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陆水域有机物耗氧量的测定,过去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现在采用低浓度碱性或酸性高锰酸钾法。作者通过实验,认为上述的方法都不够合理,并获得了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合理条件,进而修正了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对计算公式作出了校正,提出了一个测定水中有机物耗氧量的碱性高锰酸钾修正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化学法销毁催泪剂CS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各因素对CS销毁效果的影响变化规律,本实验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销毁的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各条件对销毁效果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本实验销毁催泪剂CS的方案是可行的,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且当Ca(OH)2浓度为销毁温度时的饱和浓度、Ca(ClO)2与CS的摩尔当量比为1.3: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70min时,CS销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化学法销毁催泪剂邻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CS)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各因素对CS销毁效果的影响变化规律,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的方法对销毁的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各条件对销毁效果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销毁催泪剂CS的方案是可行的,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且当Ca(OH)2浓度为销毁温度时的饱和浓度、Ca(Cl O)2与CS的摩尔当量比为1.3∶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70 min时,CS销毁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浓硫酸和磷酸混酸替代传统的易产生毒气的硝酸钠/氯酸钾,高锰酸钾为氧化剂,鳞片石墨为碳源,制备了氧化石墨;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石墨用量、高锰酸钾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氧化石墨结构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改进工艺制备氧化石墨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改进工艺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氧化石墨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与Hummers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工艺比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晶格中具有更少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氧化还原法制备二氧化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设计寻找出了高锰酸钾选择性氧化还原法制备二氧化铈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还原气氛下进行了红土贫铁矿的还原焙烧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C/O、焙烧时间和焙烧温度为因素,在还原气氛下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C/O是0.8,还原焙烧温度1350℃,时间为25min.另外发现,在更长的还原焙烧时间或焙烧温度下,产生珠铁分离现象.为接近实际生产条件,进行了敞开氧化气氛实验,由于表面氧化的原因,金属化率仅为50%左右,通过控制球团表面气体搅动,可减轻表面氧化现象,进而提高金属化率,而通过氧化气氛下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实际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咖啡因试验A项、B项外观和荧光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全合成法制咖啡因(加氢还原)的精制过程中水、高锰酸钾和活性碳的配比;pH值;氧化时间及脱色时间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精制水配比为500%、高锰酸钾配比为1.2%、活性碳配比为5%、pH值为3、氧化时间1.5h、脱色时间1.5h。  相似文献   

8.
以芬顿试剂、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氧化降解生活污水,通过测定COD、BOD_5变化来比较氧化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研究.芬顿试剂适宜的氧化条件:FeSO_4·7H_2O的投加量为3 mmol/L,pH值为3,H_2O_2与Fe~(2+)的投加比为3:1,反应时间为60 min;高锰酸钾适宜的氧化条件:投加量为0.2mmol/L,pH值为2,反应时间为60 min.研究表明:与高锰酸钾处理的效果相比,采用芬顿试剂,COD去除率可达80%,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对硫酸铅回收土霉素发酵废液中草酸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回收率.考察了反应时间、硫酸铅颗粒度、不同无机酸及其不同酸的浓度等实验条件对方法回收率的影响,优选出了回收草酸以及处理回收的硫酸铅的最佳实验条件.草酸回收率达92%以上.硫酸铅的回收率为94%~97%,回收硫酸铅的使用效果相当于硫酸铅首次使用的效果.该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药厂大规模回收草酸.  相似文献   

10.
石墨烯因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实验综合考虑了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氧化石墨烯各基团还原效率的影响机制.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氧化石墨烯中的主要官能团如羟基、羰基和环氧基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还原.进一步利用FT-IR图谱分析软件,采用基线法计算分析表明:(1)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是影响还原程度的最主要因素;(2)还原羧基的最佳条件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9、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7;还原羟基与环氧基的最佳实验条件相同,均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8、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8;(3)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达到采用水合肼选择性还原石墨烯表面羟基、环氧基及羧基的目的.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机理及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