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肉豆蔻及肉豆蔻衣精油,用滤纸片法测定两种精油的抑菌活性,用平板涂布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精油对6种供试菌均有抑菌效果,但对每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水蒸气蒸馏法获得罗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罗勒精油化学组分,以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为检测指标,研究罗勒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罗勒精油中丁香酚(39.55%)、酞酸二乙酯(49.95%)、草蒿脑(3.95%)、石竹烯(4.73%)含量相对较高,占精油相对总含量的98.18%;罗勒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均为1.25μL/m L;通过对电导率及生长曲线的监测发现,在精油作用下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了较大改变;结合生长曲线认为,精油的存在使细胞内容物外泄,从而抑制了细菌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肉桂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肉桂醛(81.1%),乙酸肉桂酯(5.954%),香豆素(5.689%),苯甲醛(1.246%).通过琼脂平板抑菌圈实验比较肉桂精油和肉桂醛对博物馆空气来源的三种霉菌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及肉桂醛对霉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相同剂量(10μL)肉桂醛抗菌活性比肉桂精油的抗菌活性大.肉桂精油及其活性物质肉桂醛在博物馆空气中抑菌防霉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侧蒿全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鉴定其中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测试.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测定侧蒿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以及其对5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侧蒿挥发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76.93%,其中主要成分为石竹烯及其氧化物、桉树脑、樟脑、龙脑、萜品烯-4-醇、大根香叶烯D等.侧蒿挥发油对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效果弱于维生素C(Vc);侧蒿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 mg/mL、8.0 mg/mL、2.0 mg/mL.  相似文献   

5.
以大叶茜草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研究大叶茜草挥发性物质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志贺氏菌为供试菌种,测定抑菌圈直径,研究大叶茜草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天然抗氧化剂为对照,用DPPH,ABTS~(+·),H_2O_2和还原力4种不同的抗氧化体系检测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性较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大叶茜草精油对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大叶茜草精油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ABTS~(+·)和H_2O_2的生物活性,还原能力相对维生素C较弱.试验结果表明,大叶茜草精油挥发性物质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抑菌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质.  相似文献   

6.
瑞香狼毒根中抑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L.)对病原真菌石膏样毛癣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采用无水乙醇浸提瑞香狼毒根粉,并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依次萃取,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312.5mg.L-1.然后采用硅胶柱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段柱层析,并结合活性跟踪获得一高活性化合物,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9.8mg.L-1.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叶和花蕾中的精油并研究其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青蒿精油的提取工艺;以5种代表性的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ICC 10384、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ICC 2365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ICC 10275、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ICC 2487、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CICC 33032作为指示菌,利用滤纸片法检测青蒿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进一步测定青蒿精油对这5种指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青蒿叶和花蕾中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 h,蒸馏时间3 h,料液比1∶8;此条件下提取出的青蒿精油对5种指示菌(包含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酿酒酵母的抑菌效果最好,MIC均为48.5μL/mL。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11种动物病原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飞蓬精油和胜红蓟精油的MIC分别为0.062 5~0.5、0.125~1、2~4和0.062 5~0.125mL/L;山苍子精油、南丰蜜橘精油和胜红蓟精油对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好,飞蓬精油的抑菌活性相对较差.采用气态熏蒸法测定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常见霉菌的抑菌效果,当精油剂量为16μL/皿时,4种植物精油对环境霉菌有抑制作用,山苍子精油和南丰蜜橘精油的抑制效果较好(此2种精油在27℃下对面包霉变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通过对植物精油漱口水的配方研究,确定了配方中各成分的最佳配比,并制备出山苍子精油漱口水.用山苍子精油漱口水漱口,对口腔细菌的除菌率为39.96%,与市售漱口水的除菌率相似,在除菌方面达到了工业产品的要求.采用GC/MS技术鉴定了4种植物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9.
干燥方法是影响精油组成成分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阴干、晒干、40℃烘干3种不同方法对采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长期野生欧薄荷地上部分进行干燥处理。以新鲜未经干燥处理的欧薄荷为对照,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欧薄荷精油,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产率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分析了精油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了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干燥方法对精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方法对欧薄荷精油产率、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阴干欧薄荷精油产率最高(0.49%±0.01%),其次是40℃烘干(0.42%±0.03%)、晒干(0.19%±0.02%)和新鲜(0.12%±0.03%)。精油中主要成分均为香芹酮(46.58%~50.75%)和柠檬烯(24.01%~29.71%),但含量上有显著区别。抗氧化及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从3种经干燥处理过的欧薄荷植物中提取出的精油,其抗氧化活性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远远高于新鲜欧薄荷精油,抑菌效果也较新鲜欧薄荷精油有不同程度增强,综合精油产率及生物活性,阴干可作为欧薄荷较佳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4种调味料(生姜、大蒜、丁香、茴香)超临界提取的精油进行GC-MS成分分析,比较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O_2~-)和羟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4种调味料超临界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O_2~-、·O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采用琼脂扩散法研究精油对供试菌种的抑制作用,4种调味料超临界提取精油对测试菌种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无花果叶抑菌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无花果叶提取物对供试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无花果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对供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四联微球菌、普通变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25 g/mL,对大肠杆菌、噬夏孢欧文氏菌、灰葡萄孢、枯斑拟盘多毛孢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050 g/mL.对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并用波谱进行鉴定,得到两个抑菌化合物分别为补骨脂素和香柠檬内脂.  相似文献   

12.
用超临界CO2萃取余甘子精油,采用琼脂平板抑菌法,以山梨酸钾为对照,对余甘子精油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运用GC-MS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的余甘子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沙门氏菌,啤酒酵母、米曲霉等常见食品污染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20MPa压力下萃取的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啤酒酵母、米曲霉及黑曲霉的抑制效果优于山梨酸钾;从20MPa压力萃取的精油中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β-波旁烯(38.23%)、二十六烷(17.2%)、麝香草酚(10.94%)、二十五烷(8.51%)、β-丁香烯(5.39%)、2,3-二羟基丙酸(4.36%)、十六烷酸(2.65%)及甲基丁香酚(1.25%),初步推断甲基丁香酚、β-丁香烯、β-波旁烯和麝香草酚为主要的抑菌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根和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其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乙醇回流萃取制备鱼腥草根和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采用涂布平板法和96孔板法测定两者抑菌活性,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两种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鱼腥草根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250,0.125,0.125,0.004和0.250g·mL~(-1);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上述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034,0.068,0.125,0.001和0.125g·mL~(-1)。GC-MS分析结果显示,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主要含有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亚麻酸、棕榈酸、5-甲基-2,4-(1H,3H)-嘧啶二酮、磷酸三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叶绿醇;而根乙醇提取物中仅发现抑菌成分亚麻酸和棕榈酸。【结论】鱼腥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根乙醇提取物,且抑菌成分的种类数及含量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川西南民族药——金花小檗,用不同的方法对其抑菌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用酸性染料比色法、 HPLC法测定了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萃取部位的功效组分含量,发现生物碱集中于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中,小檗碱在醇提物、萃取部位中的含量都最多,巴马汀最少.测定其根、茎、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可知:与75%乙醇相比,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低敏;而与75%乙醇相比,金花小檗根、茎、醇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中敏.用DPPH·清除率法、总还原力法测定其醇提物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相似:正丁醇部位、水相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较强,石油醚萃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低.用金花小檗醇提物、正丁醇-水部位分别饲喂小鼠30 d测定小鼠血清MDA和T-SOD值,所得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试验组小鼠T-SOD值显著降低, MDA值显著升高,说明金花小檗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金花小檗提取物、萃取部位不仅有显著的抑菌活性,而且也有较高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肉桂酸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琼脂渗透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MFC)的测定发现了肉桂酸及其衍生物(p-甲氧基肉桂酸和p-羟基肉桂酸)对常见几种代表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羟基肉桂酸对细菌类抑菌效果最好,对枯草杆菌的MIC为0.5 mg/mL,MBC为0.75 mg/mL.对真菌类,肉桂酸的抑菌效果最好,对白色假丝酵母菌的MIC为0.125 mg/mL,MFC为0.5 mg/mL.本文通过研究肉桂酸及其衍生物对常见几种菌的抑菌活性,阐明了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苯甲酸和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以上五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对壳聚糖较敏感,黑曲霉对壳聚糖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利用野生银莲花资源,将银莲花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得到5个组分,分别采用DPPH法、琼脂孔扩散法、MTT法进行了抗氧化、抑菌和抗人乳腺肿瘤细胞(MDA-MB-231)活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组分均有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组分工抗氧化活性最好,半数抑制质量浓度为30.58 μg/mL;5个组分均有抑菌活性,其中组分Ⅴ抑菌活性最好.各组分和单体化合物对人乳腺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组分Ⅱ对人乳腺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最高,达到50.32%.  相似文献   

18.
以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病原菌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牛津杯法等方法,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SJ100001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SJ100001菌株抑菌活性成分的来源、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最佳发酵条件及其理化稳定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探究SJ100001菌株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DPPH法测定地板藤根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微生物纸片法测定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清除作用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的半数有效量(EC50)分别为0.004 6、0.004 7、0.006 4 mg/mL.抑菌实验显示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有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Clevenger法萃取草果获得草果精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8个成分,通过保留指数解析出占总成分9714%的3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089%) , α-水芹烯(977%) , 4-丙基苯甲醛(699%)等. 与匹配度对照解析法比较,有24个成分一致,占总成分的9281%. 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含量,其质量分数为480%. 然后,研究了草果精油和1,8-桉树脑的抗菌活性. 结果显示,精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而1,8-桉树脑几乎无抗菌活性. 精油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霉菌的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米曲霉菌、根霉、青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