴同一端的直列柴油机,从距离入口最近的缸到远离入口的最后一缸,各缸水套间通道压力逐渐降低,各缸缸盖进口和出口压力逐渐增加,各缸缸盖的流量逐渐降低.在相同入口流量条件下,随着发动机气缸数增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压差逐渐降低,整个冷却水套的流动阻力减小,各缸缸盖进出口压差的平均值逐渐减小,发动机各缸盖中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的差值增加,发动机各缸缸盖流量的不均匀度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现有各种毛细管仿真模型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新型简化模型——两相区关联模型.该模型针对壅塞两相区各参数间的相关性,建立了无量纲长度与两相区进出口压力间的人工神经网络辨析关系.而且基于等焓假设推导出两相区进出口压力相同的非壅塞态与壅塞态流量关系式.从而获得了快捷而且紧凑的仿真流程.在样本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仿真结果,R12和R22壅塞状态下的误差绝对值分别控制在2.14%和2.46%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水力效率和扬程,选取比转速为30的某一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以离心泵的扬程和水力效率最大值作为优化目标,采用离心泵基本方程与Plackeet-Burman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参数筛选,最终选取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出口安放角、叶片包角和叶片出口宽度作为优化变量.在优化过程中,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安排了30组试验,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拟合出优化目标与变量之间的近似模型,并运用基于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寻优.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扬程基本没有变化,水力效率提高了5.82%,消除了流量-扬程曲线的驼峰现象,使离心泵的运行更加稳定;优化后叶轮流道内的压力梯度减小,漩涡的发生区域及大小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叶轮流道内湍流区域分布均匀,叶片做功能力增强,水力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