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第一例校长性侵事件被报道,又有海南省万宁市第二小学校长陈某鹏带小学生开房被诉,深圳弘基学校二年级女生遭老师猥亵、安徽天明小学校长杨启发对9名女学生性侵等事件发生.广东省妇联与省检察院联合调研显示:过去三年广东2506名女童被性侵,其中近半在14岁以下.而且,性侵女童者65.74%是熟人,侵害者多是邻里、亲属、老师等.  相似文献   

2.
《大自然探索》2014,(2):8-8
正在大约5500万年前发生的"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期间,像灵长类这样的哺乳动物种群(包括马和鹿等)的个头变小了,这为科学家长期以来所知。他们现在又发现,哺乳动物"侏儒化"在"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发生大约200万年后又发生了一次,被称为"始新世最热事件2"。"古新世  相似文献   

3.
<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64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在为人们提供自由言论的同时,也为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提供了土壤,让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欲望得以潜滋暗长。蒙牛的"诽谤门"事件、康师傅的"水源门"、"封杀王老吉"、360与腾讯之争等事件的发生使得"网络水军"这个词频频跃入眼帘,让人们认识到了很多事件背后的"推手",这些"推手"掩盖事实的真相,蒙蔽我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4.
贵州镇远地区钾镁煌斑岩类的侵位时代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探讨贵州镇远县钾镁煌斑岩类的侵位时代.思南塘地区钾镁煌斑岩类的侵位时代:Sm-Nd等时线年龄(t)=(503±17)Ma(2σ),Rb-Sr等时线年龄(t)=(501.2±4.6)Ma(2σ);马坪-溪头橄榄钾镁煌斑岩的侵位时代:Sm-Nd等时线年龄(t)=(502±27)Ma(2σ),Rb-Sr等时线年龄(t)=(497±20)Ma(2σ),暗示深部地慢热物质在寒武纪末至奥陶纪初(503~497 Ma)上涌侵位.岩浆-构造热事件的冷却终止时间为 442.67~435.54 Ma(K-Ar法).  相似文献   

5.
王训练 《科学通报》2022,(3):307-320
<正>国际年代地层表是地质学研究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时间格架,对现代地质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关于用生物标志还是用事件标志定义年代地层界线的争议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以"自然事件"作为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依据,界线一般都选择在发生某些地质事件的位置上,即"自然界线"或"发生过事件"的界线[1,2].这种方法注重自然界线,重视各类地层单位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统一性.其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多样性和不同类型地层单元界线之间的本质差别,忽视了一些地质事件发生非等时性、分布的区域性和表现的多样性[3],不恰当地用代表时间间断的沉积不连续面等自然界线定义年代地层界线,使年代地层界线和地质年代表无法稳定,因而受到后来许多学者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6.
所谓灾难题材的科幻影片可被细分为几类,诸如外星人侵、怪物横行、恐怖袭击等等.但其中最为"现实"的一种,恐怕就是自然灾害科幻了. 毕竟,作为群特殊的"明星",外星生命和怪物猛兽的出镜率已经太高了,而整个文明社会又没从"911"恐怖袭击中走出来,不愿回首噩梦般的往事.听以,自然灾害科幻就成了好莱坞的首选.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15,(3):14-15
<正>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银行卡被盗刷等相关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我们的购物、看病、支付、身份、信用卡等信息都成了个别"有心商家"贩卖的对象,价格还很低廉。那么,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成都公交灾难事件,给公众带来了悲痛和震惊。在那些现场的照片里,我们看到了人们的无助和惊慌。几家门户网站都用"哭声一片"和"30m长带血脚印"等我们不愿看到的黑色词语来描述现场的惨  相似文献   

9.
春风和煦,柳枝飘摇.唐代大诗人杜甫曾有诗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是柳条",说的是柳是迎春的先导、报春的使者."东风勾起垂杨柳"的万条绿丝,"无意插柳柳成荫"的顽强生命力,触发了历代名人赏柳、咏柳、爱柳、植柳的情怀,屡见于咏柳诗句中.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天气     
董艳萍 《科学之友》2001,(12):40-40
英国的天气变化太快了.今天还晴空万里,明天就可能是阴雨绵绵.早上还温暖宜人晚上便凉意侵人.你也许伴着满天明亮的星星入睡,而一觉醒来已经是大雨滂沱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气"多变"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长,但随之而来的心脏毒性问题日渐凸显,其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事件因起病急、预后差而引起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事件,产生这种心脏毒性的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以及潜在的发生机制和中西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有效延长,但随之而来的心脏毒性问题日渐凸显,其中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事件因起病急、预后差而引起学者的关注。文章系统阐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事件,产生这种心脏毒性的风险因素及风险评估,以及潜在的发生机制和中西医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一波三折,众人纷纷讨论到底谁有错、谁错得更多。事实上,他们都是一路人,都中了"侵略性驾驶"的毒。"侵略性驾驶"一族所谓"侵略性驾驶",又叫作"攻击性驾驶",指的是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驾车方式,比如蛇形换道、横冲直撞、大声鸣笛等。综合国内外关于"侵略性驾驶"的分析,"侵略性驾驶"如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一段时间,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欧洲部分地区洪水肆虐;加拿大、美国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干旱情况日趋严重;美国西岸、东岸呈现干湿两重天,东边"水深"西边"火热";日本遭遇史上最早超强梅雨;中国华北、黄淮地区极端暴雨频发……将这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区域"连线"可以发现,它们主要集中在北纬40°附近的中高纬度地区。那么,是什么触发了北纬40°的气候异常,让周边国家打开了极端天气预警的"开关"?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类似蝴蝶效应?背后的主导因素能否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5.
情报风云     
<正>斯诺登,究竟是叛国者还是卫国者?这个问题和我们没多大关系。但美国使用的某些情报技术就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了。"棱镜门"泄密事件已经发生了半年有余,但该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过,如今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斯诺登本人的安危及"棱镜门"事件本身,转移到了美国是如何将许多当代军事和民用高新技术应用在了对本国民众的监控和对外国情报的窃听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晚中新世气候变干事件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方小敏 《科学通报》1997,42(23):2521-2524
发现于南亚等地的晚中新世气候变干或生态转型事件是晚新生代地质历史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重要事件。最近Quade等人将其与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及由此导致的亚洲季风的形成相联系,而其他学者则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并认为可能与著名的海洋磁极性6碳漂移事件和地中海蒸发成盐事件相关。由于这一问题涉及对全球中新世晚期一系列重大环境-生态事件序列和亚洲当代环境形成的理解,尤其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和亚洲季风的形成以及与此有关的中国北方和北半球大气粉尘的发生历史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的过程中,美军采用了从隐形直升机、无人侦察机到生物、化学、电子识别装置等一系列最尖端技术,使"海豹突击队"如虎添翼,行动有了外科手术般的精确度。精英中的精英经过10年持续反恐,世界恐怖组织头号人物本·拉丹终于在2011年5月1日凌晨被击毙。随着拉丹的死讯传遍世界,扮演这部现实版好莱坞大片主角的美军"海豹"突击队也声名大噪,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海豹"突击队自1962年正式成立以来,几乎参与了每一次重大的现代战争和反恐事件,活动范围遍及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十多个国家,成为美国  相似文献   

18.
全世界每年会发生客轮沉没、渡船倾覆等海难事件,在海难中许多人失去了生命。凡是看过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人一定会对20世纪初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而沉没的惨烈情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判断失误、气象预报不准确、导航与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在线杂志上,来自哈佛大学的化学家刘如谦(David Liu)和博士后唐卫新(Weixin Tang)宣布了两种被他们称为"CRISPR-介导的模拟多事件录音设备"或"照相机"的工具。在概念验证实验中,他们分别展示了该工具如何在细菌和人类细胞中记录光照、抗生素和病毒感染或内部分子事件。这种叫作"照相机"的研究工具可以对细胞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动物福利问题的争论在我国已愈演愈烈:关于"活熊取胆"的"斗争"已绵延数年;"硫酸伤熊"等动物受虐待的事件,也频频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