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步枪是当今各国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可以说,步枪性能先进与否,代表着一个国家轻武器装备的水平。 小口径步枪在各国军队装备中不敢说一统天下,但至少可以说占据半壁以上江山。首先是几个大国都装备了小口径步枪;其次是装备小口径步枪的国家已达90个;再次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中的多数国家使用了小口径步枪。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6月,在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上,一组研究人员展示了他们用3D打印出来的海龟。大多数人都说它看起来就像一只海龟,但人工智能(AI)却不这么认为。很多时候,人工智能把海龟当成步枪。类似的,它将3D打印的棒球视为浓缩咖啡。这些是"对抗性攻击"的例子——巧妙地改变图像、物体或声音,愚弄人工智能,却没有引起人类的警觉。人工智能领域一些重大进步——尤其是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在消化训练数据集以后  相似文献   

3.
M12S冲锋枪,是意大利伯莱塔公司设计制造的,也是它的骄傲。伯莱塔公司研制冲锋枪已有80多年的历史,多次以设计出上等冲锋枪而为意大利争光。意大利是冲锋枪的鼻祖。1915年,意大利轻武器设计师维列里设计出一种发射手枪弹的高射速双管武器,由帕洛沙兵工厂制造,这便是帕洛沙M1915式连发枪。维列里设想用新枪填补机枪和步枪之间的空白,但战场反馈令人失望,说它是机枪威力太小,说它是步枪又太笨重,不适合单兵使用。于是,意军很快将其撤编,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     
<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数字经济的浪潮正澎湃而来,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外卖小哥飞驰的车轮声中;它在网购点击鼠标的"嘀嗒"声中;它还在扫二维码使用共享单车的开锁声中……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数字经济扑面而来的盎然春意。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将给人类带来新福祉、给社会带来新变革,也将日渐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的核心和焦点。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络大国、数字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5.
汪诚 《科学之友》2020,(5):32-33
正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光谷信息港内,有一家规模不大但技术超"牛"的企业。它是全球首家推出磁光技术平台、全球首家开发出双纤同侧迷你光隔离器、全球首家将磁光开关应用于波长可重构上下行系统、全球首家开发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全球首家推出高速分立TTD模块、全球首家推出高速集成TTD模块、全球首家开关切换寿命超过1 000亿次的企业;企业产品被世界顶级通信巨头所青睐——这家公司就是青岛浦芮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浦芮斯光电)。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4日新华社发布了《我轻武器发展跻身世界前列》的报道。我国研制的新一代轻武器,经中央军委批准首先装备驻港部队,并将陆续装备全军。细心的读者已经在1999年国庆阅兵及澳门回归活动中看到了。 新枪族 所谓枪族是指使用同一枪弹、基本结构相同、除枪管以外的主要零部件可以通用、战术功能不同的几种枪械的总称,通常又将步枪和班用机枪组成的枪族称为班用枪族。新一代班用枪族的特点是:①口径独特。步枪,西方国家和许多国家采用5.56毫米口径,独联体国家采用5.45毫米口径,而我国采用5.8毫米口径;  相似文献   

7.
<正>用眼镜打电话,用手表看视频,用手环进行健康监测……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道具如今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听上去如此高大上的"可穿智能设备"真的那么神奇与好用吗?它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可穿戴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来的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市场研究机构ON World在最新的报告中预测,在今后的5年内,全球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市场经济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出货量将达到7亿台。该分析机构还预测,到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3.3亿台。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全球约69亿人口(相当于全球人口总数的95%左右)拥有手机连接。预计到2018年,中国拥有智能手机的人数将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手机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话,但是当你看到这样一部手机的时候,你或许一下子还不清楚该怎么用它来通话,因为这个手机没听筒!但它的确是一部手机,只是运用了最新的"骨传导"技术代替传统的听筒。其实"骨传导"也不是什么先进的技术,早在两个世纪以前就有人应用了。最著名的案例是音乐家贝多芬,  相似文献   

9.
今年2月2日,联合国发布最新一份全球变暖研究报告,称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导致全球气候暖化的原因。有关专家称,"很可能"的含义是90%,这是各个迄今为止有关全球变暖与人类关系的最严厉的说法。报告还指出,我们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全球变暖将带来暴雨、旱灾、热浪、冰川融化等各种灾害,全球的环境难民将很可能因此升至2亿。  相似文献   

10.
亚马孙流域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原始最辽阔的热带雨林,不仅养育着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还向大气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生命赖以生存的氧气,全球约20%的氧气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将二氧化碳吸收后释放出来的。如果没有它,人类每天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平衡就将被打破。它可谓是"地球之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全球轰动。有俄罗斯媒体惊呼:中国一旦形成"可燃冰"的产业化开采,全球石油价格将崩溃,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燃冰是什么?它真的有可能取代化石能源,使人类彻底摆脱温室效应的困扰吗?为什么最早研究可燃冰的欧美国家迟迟没有动手开采,而我国却后来居上了呢?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4月23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了《重振海洋经济》评估报告,该报告分析了海洋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提出了导致资源快速衰竭的原因和一些具体的海洋保护措施。作为该报告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全球变迁研究所所长的奥韦·霍格-古尔德贝格(Ove Hoegh-Guldberg,上图)在接受《自然》杂志采访时认为,"如果把海洋看作一个国家,它将是全球第7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3.
戈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兵器。在我国青铜器时代,它是军队装备的标准兵器,就如同现在的单兵装备制式步枪一样。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戈的出现可以说比汉字的发明还要早。在距今4000年  相似文献   

14.
刘焰 《科学》2013,65(2):33-37,4
正对全球气候变化施以重大影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它究竟是向大气排放CO_2的"碳源",还是大量吸收大气CO_2的"碳汇"?当前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大气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快速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如《后天》、《2012》等以艺术形式将此观点进一步发扬光大,"全球变化"因此成为现代社会一个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深入认识地球历史时期大气圈CO_2浓度及其变化规律,无疑是理解现今大气圈CO_2浓度及其未来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士兵在下一世纪投入战斗时可能携带一种先进武器,它将使得今天的冲锋枪似乎像昔日的滑膛枪一样原始。 我们知道,美国军队的M16步枪、M4卡宾枪或M203榴弹发射器都是性能优良的先进武器,曾在各种大规模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作战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军事分析家说,未来像沙漠风暴一类的军事行动将更少,而包括捕获贩毒集团头目等小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2007,(12):13-17
说得具体一点,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3度,地球上现有动、植物的生存、繁育,物种间的互为依存、制约的平衡关系将会被打破;某些动植物会消失,整体的自然环境将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无疑将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不久前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和美国全球科思基金会联合召开的"中美专家应对全球变暖研讨会"上,中美学者交流的内容再次向人们发出警示: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对全球自然生态环境造成颠覆性的破坏,现在是正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断然采取应对措施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窗     
《世界科学》2007,(8):47-48
全球首款"飞碟"美国穆勒国际公司目前正在研制一种状似"飞碟"的新型交通工具——"M200G飞行器"。该飞行器可垂直起降,一次可容纳两人,适合于任何地表。借助所谓的"气垫"效应,它可以在距离地表3米的高度上平稳飞行。据悉,这种全球首款"飞碟"将于明年上市,每款售价9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正>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的一座跨海大桥,它连接香港、珠海、澳门,全长55千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是长约29.6千米的桥—岛—隧集群的主体工程,光海底隧道就长约6.75千米。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其生产和安装技术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港珠澳大桥是一座挑战世界难度的科技之桥,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难题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挑战不可能"。港珠澳  相似文献   

19.
戈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兵器.在我国青铜器时代,它是军队装备的标准兵器,就如同现在的单兵装备制式步枪一样.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戈的出现可以说比汉字的发明还要早.  相似文献   

20.
泰坦的召唤     
泰坦是土星的卫星之一,现在,它再次引起全球关注。其原因至少有两上:其一,它是人类探测器迄今为止将登陆的最遥远的外星;其二,据分析它的表面有海洋或湖泊,因此可能还会有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