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主体和客体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最后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门志平 《科技信息》2010,(25):371-371,363
新会计准则已在上市公司实施,那么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探讨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以及可能被上市公司采用的盈余管理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2008年高铁开通为准自然实验背景,采用2005—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高铁开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抑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该作用在地级市强于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研究还对高铁开通影响盈余管理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高铁开通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度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进一步讨论了公司规模对高铁开通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规模越大,高铁开通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越强。  相似文献   

4.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一直是上市公司粉饰报表的重要手段.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概念做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方法.其次,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防范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了上市及配股,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严重,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目的从事会计造假的手段,对经济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在揭示了盈余管理的种种动机之后,从上市公司的内部、外部寻找了若干防范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会计计量和方法的选择上都做了较大修改,遏制了盈余管理的一些负面影响,但也增加了许多可操纵的因素。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将2007-2011年间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组,对比了各组公司在发行新股中的盈余管理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时会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方向取决于定向增发的对象.当增发对象是外部投资者时,上市公司会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当增发对象是控股股东时,上市公司会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当上市公司同时向外部投资者和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时,盈余管理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企业盈余管理并非是单纯的会计行为,它表现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结果,鉴于中国上市公司所形成的特殊公司股权结构,有必要对其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从而改善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以中国石油化工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而法人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上市公司A股2007—2012年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其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其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相关不显著。相比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由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更低。表明相比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外部审计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而对于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发挥了更为显著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2008-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存在性以及盈余管理的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钢铁行业盈余管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钢铁企业在市场形势严峻的2008-2009年,倾向于调减当年盈余为以后年度储存利润。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的行为,利用现金流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进行评价,使投资者准确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列举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并介绍用于评价的主要财务指标,指出现金流量指标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为客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粉饰公司业绩,误导投资者决策的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对比中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有三类: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与规避监管动机。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前两类动机并未得到显著的体现,规避监管动机是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典型动机。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受益者是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剥夺是盈余管理的深层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贠照 《科技信息》2013,(6):72-72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会计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同样,债务重组准则也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了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商仲玉 《广东科技》2005,(11):46-47
西方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有20多年,随着我国现实生活中的盈余管理现象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对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盈余管理动因的讨论也非常活跃,但主要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动因,而对于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出现的控股股东、地方政府参与盈余管理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加以解释.本文不局限于管理者,而是从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讨论盈余管理的动因,以更好地理解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盈余管理现象.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压缩了上市公司的部分政策性会计寻租空间,但也扩大了一部分政策性会计寻祖空间,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动因和直接动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上市公司在新准则下可采用的盈余管理途径,使其以合法的形式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试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及其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信息不对称和会计学的角度揭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适度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和过度盈余管理的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实证会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在盈余管理使用的多种手法中,资产减值会计又是目前上市公司通过巨额冲销和收益最大化实施盈余管理的最大法宝。资产减值会计之所以成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主要手段,主要是由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会计本身的模糊性和灵活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盈余管理的收益大于成本等原因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策略、手段,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和投资者的利益的损害日以彰显,针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会计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2007年,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针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是否改善中国盈余管理的现象进行研究,选取2004年-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上,分别采用不包括先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和包括线下项目的应计利润法。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新会计准则并没有改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研究进一步对中国上市公司按照行业进行分类,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在行业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后,盈余管理的变化情况随行业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王丽敏 《科技信息》2012,(13):426-426,369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而经过盈余管理后的财务报表是一般投资者决策的直接依据。因此,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简单介绍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及方法,探讨盈余管理识别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