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强化混凝同传统处理工艺相比对DOC和BDOC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2%和20%。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有: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原水水质、pH值、原水碱度、搅拌条件及药剂投加顺序等;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方法有加活性炭粉末、加高锰酸盐预氧化、预臭氧氧化等。  相似文献   

2.
以钢渣制作混凝剂,采用旋流器强化混凝,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解决沉淀物分离的问题,探讨了其混凝机理。  相似文献   

3.
以硫酸铝和氯化铁作混凝剂,通过强化混凝对模拟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对比了铝铁盐的混凝沉淀除氟效果,考察了硫酸铝混凝剂投加量、水的pH值、浊度、水中共存离子和原水中氟化物初试质量浓度等因素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除氟效果优于氯化铁,混凝剂的投加量和水的pH值是影响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重要因素,当水的pH≈5.8时,硫酸铝混凝除氟效果最好;高岭土增浊对硫酸铝除氟的效果影响不明显;水中共存离子HCO3-的引入使得除氟效果变差,而SO24-和Cl-的干扰则较小.此外,对硫酸铝混凝沉淀除氟的机理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4.
复合铝混凝剂CPAC强化混凝去除藻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氯化铝和有机高分子PGA为原料,制备了复合混凝剂CPAC,并探讨了该种混凝剂对含藻水的强化混凝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复合混凝剂混凝效果优于单独的无机混凝剂PAC,当混凝剂投加量(以Al质量计)为4.5 mg/L时,PAC的浊度去除率为84.3%,而CPAC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3.1%;CPAC对高浊度原水的去除效果好于低浊度原水,当原水浓度从30 NTU提高到1 000 NTU时,混凝剂投加量为4.5 mg/L,其浊度去除率相应的由81%提高到98.2%;混凝剂最挂投加量约为4.5 mg/L,在此浓度下,浊度和叶绿素a 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3.1%和82.5%;pH在5.0~9.0范围内,混凝效果均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强化混凝技术,研究了水力条件、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技术能有效地去除NOM,而且控制残余铝量不超标。TOC随Al2(SO4)3投加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投加量大于0.2 mmol/L后,去除率基本保持稳定。在pH值为8.0时残余铝含量最低。调节pH在8.0,投加量为0.3 mmol/L,可控制水中有机物的TOC在1.4 mg/L左右,残余铝量在0.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6.
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研究了在染料废水脱色处理中几种混凝剂及助凝剂混凝处理的最佳PH值、最佳用量、脱色效果以及混凝与其它物化方法联合处理的情形,其中混凝剂-NaClO氧化处理是洒料废水脱色为最佳方案。另外,在新型混凝剂聚合硅酸铝的研制应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硅酸铝对于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优于其它混凝剂.  相似文献   

7.
胞外分泌物对铜绿微囊藻混凝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铜绿微囊藻为对象,研究了胞外分泌物(EOM)对不同类型混凝剂混凝除藻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混凝剂具有不同混凝特性和混凝除藻效果.EOM对混凝的影响具有利弊双重性,即在混凝初期由于优先结合混凝剂,减小了有效投加量并阻碍电中和,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在混凝后期,初期与混凝剂结合的EOM具有增强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起到了提高絮体密实性和改善沉降性能等有利作用.综合而言,当EOM质量浓度处于3~5mg.L-1时,混凝剂的除藻效果最好.因此,合理利用EOM是提高混凝除藻效果、减少药剂投加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不同环境条件下除藻剂及其工艺条件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阜新矿务局艾友矿矿井水进行了混凝研究。考查了混凝剂、混凝剂浓度、PH值等因素对矿井水混凝过程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佳混凝剂及混凝操作条件.由于艾友矿矿井水含氟量较高,本文对混凝过程中的除氟作用也进行了研究。考查了原水的固含及混凝剂浓度对除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评价混凝剂的混凝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评价混凝效果的新方法———透光率脉动检测法 ,并以不同浊度的高岭土悬浊液为研究对象 ,投加 3种不同剂量的混凝剂 (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高分子有机絮凝剂HCA) ,通过PDA2 0 0 0检测仪对混凝效果的检测 ,以R指数评价不同混凝剂在多种浊度水样中的混凝效果。结果表明 ,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是一种检测混凝性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磁粉与PAM联用强化饮用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磁粉与PAM联用强化混凝沉淀工艺对长江水的强化处理效能;并且分析了各添加介质的最佳投加量以及相互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同时投加磁粉和PAM能够有效提高絮体沉降性能,促进出水水质的提高;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实际应用的经济性确定反应中混凝剂PAC、磁粉和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30 mg/L,100 mg/L,1 mg/L。试验证明采用磁粉与PAM强化饮用水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是可行的,并且在降低水厂的基建投资和提高处理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