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最近在"编辑之家"微信群中见到一位同人的提问:"对于时间单位小时,我的上小学孩子学校的老师要求写‘时’,写‘小时’就算错。请问这个要求对吗?有什么标准依据?"这的确是一个难题,要说清楚必须符合标准并分清使用场合。先要肯定的是"[小]时"是我国选定的用于计量时间的法定计量单位。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对"小时"有以下规定:它的量名称为"时间",单位名称为"[小]时",单位符号为"h",  相似文献   

2.
<正>现在的书、报、刊(包括科技期刊)等各种媒体中,当日期采用全数字表示时,经常可见一种错误的写法,如:把"2019年2月1日"写为"2019-2-1"。正确表示应为"2019-02-01"。这一错误源自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该标准 5.4.1 说:"‘年’‘月’可按照GB/T 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替代",并给出示例"2008-8-8""1997-7-1" ;在后边补充说,  相似文献   

3.
<正>答不正确。这类错误写法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第37条规定:"将SI词头的部分中文名称置于单位名称的简称之前构成中文符号时,应注意避免与中文数词混淆,必要时应使用圆括号。例如:旋转频率的量值不得写为3千秒-1。如表示‘三每千秒’,则应写为‘3(千秒)-1’(此处‘千’为词头);如表示‘三千每秒’,则应写为‘3千  相似文献   

4.
<正>答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指出:"无责任者或者责任者情况不明的文献,‘主要责任者’项应注明‘佚名’或与之相应的词。凡采用顺序编码制组织的参考文献可省略此项,直接著录题名。"ISO 690:2010《信息和文献参考文献和信息资源引用指南》同样指出:"在著者-出版年标注体系中,  相似文献   

5.
<正>在科技书刊、论文写作指导书甚至有些国家标准中,表示数值或量值时混淆一字线"—"和浪纹线"~"的错误比比皆是,而且科技书刊中的误用,根源往往在于某些标准和写作指导书的误导。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正本清源。某指导科技论文规范写作与编辑的图书说:"表达量值范围用浪纹线连接号‘~’或一字线连接号‘—’。例如:1.2~2.4 kg·m/s(或1.2 kg·m/s~2.4 kg·m/s),  相似文献   

6.
<正>在采用作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不少期刊对"等"的西文使用了"et al"。这种用法是错误的,应使用"et al."。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0.2.2 规定:"正文中引用多著者文献时,对欧美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其后附‘et al.’;对于中国著者应标注第一著者的姓名,其后附‘等’字。姓氏与‘et al."‘等’之间留适当空隙。"因此,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著录参考文献时,正文中"A et  相似文献   

7.
<正>在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5.1.4中,对示例2008年8月8日说:"‘年’‘月’可按GB/T 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替代",写成"2008-8-8"。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语法界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即把“不”和“没”当作副词看待。例如王力先生在《汉语语法纲要》中就说:“另有一类词,如……‘不’‘未’等等……我们把它们称为副词。”吕叔湘先生和朱德熙先生合作的《语法修辞讲话》也讲到:“现代口语里只有两个否定副词:‘不’和‘没’。‘没’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否定‘有’,一个是否定行为的完成,除此以外都用‘不’。”近几年新版的三套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即上海版郑州版和兰  相似文献   

9.
在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5.1.4中,对示例2008年8月8日说:"‘年’‘月’可按GB/T7408—2005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用‘-’替代",写成"2008-8-8".虽然后文中说"月和日是一位数时,可在数字前补‘0’",但这里用了助动词"可",仍暗示不补"0"也正确。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图书、报纸、期刊、电视屏幕乃至不少标准、规范、文件中,频频可见"标识"一词,如"期刊出版标识"文章标识码"商品标识"标识方法"用连续的阿拉伯数字标识各个分册"等等,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很多人还把"标识"读成"biaoshi",这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正>角括号是数学、物理学中时常可见的一种括号。GB/T 3102.11—19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和ISO 80000-2:2009《自然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都与圆括号( ) 、方括号[]、花括号{ } 并列列出了角括号,其英文名称为"angle brackets",符号为"〈〉"。GB /T 3102.11—1993 给出的应用实例为〈a〉,意义为a的平均值(mean value of a);  相似文献   

12.
学“吹牛”     
白老师说:"如果我们学会了‘吹牛’,写出的作文一定会更生动。"小丁说:"白老师,您不是说过写话要写真实的事情,不要乱编吗?"白老师说:"小丁呀,你在作文中写过一句话:‘劳动结束了,同学们个个挥汗如雨。’谁身上的汗水像雨一样?这不是‘吹牛’吗?"白老师又说:"吹牛是说假话,是胡编乱造。我刚才说的‘吹牛’是夸张,如果夸张得恰当,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引起丰富的联想,受到强烈的感染。比如米发  相似文献   

13.
<正>一位哲人曾说:"成功和失败,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从零开始’才可能有永远的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则说:"一个人可以弃旧图新,可以再接再厉,都不能‘从零开  相似文献   

14.
蒋绍愚先生的《<祖堂集>词语试释》说:“‘承闻’是‘听说’之意,‘承’是敬词,‘闻’是动词。……‘承闻’也可单用一个‘承’字。……‘承’已是用作动词‘闻’了。”照此看来,蒋先生认为“承”在《祖堂集》所反映的五代宋语言中,本来属敬词,放在动词“闻”前而逐渐渗进“闻”义,成为动词。这个说法有不妥当处,因为在唐代乃至六朝文献中,“承”训“闻”的例子已不罕见。《世说新语·雅量》:“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围绕萍乡民间美术纹样的历史印痕解密其符号特性,简要梳理出一条萍乡民间美术纹样"图腾符号"、"饕餮符号"、"巫楚符号"、"‘人’象符号"、"‘繁’象符号"、"信息符号"发生、发展和演进的符号线索,总结出萍乡民间美术纹样的符号学研究价值和激发现代设计创造力的真正"内驱"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冬在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寒暄"这个词。他指着"暄"字给爸爸看:"爸爸,这字错了,应该是‘喧’字。""错了?为什么?"爸爸问。小冬说:"这个词的意思是两个人见面时互相打招呼,打招呼要讲话,应该是口字旁的‘喧’。"爸爸拿出字典说:"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但这里为什么用‘暄’,而不用‘喧’?给,去查查字典吧。"小冬用音序查字法查到了两个字:"喧"是温暖的意思;"喧"是说话声音大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释‘旒’甲骨文及金文中有象形字作: 以上金文两字,吴大澂以为‘古穗字,象禾穗下垂形’(‘说文古籀补’卷七,第41页)罗振玉未加解释,收甲骨诸字於待问编。郭沫若先生以为以上六字‘与黄字相较,其必为古佩玉之图形无疑,即‘黄’之初字也。’(金文丛考170页) 今按:以上六字应释作‘旒’,说文‘’字云:‘玉也,冕饰。’古者冕延前後有缫旒,周礼弁师云:  相似文献   

18.
<正>"%"是1的分数单位,用来替代0.01或10-2。在现在的科技期刊中,确实还经常见到在"%"前后添加说明性字符的情况,例如:"15wt%"(重量百分数)、"20vol%"(体积百分数)、"8mol%"(摩尔分数)、"5at%"(原子百分比)等,"15%(m/m)"(质量分数)、"20%(V/V)"(体积分数)等。这些表示都是不正确的。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指出:"单位符号没有复数形式,符号上不得附加任何其他标记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代有位老人,要把院子当中的一棵大树锯掉。有个孩子发现了,就问他:"树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锯掉呢?"老人回答:"我的院子是方形的,四方当中有树,这是个‘困’字,不吉利。"孩子立刻反问:"树虽然可以被锯掉,可院子还是方的,四方院中住着人,这是‘囚犯’的‘囚’字,这更不妙!"老人听后吃了一惊,这才决定不再锯树。巧的是,在淮海战役中,发生过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期刊,包括《编辑学报》,在经过主管部门批准每年出版2期增刊时,常常不编增刊序号,都标志为"增刊"。这是违反国家标准GB/T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的。该标准规定:"增刊应单独编序号,一卷(年)内只出1期,其序号为‘增刊1’。"也就是说,只要出版增刊,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