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综合体分时租赁小汽车对出行方式转移行为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综合体机动化出行的综合出行成本为切入点,采用情景分析法,构建多元Logit模型,研究私家车、出租车、分时租赁小汽车、公共交通方式成本变化对出行行为的影响。分析得出,随着出行方式由"私有化"转向"公共化",由私家车到出租车到分时租赁小汽车到公共交通,出行者对车外时间的敏感度逐渐高于车内时间。随着分时租赁小汽车布点加密、车外时间缩短,由其替代私家车、公交等其他方式出行的意愿显著,但并不能降低"小汽车"出行比例。当同时采取公共交通车内时间缩短、分时租赁车外时间缩短、分时租赁收费上涨三个措施时,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分时租赁小汽车出行比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在此基础上如果同时缩短公共交通车外时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才有可能实现回升。综合体发展分时租赁小汽车的同时,应仍然秉持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考虑出行环境不确定性和出行者有限理性的特点,应用行为经济学中的前景理论分析出行决策行为,引入拥堵收费和票价折扣作为变量,建立改进的出行决策模型。将出行方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两类,引入政府参与管理因素,探讨不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干预下出行者的决策行为,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政策标准对出行决策行为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同时引进拥堵收费和票价折扣政策,拥堵收费超过22元时,出行者的决策结果发生改变。合理设置拥堵收费和票价折扣标准可以促进更多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相似文献   

3.
西宁市交通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西宁市总体规划的道路流量模拟数据与国内同等规模、形态城市在居民出行的频数、目的、时间分布、方式结构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西宁市作为带状城市流量流向集中、供需矛盾突出的交通特点,得出高原环境下居民出行依赖机动化的结论,进一步对城市交通的发展做出了预测:出行距离增长、目的多样化、出行方式向私人机动车转化。在西宁市的道路建设、公共交通发展和车辆拥有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响应需求运输与优化奥运交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应需求运输(DemandResponsiveTransport,DRT) ,又称“门到门”运输 ,是一种先进的公共运输模式 ,在货物快递和现代物流领域中正被关注、研究和引入应用。但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模式 ,至今它的研究和应用仍极为有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响应需求的旅客运输。DRT的显著特点是公交车辆的运营时间、路径由DRT的出行调度中心(TravelDispatchCenter,TDC)根据乘客预定的需求来优化决定 ,利用它乘客可以实现“门到门”出行。这种模式没有固定的运营路线或没有固定的运营时间 ,故也称…  相似文献   

5.
北京-郑州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研究运输通道内客流变化规律,结合北京郑州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运用简单抽样方法确定样本抽样率和样本容量,对通道内不同运输方式旅客出行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出行旅客中企管人员最多;月收入小于1 000元的旅客主要选择公路出行,高于2 000元的旅客主要选择民航出行,介于二者之间的旅客多选择铁路出行;旅客多以出差、经商和探亲为出行目的;在小于300 km的出行距离内,公路占绝对优势;在300~1 500 km内,铁路优势明显;服务属性中,旅客最为关心的是安全,最不满意的是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下让出行者使用公共交通获得的出行收益最高,以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合作博弈的方法,以出行距离为依据对出行者进行划分,对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构建博弈模型寻求Nash均衡点,以预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分担比例,优化公共交通出行结构。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1.34%的中、短距离出行居民选择常规公交出行;53.18%的长距离出行居民选择常规公交出行是太原市最佳公共交通出行结构比例。所构建的模型能够结合研究区域分析常规公交和地铁的Nash均衡点,并给出合理的最优公共交通出行结构,为有关公交优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科学分析和评价城市公共交通走廊的客流流动规律,研究了走廊内乘客对于出发时刻及交通方式选择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动态客流分析模型.模型主要由乘客出发时刻和交通方式选择组合动态均衡分配模型,以及乘客出行负效用模型两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启发式算法求解该模型;并以上海市的跨江公共交通走廊为案例,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城市公共交通走廊内客流的时空分布情况,以及行程时间、拥挤度及出行费用等因素对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所提出的模型可为城市公交走廊内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合理搭配、运输组织模式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梁泉  翁剑成  胡娟娟  韩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8):11921-11931
公共交通是保障城市交通顺畅绿色运行的重要支撑,准确把握公共交通出行行为特征和需求是关键。从公共交通出行行为特征挖掘和行为预测两方面,解析了以往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平台数据和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多源数据为公共交通出行特征精细化挖掘和行为精准化预测带来的机遇,并从数据关联分析和计算效能等角度梳理了面临的挑战。从公共交通多源数据关联匹配、公共交通出行特征刻画和公共交通出行行为预测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可行性。为把握多源数据驱动下精细化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提供了总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昌市公共交通居民出行决策调查分析,得到南昌市居民对公交出行的社会需求。根据调查得到的统计结果,设计出解决南昌市公交出行存在问题的公共交通智能调度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使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出行路线,节约出行时间,使公共交通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使交通管理从被动向主动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
沈玉梅  顾方 《科技信息》2011,(1):I0397-I0397
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建立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共交通运输发展的主题。在跨越发展的过程中.公交行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新机遇、新矛盾、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分析共享单车导入对通勤走廊出行结构的影响,文中将通勤方式选择行为解析为面向主要出行方式和末端接驳方式的联合选择行为,并构建双层NL(Nested Logit)模型以描述通勤者的分层决策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不同通勤距离下的实际案例,计算共享单车出现前后通勤走廊内各主要出行方式及公共交通末端接驳方式的分担率。结果表明:在短距离通勤中,共享单车的分担率达到13.2%,对于地面公交、私人自行车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但对地铁的分担率影响较小;在中长距离通勤中,共享单车更多被作为地铁的接驳方式,在促使地铁分担率上升3.6个百分点的同时,也造成地面公交、私家车及出租车分担率下降。总之,共享单车的出现在便捷传统公共交通方式接驳的同时,可减少早高峰期间地面公交来自短距离出行的客流压力,提升地铁对长距离出行客流的吸引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汽车和出租车出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居民出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广州市现状城市公交路线路网数据,借助GIS 软件平台,研究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性,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社区居民出行需求与公共交通供给的匹配情况.结果表明:广州市4个案例社区的公共交通可达时间均呈现出由社区向四周沿公交地铁线路网呈圈层递增扩散的分布特征;中间时段公共交通时间可达性等级较高峰时段明显外扩;公共交通供给基本能满足4个案例社区的居民公共交通工作及游憩出行,但仍存在部分在工作出行最大忍受时耗内公共交通不可达的区域;在购物出行中,存在公共交通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利用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方法,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去限制或鼓励人们进行某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本文研究人们使用私家车出行的真正出行需求,分析得出现有公共交通方式的不足,从而制定公共交通的改善对策达到吸引人们放弃高峰时段自驾车的目的,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的舒适性、提高公共交通的快捷性和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同时也提出了吸引政策,树立公交出行的荣誉感,更新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的不良印象,标本兼治,更长远的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14.
 响应需求运输(DemandResponsiveTransport,DRT) ,又称“门到门”运输 ,是一种先进的公共运输模式 ,在货物快递和现代物流领域中正被关注、研究和引入应用。但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模式 ,至今它的研究和应用仍极为有限。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响应需求的旅客运输。DRT的显着特点是公交车辆的运营时间、路径由DRT的出行调度中心(TravelDispatchCenter,TDC)根据乘客预定的需求来优化决定 ,利用它乘客可以实现“门到门”出行。这种模式没有固定的运营路线或没有固定的运营时间 ,故也称作非定线或准定线或柔性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低碳出行对城市交通绿色性发展的积极贡献作用,从人、车、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五个层面提取衡量低碳出行对城市交通绿色性发展的主要指标,并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C~2R模型的等价变换线性规划模型,以广州市2005年—2012年低碳出行投入和产出的统计数据为例,借助SPSS和DEAP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能源的紧张和私人机动车辆的增加,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已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快速客运网城际公共交通分担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快速客运线投入运营后长江三角洲城际公共交通类型,设计了确定城际间合理公共交通选择枝的方法;根据影响中短途旅客出行的因素,构造了城际公共交通选择枝的广义成本函数;通过对该地区不同出行距离上的旅客进行RP(基于观察到的并已发生的行为选择)及SP(在预设的假定条件下获得的被调查者的行为选择)调查,标定了出行距离别的出发地到车站、候车、在车、车站到目的地四种行为时间价值.在此基础上,运用kogit模型,预测各类城际公共交通的客流分担率.最后,分析了上海到嘉兴、杭州、宁波、南京、扬州等城市的各类城际公共交通客流分担率,验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得出了不同出行条件下城际公共交通客流分担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究重大疫情条件下不同乘客公共交通依赖性的影响与层级转移策略,基于多源公共交通出行数据进行乘客公共交通出行链提取与出行知识图谱构建,利用K-means聚类算法识别乘客公共交通依赖性的层次等级,利用改进的Apriori算法挖掘不同依赖性层级的强关联规则,并提出依赖性层级转移激励政策.结果表明:重大疫情条件下乘客公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旅客运输通道交通需求预测的准确性,针对现有旅客出行选择模型未充分考虑交通方式运输能力约束的不足,在深入分析旅客出行选择机理和运输能力约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经典多项Logit(MNL)模型效用函数的优化设计,引入惩罚因子表征运输能力对旅客出行选择的约束,建立运输能力约束条件下的旅客出行选择Logit模型(约束MNL模型),并设计模型求解算法预测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以西宝(西安—宝鸡)客运通道为对象进行实例分析,通过2种MNL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约束MNL模型预测性能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旅客出行选择过程中,交通方式运输能力的约束具有普遍性,是有效交通需求预测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约束MNL模型考虑了运输能力对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更符合旅客出行选择的决策过程,从机理上为提升交通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保障;惩罚因子反映了运输能力约束对旅客出行选择的影响,代表了运输能力约束条件下运输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旅客出行效用的损失;通过惩罚因子的合理赋值,建立旅客出行选择概率重新分配机制,能有效模拟旅客出行方式的转换、控制旅客出行选择的概率;与传统MNL模型相比,约束MNL模型表现出了...  相似文献   

19.
利用出行时间价值研究城市小汽车出行策略与公共交通出行策略的博弈,研究表明在出行成本较低时,小 汽车出行是个体理性选择,但个体的理性将导致交通低效率.仅通过增加收费限行可短期内缓解交通拥堵,但交通 效率无法根本提高.政府如果开辟快速公交系统,公共交通出行是个体理性选择,此时个体的理性将使交通高效 率,达到集体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城际列车下的运输通道内客流特征,选取云南省昆明到曲靖运输通道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收入偏低的旅客选择城际铁路比例大,而收入偏高的旅客选择汽车的比例大;通道内客流主要由工人及公司职员、个体劳动者构成;旅客出行目的主要为公务出差、探亲访友;旅客每年乘坐城际列车的次数要高于乘坐汽车的次数;所有旅客出行偏爱火车;旅客选择城际列车最主要原因为速度快,选择汽车最主要原因为随到随走;旅客对城际列车最不满意因素为出行时间和发车时间不合适,对汽车最不满意因素为主城客运站外迁和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