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VEGF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理,以雌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用自体移植法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用鸦胆子油乳腹腔给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异位囊肿消失情况,并用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组织中VEGF表达及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鸦胆子油乳能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明显减小甚至消失,能抑制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表达。由此得出结论:鸦胆子油乳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囊肿有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1995年10月到1996年2月解剖了我院饲养的(?)黑线仓鼠共182只,首次发现了5例患卵巢单纯性囊肿的地鼠(其中1例右卵巢为单纯性囊肿;左卵巢兼患浆液性囊腺瘤).据国外报道:黑线仓鼠自发性肿瘤的发生率低,主要累及肝脏和生殖器官(而只有子宫内膜腺癌的报道),并记载黑线仓鼠当受到放射性辐照才有患卵巢肿瘤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黑线仓鼠卵巢单纯性囊肿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2005年收治的14例腹壁与会阴伤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术切口、阴道分娩侧切及会阴裂伤后形成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多为子宫内膜种植所致.异位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差,应早期首选手术治疗.结论:避免子宫内膜组织脱落、遗留在伤口是预防和减少医源性EMT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观察卵巢切除术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47只大鼠在建模后3周,第2次剖腹,观察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将已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3)和卵巢切除术组(n=24),对卵巢切除术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分别观察两组动物成模后2、4、6和8周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结果:与建模后3周时相比,成模后2、4、6和8周对照组大鼠移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体积基本保持一致,而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出现萎缩退化并且体积明显缩小,术后4、6和8周与术后2周相比,作用更明显,百术后4、6和8周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8周仍可见异位内膜组织存在。组织学检查,对照组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呈增生状态,而卵巢切除术组呈萎缩状态。结论:卵巢切除术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退化,但未能使其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囊肿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并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总结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特点.结果 子宫腺肌病囊肿是一类在子宫肌层的较大囊性病变,其内充满子宫内膜异位组织和血液,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结论 子宫腺肌病囊肿的临床表现与子宫腺肌病相似,国内外报道极少,临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扼要报道了母牦牛子宫发育不全、双阴道、卵泡囊肿、黄体滞留、卵巢炎、输卵管炎、阴道上皮囊肿、子宫角囊肿,以及输卵管浆膜下囊肿等病例的临床特征;描述了直检印像和病理形态上的变化,讨论了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我科应用阴道超声介入硬化治疗卵巢非赘生性囊肿31例,术后3个月复查,38个囊肿消失,其中小于5cm且单纯性囊肿患一次性治疗消失,巧克力囊肿患经1~2次治疗后消失,5cm-10cm囊肿患经2-3次治疗后囊肿消失,10cm以上患经几次治疗后囊肿明显缩小,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最长15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8个月,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1年再行复查并统计复发率,19例单纯性囊肿复发1例(原囊肿〉10cm)复发率5.3%,12例巧克力性囊肿复发3例复发率25%。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癌刮宫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8例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6例,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并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体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为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子宫内膜样腺癌多数仅累及浅肌层。皆无转移.1例子宫内膜腺鳞癌呈双侧卵巢转移;1例浆液性乳头状癌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结论40岁以下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于子宫腔以外的位置而引起的病变。异位的部位较多,常见于盆腔内,也有盆腔外,宫骶韧带和卵巢是好发部位。其主要变化是异位的内膜有周期性的出血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故形成粘连的疤痕或硬结、包块,其细胞是良性的。由于有较移、种植、浸润、出血和纤维化等导至广泛损害。患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及丹那唑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子宫内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特点。方法:参照Jones方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在建模后第6周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丹那唑组大鼠分别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在位内膜相比,模型组异位内膜的基底膜不完整,线粒体有空泡,偶见坏死细胞;丹那唑治疗后,内质网扩张,空泡的线粒体和自噬体多见,细胞坏死较多。结论:子宫内膜移植到腹壁后超微结构发生了变化,丹那唑的治疗常使内膜细胞细胞器改变,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11.
利用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用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女性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利用子宫内膜切除术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或部分基底层,使其失去对卵巢性激素的反应能力,从而达到治疗月经过多的目的.结果 通过经子宫内膜切除术后疗效的随机跟踪调查发现,70%~90%的子宫内膜切除术的病人对治疗效果满意,且子宫内膜切除术为微创手术,对病人生理及心理影响小,更易接受.结论 子宫内膜切除术在临床上治疗月经过多效果显著,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月经过多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患者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将8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给予GnR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痛经、盆腔痛、性交痛)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囊肿复发率和妊娠率。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用药后部分患者出现低雌激素水平症状,但可耐受,症状严重者经对症处理后即缓解。随访2年发现观察组囊肿复发1例,占2.38%;妊娠16例,占38.09%。对照组囊肿复发9例,占21.43%;妊娠8例,占19.05%。两组囊肿复发率和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应用GnRHa能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长因子,在血管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卵巢、子宫内膜、胎盘等部位有丰富的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对女性生殖功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VEGF在妇产科领域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VEGF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妊娠高血压、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非瘤子宫内膜组织、38例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组织、76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ING4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ING4在非瘤组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非典型增生性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7.2%,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组织大小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癌组织肌层浸润深度、有无血管浸润、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G4表达阴性者5年生存率与ING4阳性者5年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ING4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ING4的表达对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电视腹腔镜术在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使用电视腹腔镜配合内凝固术诊断及治疗子内膜异位症32例,术后随访2-30个月,疼痛缓解有效率95.6%,妊娠率57.9%,囊肿治疗有效率88.9%。电视腹腔镜术配合内凝固术在诊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尤其是盆腔腹膜内异症微小病灶中,有其独到之处,是一种好手段。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了8名继发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形态结构及血清E2、P在克罗米酚治疗前后自身变化对比,发现克罗米酚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明显落后于分泌中期应有的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后子宫内膜腺上皮组织形态符合或接近分泌中期。光镜下分泌早期或分泌中期子宫内膜腺上皮形态结构克罗米酚治疗前、后同期比较无明显区别。提示:克罗米酚可改善继发性不孕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生长与成熟,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使排卵作用有关。克罗米酚治疗后7名患者血清E2水平较用药前升高(经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其机理可能与克罗米酚促排卵作用及促卵巢及肾上腺的雄烯二酮转化为E2有关。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淫羊藿黄酮(EF)对去卵巢小鼠血清雌二醇(E2)、子宫内膜及骨密度(BMD)的影响.选取36只4月龄的C57雌性小鼠分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切除双侧卵巢后给予EF).于术后4周抽血测雌激素含量,处死后经定量CT测第一腰椎BMD,并切除子宫制备病理切片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指标显示:观察组BMD较对照组轻度下降,而模型组BMD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模型组及观察组血清E2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子宫内膜厚度两组均较对照组低,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EF可对小鼠卵巢切除后引起的骨质疏松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不改变血清E2浓度,不作用于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了55例子宫内膜癌、24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结果显示:1)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2)iNOS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且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显著相关。这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COX-2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移植部位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效果的差别,以期建立重复性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模方法。方法 SPF级成年雌性SD大鼠11只,10%水合氯醛麻醉后,手术取出带有内膜、肌层、浆膜子宫组织,用可吸收线分别将其缝于左右腹壁各1块,左右肠系膜靠近肠袢处各1块。术后常规饲养4周后检测移植内膜存活情况及生长情况。结果开腹后见移植内膜体积明显增大,呈暗红色或透亮的小囊泡视为造模成功。术后大鼠死亡1只,存活大鼠腹壁移植造模成功率为65%,肠系膜移植造模成功率为95%,χ~2检验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至腹壁的子宫内膜形成的囊肿体积(35.53±22.58)mm~3较肠系膜处(90.29±74.93)mm~3小,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膜移植至肠系膜更利于存活,且易形成较稳定的生长病灶,更利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