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札赉诺尔是滨洲线上的一个小站,东距海拉尔市168 km,西距满州里市29 km.北、东、南为呼伦贝尔高原环抱,西临高尔真山丘陵,南濒达赉湖浩渺碧波,北有海拉尔河蜿蜒清流.这也正是蒙古语札赉(低地)、诺尔(湖沼)这一名称的由来.  相似文献   

2.
北京四合院是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 所谓四合院,是指由东、西、南、北四面房子周合起来形成的内院式住宅,老北京人习惯称它为四合房.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初在新疆大漠中发现的楼兰遗址,是一座两千年前在丝绸之路上极负盛名的古城,然而今天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仅是在东西两面还残存着用黄土垒成的断墙的一处废墟,楼兰城消失了。它为什么消失?至今是个谜。楼兰城是古楼兰国的都城,楼兰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地处塔里木盆地的东南缘。塔里木盆地深处亚洲心腹地带,北、西、南三面被群山环绕,东面地势虽较开畅,但距  相似文献   

4.
茂陵     
田莉 《科学之友》2005,(4):78-78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今兴平县南位乡茂陵村,距兴平县城东15km。西汉时,茂陵地属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在此建陵,故称茂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5.
俟名 《科学之友》2006,(12):42-42
现存的莺莺塔,坐北朝南,塔基于1981年加砌,呈正方形,位于中轴线北偏西10°左右,基座边长16.4m,塔一层下基边长8.35m,全塔共13层、高36.76m(不计塔刹),建在峨眉塬头的一座土丘上。土丘的南、北、西三面临坡,以塔基面为水准参考点,坡深为31~36m。塔东为空旷地带,距塔600m左右为李家庄,其他三面的坡下为西厢村,塔的东北是人和堡。寺内建筑修复前,塔的周围几千米以内没有高层建筑和障碍物。莺莺塔是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它的结构和有关几何数据如下:塔的1层下有须弥座,南向开门,门宽1.5m,高2m。内为方室,室内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尺度不同,门的位置也…  相似文献   

6.
东、西、南、北是我们用来判断地面上事物的方位的,每位在自己出生地长大的人对此都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没有谁会怀疑太阳不是从东边升起来的.然而,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就会发现自己的感觉靠不住了,可能会觉得太阳是从西边,或从南边、北边升起来的.在这个时候就说明自己迷失方向了.  相似文献   

7.
龙山为吕梁山支脉,前连悬瓮山,西接天龙山.龙山道教石窟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6 km的西镇村西的龙山东峰顶,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也是最珍奇的道教石窟.  相似文献   

8.
北京的西、北、东三面为太行山和燕山山脉环抱,东南望渤海,南面连接华北大平原。北京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北京的春季十年九旱、风沙频繁。  相似文献   

9.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km;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30km,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km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陆地震震源深度及其构造含义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对中国大陆地震的震源深度资料作了系统研究.震源深度的研究,对于探索地震孕育和发生的深部环境,地震能量集结、释放的活动构造背景,以及地壳内部构造变形及其力学属性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970年1月~2000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ML≥2.0级并给出深度的31282次1和2类精度的浅源地震为基础,研究了深度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滑动平均方法,统计了网格内地震的平均深度.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平均深度为(16±7)km,东部地区为(13±6)km,西部为(18±8)km,东部比西部平均偏浅5km.我国大陆地震深度最大的地区是新疆西南部地区,即塔里木地块的西端和西南缘.震源深度与构造分区的关系密切,青藏活动地块震源深度平均为(33±12)km.新疆活动地块为(21±10)km,华北为(14±7)km;东北为(11±5)km;华南为(10±4)km.完整地块边界上的地震较深,其中最明显的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北缘;准噶尔盆地的南边缘,阿拉善地块的南边缘;鄂尔多斯地块的东、西两侧以及四川盆地的西边缘.在新生性的破裂带上地震偏浅,如滇西南地震带及张渤地震带.另外,还根据我国震源深度分布特征,讨论了壳幔(主要是地壳)力学行为、变形属性和破坏方式.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7,(19):40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 km;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30 km,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  相似文献   

12.
欣东 《科学之友》2008,(2):74-74
绵山位于山西省中部,是北京至西安旅游黄金走廊的中心和枢纽,北距太原,南距临汾,毗邻平遥古城和灵石王家大院,是山西省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举世瞩目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山构造隆升与水系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早更新世以前,东昆仑山随静藏高原一起抬升,且尚未凸出于高原面之上,区内湖泊遍布,水系为入湖的短小河流。早更新世末,强烈的构造隆升使东昆仑山隆起,凸现于高原面之上。同时,沿昆南断裂带形成一条近东西向断陷谷地;区内湖泊消亡,地表径流汇入比南谷地,形成一条近东西向的大河,大约150kbBP前后,由于昆仑山与柴达之间的强烈差异运动,加鲁河,格尔森等河流强烈溯源侵蚀,切地布汉汉布达山,袭夺了近东西向的大河,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东南断陷区侏罗系含油砂岩的发现及油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荣林  胡民 《科学通报》1996,41(18):1685-1688
塔里木盆地东南断陷区(也称为拗陷区)其范围西起策勒,北以北民丰-且末河为界,南以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侧断裂为界,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80~170km,呈北东走向的条状断陷,面积约10.2×10~4km~2。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西部大地电磁测深探测结果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马晓冰  孔祥儒  于晟 《科学通报》1997,42(11):1185-1187
青藏高原西部吉隆-三个湖剖面大地电磁测深(MT)研究表明,研究区被雅鲁藏布缝合带、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和鲁谷北断裂分为四个构造区,其中冈底斯块体和羌塘块体南缘壳内双高导层与壳内单高导层交替存在,且由南到北呈叠瓦状分布。冈底斯块体的软流圈平缓,平均埋深100km;羌塘块体南部软流圈埋深急剧增加,最深处达230km。  相似文献   

16.
东亚冬季风-暖池状况-ENSO循环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李崇银  穆明权 《科学通报》2000,45(7):678-685
基于观测资料的分析和海-气耦合模式(CGCM)的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关于ENSO发生机制的一个新观点:持续的强(弱)东亚冬季风将导致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持续的西(东)风异常;而异常的赤道西(东)风可使得已在暖池区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正(负)次表层海温距平(SOTA)向东传播;沿温跃层东传的正(负)SOTA将造成赤道东太平洋正(负)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出现和 E1 Nino(LaNina)事件的发生.当 ENSO发生之后, E1 Nino(La Nina)事件的影响又将削弱(加强)东亚冬季风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五大连池火山是我国著名的3个第四纪火山群之一,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的中北部———东北平原的北缘,由14座拔地而起孤峰状的火山锥体及11座盾火山组成。这里广袤的平原,一望无际,远远眺望14座火山,诸峰突兀,群山如列,与荡漾在群山间的摇曳水波顾盼生辉。以中部的五大连池和石龙河为界,东部有7座火山锥:尾山、莫拉布山、东龙门山、西龙门山、小孤山、东焦得布山、西焦得布山;西部有7座火山锥:南格拉球山、北格拉球山、火烧山、老黑山、笔架山、卧虎山、药泉山。在地质专家的眼里14座火山有序的排列、喷发的时间都揭示了地球深处的秘…  相似文献   

18.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 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 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 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 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相似文献   

19.
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和年际气候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炳义  黄荣辉  高登义 《科学通报》2000,45(18):1993-1998
冬季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面积变化与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处于民常偏高(低)时期,冰岛低涡加深(减弱)位置偏北(南),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也偏强(弱),并且位置也偏北(南),导致中纬向西风偏强(弱),受其影响中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升高(降低),因而增强(减弱)暖洋流向高纬度区域输送,流入巴伦支海的北大西洋海水增多(减少),致使巴伦支海南部混合层水温偏高(偏低);  相似文献   

20.
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