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ET纤维-甲胺系统的化学应力开裂被归结为一种高聚物断裂破坏现象.具有不同热处理和力学处理历史的PET纤维分别在松弛和伸长状态下与30%甲胺水溶液相作用,并以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果.一些试样的GPC曲线用于表征试样的分子量分布.作者从高聚物断裂的微观机理解释了所有实验结果并提出PET-甲胺系统化学应力开裂机理.认为决定材料应力裂缝几何的主要因素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残余应力及其在材料内的分布和试剂对材料的渗透性能.  相似文献   

2.
大气压力对微粒填充流变材料界面损伤成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考虑大气压力情况下,以粒子填充粘弹性材料的界面开裂机理,采用能量法导出了以界面粘接能、粒子半径和大气压力表示的界面开裂临界应力表达式.研究表明当界面粘接较差、粒子半径较大时,大气压力对临界应力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3.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 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 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 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 ,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 ,及热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4.
茂金属聚乙烯结构与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助GPC、FTIR、Instron流变仪等仪器对茂金属聚乙烯 (mPE)的结构与流变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并将mPE的结构与流变性能分别与相应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树脂进行了比较, 发现由于mPE树脂的分子量分布窄、相对支化度低 ,导致其剪切粘度对剪切速率和温度的敏感性比LDPE差, 而与LLDPE较为接近。实验所得数据为mPE的加工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流变应力恢复法是一种专门针对深部软弱围岩提出的地应力测量新方法;该方法在围岩钻孔中埋置三向压应力传感器,并注浆充填密实,进而根据传感器的实测恢复应力来分析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和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演化。压力传感器实测应力的恢复规律是流变应力恢复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流变应力恢复法的测试过程,研究不同围岩黏弹性模型、不同围岩参数、不同地应力状态以及不同注浆材料模量参数对三向压应力传感器实测应力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大量文献中的流变试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围岩等级下传感器实测应力的恢复规律。该研究为流变应力恢复法的成功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考虑大气压力情况下,以粒子填充粘弹性材料的界面开裂机理,采用能量法导出了以界面粘接能、粒子半么和大气压力表示的界面开裂临界应力表达式,研究表明:当界面粘接较差、粒子半径较大时,大气压力对临界应力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7.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及热奋力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传感器引起的钻孔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最后推出了由测值反算地应力的公式,此方法称为流变法应力测量.通过实测数据,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得原岩应力,流变法应力测量与孔壁应变法应力测量在应力大小和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对PET/Vectra A900(TLCP)共混体系的流变与结晶诱导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T/TLCP的流变行为与组成密切有关,高TLCP含量(30wt.%)的流体呈现与纯LCP相似的非牛顿流体特征并存在一定的屈服应力;低TLCP含量(5wt.%)的共混物流体则相似于纯PET的近牛顿流体的特征,但粘度有所降低,介于中间的组成随切变速率的变化呈现两个区域的流动特征。对共混体系法向应力的测定表明:第一法向应力差负值的出现与测试条件有关。在剪切条件下,由于TLCP的诱导作用,使PET在熔体状态下出现了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