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用组合法合成HxKzM0.76Mo11VPAs0.68Oy系列杂多化合物,以浸渍负载于多孔钛片上制成催化剂膜,在自制膜式反应釜中对环已烷进行催化脱氢生成苯的反应,探讨了Fe^3 ,Bi3 ,K^ 的加入对催化剂催化脱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3 ,Bi^3 ,K^ 的加入都能很好的提高催化剂的催化脱氢反应性能。特别是铋离子的加入,能大大的提高环已烷的催化脱氢生成苯的效果。组成为HxK0.37Bi0.76PVAs0.68Mo11Oy的杂多化合物膜催化剂对环已烷的催化氧化脱氢反应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在适宜的条件下,环已烷的催化氧化脱氢最高收率可以达到25.8%。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进行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的研究。在数学模拟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提出扩产方案:当扩产30%时,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的体积可不增加,进料量增加30%,贫氧空气中氧浓度增加1.18%,温度维持在原设计值,采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环己烷氧化反应器系统扩产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可适用其他工业生产装置的扩产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枸橼酸法制备纯晶相Mg3 VO4 2,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微观形貌、物理性质以及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制取环己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枸橼酸加入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量物质的量比为1.2∶1,起始溶液pH值为4.8,焙烧温度为550°C及焙烧时间为6h时,制备的Mg3 VO4 2催化剂具有高度均一性、晶粒尺寸大小为1...  相似文献   

4.
利用反应器内气相空间爆炸试验及“环己烷-氧-氮”爆炸三元图分析,在160℃,1MPa工况条件下“环己烷-氧-氮”三元混合气体的LOC值为9.4%,在体积分数为30%富氧氧化工艺条件下,物料分布状况不会超过爆炸极限,其安全性与空气氧化(氧气体积分数为21%)相当.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脉冲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环己烷在 ZnZSM-5沸石上的反应特性,证明环己烷在该沸石上的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测定了390~450℃区间的有关动力学参数,并结合产物分布讨论了反应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热扩散塔中进行了甲烷的内化脱氢反应实验,利用热扩散的分离作用将反应产物及时地从反应系统中分离出去,从而提高了甲烷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对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的溴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顺式的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一溴进行加在反应时,发生了邻基参与反应,生成五元或六元的环醚化合物;反式的4-乙烯基五氧环己烷和只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4-(1,2-二溴)-乙基环氧环己烷。当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与溴等摩尔反应时,邻基参与反应的比例和加成反应的比例相等。  相似文献   

8.
9.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是在氧化条件下直接通过两分子反应底物C—H键的断裂而形成C—C键的一种高效率、高原子经济性的直线合成方法.本文按照以下分类,含有胺N原子α-C—H键底物的CDC反应;含有醚O原子α-C—H键底物的CDC反应;烯丙基和苄基底物进行的CDC反应;烷烃的CDC反应,详细综述了近年来该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作者设计的新型催化-分离脱氢膜反应器的氢传递过程原理。从热力学上讨论了膜分离对脱氢反应平衡移动的作用。实验考察了几种无机膜材料的气体渗透性能并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选择性渗氢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小样品全自动低温绝热量热计测量了环己烷在80—340K温区的等压摩尔热容,建立了摩尔热容与热力学温度的函数关系,计算了热力学函数的变化量.由Van^ t Hoff方程计算了环己烷的纯度.  相似文献   

12.
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是苯乙烯工业生产的重要方法,经典的脱氢工艺分为二段绝热、负压脱氢、段间再热等过程。本文探讨了三段绝热负压脱氢工艺,与经典二段相比,三段工艺反应温差小、乙苯转化率可达70%以上,单程收率提高11%,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水蒸气用量较少,是一项有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适用于工业反应器的环己烷无催化氧化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数学模型,根据无催化氧化工艺的指导思想,把环己基过氧化氢的选择率和总的选择率作为氧化反应主要的工艺指标,对温度、压力、气相进口氧气含量、气液流量、反应器个数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为工业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和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物理化学实验用环己烷和异丙醇的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物理化学实验废液中分离出了纯环己烷和含有少是一环己烷的异丙醇,它们的回收率均大于85%。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螺旋轴流式多相泵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工况下对其进行外特性试验研究.实验表明新一代螺旋轴流式多相泵能够输送很大范围的单相或多相流体.并且测定了转速、进口含气率、吸入压力等主要操作参数对多相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多相泵的性能随着转数和进口吸入压力的提高得到明显改善,增压有所提高,高效区变宽,最优工况对应的流量增大.当含气率升高时,多相泵内两相流体产生速度滑移,泵内流型发生转变,导致多相泵振动、性能不稳定,多相泵的增压能力降低.另外多相泵入口处的均混器能够改善多相泵入口来流的条件,扩大多相泵的操作范围,对多相泵的性能影响很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多相泵内流场情况,建立了多相泵CFD数学模型.运用Fluent6.2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并应用标准k-ε湍流模型来模拟泵内流动特性.首先用收敛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将模型进一步修正,然后进行其他工况下的模拟.修正后的模型以及本文模拟的结果很好的反映了多相泵内流体流动的特点,同时利用该模型还可以进行各种工况下的性能预测以及多相泵的叶片翼型的优化.为今后新泵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Dawson结构磷钼钒酸在环己烷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awson结构的磷钼钒杂多酸为催化剂、 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氧化剂, 研究环己烷的催化氧化反应. 考察了钒含量、 温度、 催化剂用量、 过氧化氢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并将其结果与以相应的Keggin结构磷钼钒杂多酸为催化剂时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 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 Dawson结构的磷钼钒酸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相应的Keggin结构的磷钼钒酸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环己烷构象时,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写出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也无法正确地表示直立键和平伏键的位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一种简单书写环己烷椅式构象的方法,并讲述了如何正确快速地表示直立键和平伏键的方向的教学技巧.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书写取代环己烷稳定构象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教学中体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环己烷中间体及其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苯甲醚为原料合成4-正烷基苯酚(1),产率比以苯酚为原料的方法提高15%。(1)经催化加氢得到的4-正烷基环己醇(2),经气相色谱分析,主要产物为反式异构体。用相转移催化的方法将(2)转化为4-氯烷基环己烷(3),经格氏试剂合成得4-烷基环己基甲酸(4)。以(2)和(4)为原料合成了四种酯类液晶。  相似文献   

19.
多相流的近期工程应用趋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进一步促进多相流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对近6看来国内外多相流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应用趋势进行了综述,内容主要包括多相流在石油工业、各种工程中的多相流化床、各种换热器、多相流泵、液力输送和气力输送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多相流测量技术等,附着参考文献5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