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鲍献文  陈波  侍茂崇  邱绍芳 《广西科学》2004,11(4):375-378,384
采用潮流控制方程和湍流封闭方程构建完整的三维浅海潮波定解方程组,通过建立钦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计算钦州湾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模拟结果与同步进行的岸边潮位及海上潮流的观测值校验结果表明,实测潮位资料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潮位变化为1d中出现1次高潮和1次低潮,1个月内出现2次大潮和2次小潮,大潮潮流约4.Om,小潮潮流约1.Om.实测潮流与对应时间的计算结果十分接近.最大流发生时刻、转流时间以及潮流性质与计算结果相差不大,潮流速度和潮流方向也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模拟计算结果真实地反映钦州湾的潮位变化和潮流运动状况。  相似文献   

2.
渤海湾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海州湾海域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三维河口、陆架、海洋模型(ECOM3D),引入干湿网格法变动边界处理技术,建立三维动边界潮流数值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海州湾近岸海域三维潮流场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出此海域M2分潮的潮流场时空分布特点:大部分海域流速在40~65 cm/s之间,垂直流速量级为10-4m/s,最大垂直流速为5.2×10-4m/s.  相似文献   

4.
动能弹对混凝土靶板侵彻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描述材料特性的经验公式和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对控制方程组在欧拉网格上进行离散差分求解,建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给出一种基于Youngs技术的三维界面处理方法,并对动能杆侵彻混凝土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数值模拟结果,得出模拟结果与工程中的现象基本吻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潮汐潮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把长江河口、杭州湾及领近海区作为整体,应用三维高分辨率非正交曲线网格河口海洋模式,模拟了4个主要分潮M2,S2,K1,O1。在长江口外半日分潮M2、S2从东南方向传入长江口和杭州湾,全日分潮K、,O1从北向南传播。这4个分潮的振幅在长江口南支向上游逐渐减小,但因杭州湾和长江口北支呈喇叭状,而向上游逐渐增加。计算潮差变化过程和实测值基本一致,4个分潮潮位振幅和位相的计算值与验潮站观测值相比,误差大部分在10%以内。结合1996年2-3月长江河口现场观测,考虑了径流的作用,三维数值木匠敢计算域内流场。结果表明,即使在斜压效应不太明显的口门内,流速在垂直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上层流速明显大于下层流速;潮流具有不对称性,由于径流的作用,落潮时间明显大于涨潮时间,落潮流大于涨潮流,但在象北支涨潮槽中,涨潮流反而比落潮流大。模拟出的以上结论与观测结论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九龙江口-厦门湾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浅水半隐式三维数值模型,考虑九龙江径流影响,运用垂向水平分层法,计算了包括九龙江河口、厦门西港、东海域、同安湾,以及大小金门的厦门湾全海域各固定垂直分层的水平和垂直流速分量.由于在浅滩处采用了干湿动边界处理方法,较好地重现了涨落潮造成的潮间带间歇性出没,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通过讨论各层的潮流场分布特征,显示厦门湾海域潮流以正规的半日潮为主,大部分海区潮流运动形式都为往复流,其中围头湾、大小金门水道、厦门东侧水道以及青屿水道为强流区.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结构网格FVCOM模型构建平潭竹屿湾潮流泥沙计算模型,开展竹屿湾附近海域潮汐潮流、悬浮泥沙输运模拟计算,分析其潮流泥沙的运动特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海坛海峡内潮波为前进波,潮流与潮位变化同步,但竹屿湾内的潮波为驻波;海坛海峡内大潮、小潮期间垂线平均悬浮泥沙浓度差别较小;现状条件下海床的年最大冲刷强度约为10 cm·a-1。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竹屿湾附近潮汐潮流和泥沙的运动特征;竹屿湾海床总体稳定,可能是周围工程建设和人工采砂导致竹屿湾海床局部发生冲淤。  相似文献   

8.
三维波动方程的数值频散关系及其叠前和叠后数值模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适于三维各向同性介质正演的有限差分格式,对声波方程进行了差分离散,导出了差分格式的数值频散关系。研究表明,三维正演的数值频散主要受分精度及网络空间步长的影响,尤以后者影响更甚。在相同的条件下,部分步长越大及差分精度越低,数值频散现象越明显。研究还表明,部分网格有低通滤波作用,因而在正演时应使激发源的主要频率远离网格的截止频率,以保证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某地质模型进行了叠前和叠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叠前模拟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但计算量过大;叠后模拟时,爆炸界面法能较好地反映地下反射界面形状,但不宜计算较大的模型;平面波照射法可用于计算较大的模型,且能较好地反映波的动力学特征,但不能精确地反映界面形态。  相似文献   

9.
采用适于三维各向同性介质正演的有限差分格式 ,对声波方程进行了差分离散 ,导出了差分格式的数值频散关系。研究表明 ,三维正演的数值频散主要受差分精度及网格空间步长的影响 ,尤以后者影响更甚。在相同的条件下 ,剖分步长越大及差分精度越低 ,数值频散现象越明显。研究还表明 ,剖分网格有低通滤波作用 ,因而在正演时应使激发源的主要频率远离网格的截止频率 ,以保证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某地质模型进行了叠前和叠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叠前模拟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但计算量过大 ;叠后模拟时 ,爆炸界面法能较好地反映地下反射界面形状 ,但不宜计算较大的模型 ;平面波照射法可用于计算较大的模型 ,且能较好地反映波的动力学特征 ,但不能精确地反映界面形态  相似文献   

10.
潮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潮流数值模拟为环境污染物迁移乃至环境生态学数学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学背景条件,是海洋环境评价,工程规划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材料,本文介绍了近年潮流数值模拟的进展,并对数值模拟过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难点和发展方向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对于弱耦合掺杂GaAs/AlAs超晶格,采用分立漂移模型。数值模拟和分析直流偏压下超晶格中单极电场畸形的动态行为和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弱耦合掺杂超晶格的电流自激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12.
河口近岸区三维潮流及悬沙扩散的一种分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模型时,对三维浅海流体动力学方程进行时间分步计算,在垂直方向上引用σ坐标变换,并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在水平方向上,采用迎风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离散应用本模式与相应的理论公式做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及参数选取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特征混合有限元方法来求解二维水沙输运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三维实体机构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的自动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DT三维机械设计平台及其ARX开发环境,用面向对象的VC++语言编程,实现了三维实体机构装配和运动仿真的自动化。与MDT、UG、ADIMS等软件的约束装配动态仿真不同,所提出的确定构件在空间位置的方法不依赖于构件之间的约束,而是采用后台处理分析的方法由分析数据确定,不存在软件对机构自由度和约束复杂程度的限制,防止了机构按约束装配出现的装配唯一性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石窟窟顶渗水、地基稳定性差等一系列地质病害,提出并分析了截水廊道和导流孔的综合防渗治理技术,对石窟群进行防渗治理。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组合建立高仿真三维地质模型,利用FLAC3D软件的interface和fill命令实现层状仿真边坡钻孔模型。在原岩应力条件下分析不同方案应力、位移、塑形区效果,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优选出最佳防渗方案。结果表明,增加导流孔的方式对岩体边坡损伤最小,且满足对大气降水导流和地下水截流的要求,岩体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近山体外侧导流孔影响,岩体内部钻孔数目或深度的增加对岩体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路基下方山体喷锚网支护和低压注浆结合的综合岩体加固治理技术可以提高山体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为同类岩质边坡及内部结构的排水、地下水截流导流和岩质边坡加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变压器三维温度场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干式变压器建立了同时考虑铁芯、线圈和绝缘的数学物理模型,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其温度场;讨论变压器的内部温度分布、热点位置及材料热物性系数的影响并结合实测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单缸的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结合《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介绍了3D Studio MAX的三种建模方法和软件功能,阐述了利用3D Studil MAX创建内燃机三维模型和动态模拟过程,开发过程打破了以专业开发工具开发内燃机模型的常规模型,尝试以通用软件开发内燃机三维动态模型,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采用棱边有限元方法,对大电流母线桥进行了三维涡流场的计算,得到了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大小及其在母线桥中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母线桥正常运行时的实测数据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工作电流、母线相间距离对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磁感应强度和电磁力随着工作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母线相间距离使得各相母线间的电磁力增大,而箱体上的电磁力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