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种毒素和辣椒中含有的主要化合物类似,其辣度高达160亿斯科维尔。连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卡罗莱纳死神椒"的辣度才是它的万分之一。10克树脂毒素足以让人丧失所有行动能力,直接要人命。麻婆豆腐、辣子鸡、剁椒鱼头、酸菜鱼、麻辣小龙虾、油泼面、水煮肉片、口水鸡、虎皮青椒、白切肉……是不是已经两眼放光、垂涎三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中总能见到辣椒的身影,辣椒已经"占领"全国,甚至全球。  相似文献   

2.
正人们为何爱吃辣,是为了杀菌、降温、口感,还是追求刺激?印度的Widower Phaal,韩国的自杀卷饼,中国的"鬼椒"……到底谁是"辣味冠军"?人类在寻求辛辣美食这件事上,还真"执迷不悟"!辣,是为了降温?在一项针对世界各地烹饪书籍的调查中,研究人员指出:"全年气温(与食物未放入冰箱存储时的腐败率有关)越高,含辣椒的食谱比例、每道食谱中的辣椒数量、使用辣椒的总数以及使用抗菌能力最强的辣椒数量均会随之增加。"在气候炎热的地区,食物若不放入冰箱储存,便会很快腐败。而辣椒也许有助于延  相似文献   

3.
<正>我最不喜欢吃辣椒了,每次吃辣椒舌头总是辣辣的,全身也觉得热烘烘的。那么,辣椒为什么会辣呢?A:辣椒中让人舌头辣、全身发热的物质叫做辣椒素,它是一种无色的结晶状物体。在我们舌头的表面上有一种温度感受器,它能让细胞感受到辣椒素的刺激,让大脑接收到辣的信号。这种  相似文献   

4.
辣不属五味?     
国人认识辣椒的时间相当短,大约跟吃玉米棒子面、土豆的时间差不多。中国人一说到心绪万端,往往用五味杂陈来形容。五味指的是酸、甜、苦、辣、咸。但其实辣不是味觉,而是感觉。这么说吧:酸甜苦咸用手指头无法分辨,可是拿起辣椒泥往身上招呼,一定有所反应,这是辣椒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如竦椒素与姜醇造成的刺激。有人不能吃辣,碰到辣椒双盾辣得出火,也都是这些化学物质作祟。辣椒属于茄科,原产于中南美洲,明  相似文献   

5.
不久以前,英国多西特郡出产了一种据说"会把舌头辣掉"的红辣椒,它被美国香辛料贸易协会认定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据《每日电讯》报道,多西特郡出产的这种名为"纳加"的红辣椒,在种植时人们不得不戴上手套,且身体必须处在上风,手和眼睛才不至于被刺痛。经实验室检测,这种红辣  相似文献   

6.
遵辣1号是我所在遵义县山宝地方优良株系和新舟优良株系杂交后代中选育,从1999到2006年,经过八年时间不断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和保持了遵义朝天椒特色,经过多年努力,按照辣椒的常规育种程序,成功选育出了干鲜两用的辣椒新品种——遵辣1号。2007年参加贵州省辣椒区域试验区试,2008年续试并进行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在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等地种植,目前遵义市许多地区都有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四川人的口味,其实与李白、苏轼相去甚远。如果没有明清时期传入的辣椒,川菜还能称为川菜吗?川菜号称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源流,但很难说现在我们吃到的川菜,与那时的川菜有多大渊源。一个铁证就是,最多在四百多年前,川菜中还没辣椒——没有辣椒,怎么能称为川菜呢?  相似文献   

8.
英国一个农场培育出了世界上最辣的辣椒——纳加辣椒。在采摘这种辣椒  相似文献   

9.
川菜不辣     
正一般人提到川菜、湘菜,第一个反应就是辣。我国本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这话并无比较高下之意,只是说明这几个省份的特色菜肴,都以辣著称。辣椒是明代后期以后才进入中国,在此之前,中国并无辣的概念,提到刺激的食材,多以辛来形容。《说文解字》说:味辛,辛痛即泣出,指出食物味道一旦辛,吃了就要流眼泪,这与现代科学家认为辣不是味觉而是痛觉相同。可是《说文解字》中并没有辣字,说明了辣不是一个古代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课题是由我院食品工程系食品教研室完成的,由天津市科委组织鉴定。辣椒红色素脱辣技术研究的成功,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僻了新途径。本工艺采用独特的液——液萃取新工艺。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溶剂消耗少,成本低,除辣效果好,提取率可达10%。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基因型辣椒的辣椒素含量测定和辣度级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种不同辣度辣椒基因型为材料,测定辣椒果实发育至成熟期间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变化,并对这些辣椒进行辣度分级和辣味程度分类.结果表明,随着辣椒果实的发育成熟,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呈先上升后小幅下降的趋势.印度极辣辣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最高,SHU达93.2万,是所有参试辣椒基因型中最辣的辣椒;海南黄灯笼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次之,分别为6.21mg·g^-1和2.55mg·g^-1,SHU为15.0万,是国内辣椒参试品种中最辣的辣椒,上述2类型归为极辣辣椒.而小米椒、朝天椒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印度辣椒和黄灯笼椒以外的其他品种,属高辣辣椒.2个甜椒品种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基本检测不到,属不辣辣椒.  相似文献   

12.
辣椒,是遵义市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全市各县(区、市)、乡镇都宜种植,已种植近两百多年的历史。遵义”朝天辣”以其色鲜、味辣、肉厚、香浓等特点,驰名海内外。1960年被评为全国七大名椒之一,1999年绥阳县荣获”中国辣椒之乡”称誉;2001年绥阳朝天辣椒、遵义县虾子朝天小辣椒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绥阳朝天辣椒、遵义虾子朝天小辣椒都在2000年分别获得贵州优质农产品,地方优良品种等称号;  相似文献   

13.
浅谈兵团第八师温室辣椒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辣椒的主要产区,为进一步实现温室辣椒的优质、高产,通过分析种子、种植条件及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温室辣椒优质高产生产栽培技术总结。以期为新疆特别是兵团的温室辣椒种植生产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姜已经成为中国人厨房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品。那么你知道姜起源于何地?中国最早的姜出自何处?汉代姜农算富人吗?姜的花朵什么样?除了做菜,姜还有哪些用途呢?姜(Zingiber officinale),别名地辛,是姜科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人们通常食用  相似文献   

15.
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三江村蔬菜种植大户伍家强,种植秋延后辣椒已有10年,现在市场上的辣椒每公斤卖到了4元,蔬菜老板还挣着收购,只要把辣椒挑到村里的公路上就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越南"山连山,江连江",不仅有着"龙的传人"、"龙子仙孙"的相似传说,而且越南的历史与中国紧密相关,文化、制度与中国相通、相近,连"越南"这个国名也是由中国的嘉庆皇帝确定的,近代更有过共同抗击列强侵略的战斗友谊……可是,今天在越南不少人已经不清楚这些事实了,却把防范"北方敌人"作为国民教育的内容,近来更是有少数人打出了"中国邻居:躯体大,心眼坏"的标语.那么,真实的中越关系是什么?笔者先从一个美丽的传说讲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吧.  相似文献   

17.
<正>辣椒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很常见,有些人每顿饭几乎是无辣不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等症状。此外,辣椒还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也就是说,辣椒是癌症的天敌,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但也有报道称,研究发现辣椒可能导致胃癌,最好拒绝这辛辣的味道。那么,辣椒到底是致癌还是治癌?正方:辣椒能治癌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李庆天教授指出:辣椒、胡萝卜等蔬菜中的类  相似文献   

18.
凯蒂,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来信.你信中说:"你问我为什么喜欢大自然,为什么喜欢和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怎么说呢,为什么热爱大自然?为什么不?人怎能不热爱大自然?人怎能不与热爱大自然的人交朋友?"你好像没有,实际上已经回答了我的问题.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文化层次,对大自然的理解是不相同的.你认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在我们可能就是很大的问题.你也看到,在中国不爱护自然的现象是普遍的.这一点,生活在中国的中国人也有感觉,但不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茄子(Solanum melongena)、辣椒(Capsicum annuum)3种茄果类蔬菜在重金属(Cd、Cu、Zn)复合污染土壤中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在对照组中番茄可食用部分对重金属Cd、Cu、Zn的吸收量最小,其次是茄子,均低于我国蔬菜重金属最高限量标准;而辣椒可食用部分对重金属Cd、Zn的吸收量最大且都超标,分别为:23.93mg/kg和105.40mg/kg.在二级污染土中蔬菜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顺序是茄子辣椒番茄,其中,茄子和辣椒均超标;3种蔬菜可食用部分Cu含量均达标;3种蔬菜可食用部分所含Zn的顺序是辣椒番茄茄子.在三级污染土中,3种蔬菜不可食用部分所含Cd和Zn的顺序是辣椒番茄茄子,且3种蔬菜可食和不可食部分中所含Cd、Zn的量均超标.因此,在轻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番茄和茄子是可行的;在中度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上可种植番茄;辣椒对Cd、Zn的吸收量大,不建议在重金属Cd、Zn污染土壤上种植.  相似文献   

20.
笔者就个人工作经验结合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辣椒种植的具体情况介绍了包括选择品种、种子消毒、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施肥浇水、病害、排水、采收等辣椒种植的详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