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是人生旅程的第一站,它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某种底色。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童年父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悲惨与不幸往往会构成一个人对童年的缺失性体验,这种体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讨论童年母爱缺失性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进而通过张爱玲绝望而极端的书写方式来透视她乖戾的世界观、人生观,并同时为我们敞开那个繁华而糜烂的社会一隅。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对窦娥这一形象存在着误读,从《窦娥冤》的情节看,窦娥是封建社会贞节孝妇的典型。关汉卿之所以创作窦娥形象,首先是因为受到了历史上“孝妇”形象的影响,同时,关汉卿也试图通过这一形象否定异俗风习、蒙元统治,呼唤汉民族传统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4.
路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十分特殊的作家,他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在文学上也处于十七年向新时期文学过渡的承上启下的阶段。路遥童年时期的过继和贫苦生活的经历,对路遥的文学审美、个人性格、文学追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缺失性体验这一心理学原理出发,探求路遥缺失性体验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可以解释路遥小说中的一些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5.
《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依据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关汉卿在尊重单刀赴会这一史实情节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会面的地点以及关鲁二人就荆州问题争论的焦点等细节部分进行了想像虚构的艺术化处理,使得史实产生一定的变异。关汉卿以史写心,借助变异的史实和人物形象,间接传达其在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下对英雄的渴望及作家的汉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6.
关汉卿、马致远均列“元曲四大家”,且是最有地位、最有影响的两位。然而,有关两家创作比较之类的论文较少。本文试从题材选取、情感基调、谴责现实的态度和方式、思想的局限性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二者之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7.
关汉卿、马致远均列“元曲四大家”,且是最有地位、最有影响的两位。然而,有关两家创作比较之类的论较少。本试从题材选取、情感基调、谴责现实的态度和方式、思想的局限性四个方面分析、比较二之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元杂剧创作中,关汉卿是一位多产的剧作家。他的杂剧直指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但在他现存的十八种剧作中也存在大量的天命意识,究其表现形式分为三种类型:信天、天兆、果报。天命意识在关汉卿戏剧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使关汉卿创作理想得以实现;推动剧情发展,消解悲剧意识;迎合观众口味,增强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缺失性体验是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生理的和心理的等)的体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虽然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体验多种多样,诸如幸福体验、崇高体验、焦虑体验、苦闷体验等等,各种体验在人生的各个不同时期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甚至是终身的影响。从马斯洛人格理论看,不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还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不能获得满足,就会形成缺失性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人生的影响较大。象许多艺术形象一样,我们的虎妞(《骆驼祥子》女主人公)的缺失性体验是十分突出的,她缺失的正是爱的体验。虎妞,生长在一个人力车主家庭,父亲刘四是她唯一的亲人。关于她的母亲,书中并未提及。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教育中,儿童文学占有很大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小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学习,能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获得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因此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要深入了解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首先,要对儿童文学进行必要的了解;其次,深入分析儿童文学发展现状;最后,重点探究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育具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窦娥冤》作为关汉卿杂剧创作的代表,已进入了世界经典悲剧的范畴,产生了经典悲剧所具有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剧本以悲剧的视野传达出了伦理文化对个体生存的决定意义,展示了悲剧创作的特殊品格,表现了关汉卿对中国古代悲剧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言对文学的重要性论及语言分析在文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语言分析有助于发掘作品的审美因素;有助于探索作家的艺术风格;助于总结文学的创作规律。那种只讲生活与思想,不讲语言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是片面的,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3.
《录鬼簿》的作者钟嗣成、《太和正音谱》的作者朱权等人都认为元杂剧创制于关汉卿,而关汉卿作品中的有关内容及关汉卿同曲家、杂剧作家与演员的交往等事实.证明关汉卿的创作活动在1350-1300年之间而不会早于1240年,由此即可知元杂剧的创制也不会早于1240年。同时,杜善夫《庄稼不识勾栏》套曲、杂剧家石君宝的创作活动、《元典章》中有关禁戏的法令以及新绛县吴岭庄墓戏剧砖雕等材料,说明元杂剧在13世纪70年代就已流行,再考虑到它同关汉卿初创杂剧时的时间距离,就可以推断出元杂剧的创制不晚于1260年。由此即可知:元杂剧必创制于1240年至1260年的20年间。  相似文献   

14.
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是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也是刑事诉讼机制科学、公正的价值体现。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了被害人的当事人诉讼地位,但对被害人的权利保障还存在诸多缺失。本文就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及权利保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方面的缺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机制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5.
董兰超 《科技信息》2011,(24):I0397-I0397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与社会风俗习惯、民俗事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民俗代表、以礼仪民俗为特征的山东民俗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可谓是举足轻重。文章主要从山东民俗与中国武术的起源、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与武德、山东的节日民俗与武术的传播、山东的民间宗教活动与武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山东民俗在中国武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曾瑞分别为元散曲第一代、第二代"悠游市井"的代表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青楼题材散曲,既呈现出与著名歌妓密切交往和对妓女人文关怀的共同特征,又因各自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不同而造成差异。概而言之,关汉卿式的"玩世"与曾瑞式的"警世"折射了元代文人悲剧性命运的共同实质。  相似文献   

17.
周虹 《科技信息》2012,(20):30+32-30,32
本文从晁错政论散文的保存、创作、继承发展和影响四个方面论述晁错政论散文,通过对晁错政论散文的论述,大家对晁错及晁错政论散文有所了解,从而肯定了晁错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其项目选题更容易与市场贴近,更容易与生产贴近,更容易与推广应用。阐述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蕴涵,从常规思维角度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缺失的弊端正反两方面对确立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立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汉语习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阐释:英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英汉不同的民族历史;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英汉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古希腊文化和英汉民族古典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伟大的戏剧家。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把他列为元代作家第一人,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中称他为“驱梨园领油,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而现代文学吏上王国维的评价是“无杂剧一体,实汉卿创之”。由此可以看出关汉卿在当时以及在整个中国戏剧史上的崇高地位,关汉卿杂剧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对于戏剧来讲,场面和关目的合理设置是一部戏成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杂剧的出色成就与其安排场面关目的匠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将着重分析关剧在这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