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四川省彝族群众参加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为切入点,对彝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消费、意识、活动的形式、制约因素以及人们对彝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的态度等进行了社会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淡等方法对云南的楚雄、红河;贵州的毕节;四川的凉山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在分析与归纳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基础上,提出健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彝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田野调查、专家访淡等方法对云南的楚雄、红河;贵州的毕节;四川的凉山等地部分彝族山寨部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状态正面临严重的衰退和失传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在分析与归纳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因素基础上,提出健全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制度,重视挖掘、传承、弘扬和发展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建立彝族原生态资源名录体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惠  陈雪红  王浩春 《科技信息》2011,(33):313-314
楚雄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楚雄彝族自治州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篇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楚雄彝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传承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来探索楚雄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罗文富  丁先琼  李婷娜  罗文军 《科技信息》2010,(30):I0296-I0297
云南彝族有着悠久的、灿烂的、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在彝族民间流传着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习俗活动,传统的体育活动。云南彝族民间传统习俗活动中都孕育着许多传统体育,这种传统习俗活动富有奇异的民俗特征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临沧彝族传统婚丧习俗的考察,探讨云南彝族传统婚丧习俗中的民族体育文化,以探索民间习俗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民族节庆活动,楚雄彝族"火把节"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该文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楚雄彝族"火把节"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借助"火把节"传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旅游经济遇到了瓶颈;对市场有度开发,深度挖掘彝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价值,打造原生态休闲体育品牌,形成"火把节"体育文旅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树华  高鹏春  龚怀 《科技信息》2009,(8):231-231,233
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是体育旅游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文化内涵,为挖掘云南体育旅游文化,促进云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持。本文对楚雄彝族绚丽多彩的文化进行阐述,并指出楚雄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解决的途径,为彝人古镇的发展抛砖引玉,对云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丛辉  王宝庆 《科技信息》2010,(19):171-171,17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新疆塔塔尔族群众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构显示:新疆塔塔尔族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参与率较高,女性的参与率偏低;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合理;参加项目以赛马、摔跤、"跳跑"、攀竿等体育活动为主,群众参与意识较强;组织形式主要以节日自发组织为主,其次是政府组织;民族传统节日和喜庆节日是群众参与的主要时间;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较少?  相似文献   

9.
火把节是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在火把节期间除了开展宗教祭祀活动外,还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对彝族火把节期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和功能加以分析,认为彝族火把节是连接彝族传统体育、传播彝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影响着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维系民族地区群众健康、社会情感和社会结构稳定的给养脐带。为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管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群众生活质量的历史与现实关系,可以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依然具有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体现社会民主自由、创造经济机会、搭建社会机会平台、构筑社会安全保障、规范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守卫地域环境等多元价值功能,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提升生活质量有益手段。因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加强引导少数民族群众体育参与;充分发掘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合理、有效配置公共体育服务资源;培育和发展与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共同体”组织;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阿桂婷  白文婷  尹金萍  孙旭静 《科技信息》2010,(30):I0272-I0272
军事是南诏国重要的支撑,是南诏与唐朝、吐蕃政治博弈的资本,军事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南诏国的国民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彝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台阶。彝族传统体育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为适应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智慧的结晶。本论文通过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等方法,对南诏时期军事训练与彝族传统体育的关系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深入分析研究,以期探索云南彝族传统体育与南诏军事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赵惠  陈雪红  黄艳萍 《科技信息》2012,(29):52+253-52,253
"左脚舞"是楚雄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楚雄牟定彝族的代表性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悠久,内涵丰富,是楚雄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在近30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左脚舞"这种传统文化从乡村田间进入了繁华的都市,从草根文化中脱颖而出,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普及推广较好的项目之一。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整合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显彪 《科技信息》2010,(34):I0262-I0262
左脚舞"是牟定区域性彝族传统舞蹈,主要用月琴伴奏,在近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这种原来只在牟定县中部流行的"左脚舞",已扩张到楚雄全州十个县并成为了楚雄州的一个大舞种。楚雄彝族左脚舞发展的如些之快,是由它的特点及价值决定的,作为彝族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其特点也决定了它成为学校体育教学项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大理无量山、哀牢山民间的彝民,有一种独特的集传统饮食文化、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跳菜舞”,彝语称之为“吾多哈”也就是彝族的伴餐舞“跳菜”,它是彝族在婚、丧、嫁、娶等重大礼仪活动中,活跃气氛敬重宾客的一种民族风俗舞蹈。近年来,各领域对南涧彝族“跳菜”的研究都趋于完善,但在体育领域的研究甚少。基于此,希望通过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溯源、演进、种类、身体特征及组合进行研究,探求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功能价值,以便人们更加了解南涧彝族“跳菜”,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一项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剖析甘肃省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传统体育现状,结果表明:妇女参与传统体育总体水平较好、呈年轻化、中等文化程度、农牧民和学生成为参与的主体;参与形式以政府组织活动为主,草原为主要活动场所,参与时间为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妇女参与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16.
寻甸县是一个回族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聚集,便于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民间陀螺运动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陀螺运动的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影响全民健身的开展。现代陀螺运动虽然有一定的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导致这项运动已显濒临流失之倾向。现在需要对陀螺运动的发展作出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使陀螺运动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和全民健身服务,同时也进一步推广普及它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省高校为支援新疆所培养的200名新疆民族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获取体育知识的主要途径,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安徽省新疆民族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彝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族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文献资料、社会调查、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彝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其抢救与保护提供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与文化符号,其蕴含着民族特有的价值认同、民族精神、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民族文化大繁荣。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现了传承危机,甚至出现断层现象。因此,文章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特点和传承危机,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策略,为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莆田市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调查分析表明:体育人口比例低,年龄结构成"L"型,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的闲暇活动和增进健康方式选择上存在差异。准体育人口存在锻炼的强度、次数、时间等不足,参与项目、形式、动机与体育人口无显著差异。影响非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缺乏余暇、工作负担重和没兴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