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人经典故事的价值实现是通过两条线索展开的。第一条线索是从经典故事到文化现象。通过这条线索的研究,可以看到铁人经典故事是铁人文化现象百读不厌的"文本",铁人文化现象是铁人经典故事存活的载体和意义解读。第二条线索是从文化现象到民族遗产。通过这条线索的研究,可以看到铁人经典故事作为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共有和共享性。铁人经典故事已结成为民族的共有记忆,提供民族的持续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要坚定"四个自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时期,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基本内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创新。进入新时代,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哲学思想、时代价值和历史使命,为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传统哲学是传统文化的表征,寻绎其特点和价值取向,进行时代解读使其释放积极能量来解决当代现实问题意义非凡。诉诸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先秦的武化重于文化、秦汉及其之后的重文轻武、当代的重智育轻体育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审视,究其原因是除了社会各阶层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厚此薄彼之外,来自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的哲学精神从古至今是取舍中的基本圭臬。以史为鉴,实用理性以其务实进取的精神曾铸造辉煌,但这种思维习惯也使当代学校教育发生了异化,体育边缘化。基于实用理性根深蒂固的文化现实,提出利用实用理性来纠正“重智育轻体育”偏锋的策略,为构建青少年体质提升理论提供论证。  相似文献   

4.
大庆城市文化的精髓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不断延伸扩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价值观的视阈来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实质,进而探讨大庆城市文化对培育企业家精神的积极影响,可以为大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作为电影史上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阿甘正传》描述了特定时期的美国历史和文化,在倡导传统道德及价值回归的同时探讨"人何以有不同命运""人如何对待命运"等哲学命题。电影中这种对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契合了中国儒家命运观中的一些经典元素,如"死生有命""为仁由己"及"知命乐天"等理念。正是这种对命运的共同理解及文化共通使《阿甘正传》把笃信不同文化的观众都能聚集在一起,并使之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相似文献   

6.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收官之战",是参与社会体育的"开局之战",是"终身体育"的"桥梁之战"。这一阶段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庆的高等院校建设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有机地贯穿到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再结合体育精神加以凝聚、挖掘、丰富,并赋予时代的新内涵,使大学生身临其境的接受和体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同时,还可以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过程中,培养健康心态、健全的人格、勇敢面对成功和失败、强化公平竞争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更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补充和延续,学校德育教育的最佳辅助途径,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7.
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在振兴东北、转型发展中必须"传承弘扬黑龙江优秀精神"[1],就大庆而言就是要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引领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增强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因为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制度优势,也是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灵魂主线和释放巨大潜能的精神财富。为此首先要明确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黑龙江精神更具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庆的根与魂,是大庆市民的文化因子。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强化大庆人的文化自信,塑造好行动自觉的底色基调,与时俱进地丰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思想文化内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强化其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贺琳 《科技咨询导报》2007,(25):202-203
美国文化中注重功利的实用精神对美国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人的求实态度在这块土壤上滋生起最能反映出美国社会精神的实用主义哲学,而这种哲学思潮又以其国人独有的理论方式使实用主义精神深深扎根在美国文化价值观中。本文从历史、文化、哲学的角度来发掘实用主义的起源,从而理解实用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认为,“以哲学代宗教”在理论上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哲学与宗教目的和作用的共同性决定了以哲学代替宗教的可行性,哲学比宗教立意更高远、形式更合理,其决定了以哲学代宗教的必要性。冯友兰的“以哲学代宗教”说并非没有普遍性意义和社会基础,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视,同时,对于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看待人们的宗教欲求,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铁人精神研究的“价值认识视角”和“价值实现视角”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了理论视角的转换必然要求铁人精神研究的思想方法要自觉地从“客观化的研究方法”向“主体化的研究方法”转变。文章依据新的理论视角和新的思想方法的要求比较深入地探讨了铁人精神的人文价值和铁人精神主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