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论文以3,4,9,10-苝四羧酸二酐(PTCDA)为起始原料,通过酰亚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酰亚胺衍生物N,N’-二氨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BNAP)和N,N’-二乙胺基-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BNEAP),并研究了其光物理性质。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电荷转移,三种化合物发射不同强度的荧光,并通过B3LYP/6-31G计算模拟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苝二酰亚胺及其衍生物因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为了获得具有新颖光物理性质的苝二酰亚胺材料,对其结构进行了修饰。以3,4,9,10-苝四羧酸二酐为起始原料,分步与环己胺和L-Ala-D-Leu-(N-Me)-Ala-D-Leu-Ally四肽进行氨解反应,用于合成不对称的苝二酰亚胺侧链多肽。考察了物料比、溶剂、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当物料比n(苝酐)∶n(环己胺)=1∶6、乙醇/水为溶剂(V(乙醇)∶V(水)=4∶1)、于70℃反应6h,可得到中间产物N-环己基-3,4,9,10-苝四羧酸-3,4-酸酐-9,10-酰亚胺;后者再与LAla-D-Leu-(N-Me)-Ala-D-Leu-Ally链状四肽在咪唑中混合,以4-二甲氨基吡啶(以下简称DMAP)为催化剂,于120℃反应4h,可得到目标化合物N-环己基-N’-(L-Ala-D-Leu-(N-Me)-Ala-D-Leu-Ally)-3,4,9,10-苝四羧酸二酰亚胺,总收率为32.6%;得到的产物通过ESI-MS和1 HNHR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为制备非对称结构的苝二酰亚胺类化合物提供了一条便捷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两种1,4,5,8-萘二酰亚胺衍生物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计算,系统研究两种化合物紫外吸收、荧光光谱、循环伏安和电化学发光性质,用平面分子内电荷转移(PICT)模型解释双荧光现象,探讨结构与光电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萘二酰亚胺分子上引入功能基团,一方面能改善分子的溶解性,另一方面优化了该类物质的光物理学和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一类环境稳定的n型有机半导体,苝二酰亚胺及其衍生物(PDIs),的研究进展,涵盖了它们分子的合成和一维自组装,重点介绍了PDIs一维纳米纤维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沈卫  毛燕红 《江西科学》1996,14(3):143-147
报道以丁二酸为原料,与NH3反应制得丁二酰亚胺后,再在混合溶液体系中经氯化合成N-氯代丁二酰亚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苝二酰亚胺(PTCDI)敏化的光催化剂TiO2/PTCDI以及PTCDI和酞菁铜(CuPc)共敏化的可见光光催化剂(TiO2/PTCDI)-CuPc。利用XRD,TEM和UV-Vis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面形貌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敏化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染料共敏化样品(TiO2/PTCDI)-CuPc的活性比TiO2和TiO2/PTCDI分别提高了223%和113%。应用能带结构理论,阐明了TiO2/PTCDI和(TiO2/PTCDI)-CuPc的光生电子转移路径和光催化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7.
苝四羧酸衍生物含有平面大共轭体系结构,具有独特的荧光性能,该文简述了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类荧光探针在pH检测、离子检测、DNA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苝四羧酸二酰亚胺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苝四羧酸酐和相应的烷胺、芳胺或双胺反应而制得18个苝 四羧酸二酰亚胺化合物。反应分别在喹啉,含有吡啶的盐酸溶液,以及胺类水溶液中进行,苯骈咪唑 类化合物是以双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方法证实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二甲基二氯硅烷醇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醇解反应进行了理论(采用B3LYP/6-31G(D)方法)和实验(溶剂法)研究,发现反应的第一步和第二步都很容易进行,其中第一步为反应的速控步.得出其第二步的产物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为主产物;反应按乙醇和硅烷略小于2(理论值,实验值为1.8)的配比进行;反应宜按乙醇滴加入硅烷的方式进行.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歧化制备二甲基二氯硅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甲基三氯硅烷、三甲基氯硅烷歧化生成二甲基二氯硅烷为一协同过程,系吸热反应.给出了反应途径IRC曲线及关键原子间距沿IRC的变化曲线.经振动分析校正(MP2/6-31G )后的反应热为-22.8372kJ·mol-1,活化能为331.7649kJ·mol-1.MP2/6-31G 和B3LYP/6-31G 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计算,得出了ZnCl2催化的一甲基三氯硅烷和三甲基氯硅烷歧化反应的机理,得出了IRC曲线和过渡态的虚振动模式.研究发现,ZnCl2的反应活性稍逊于AlCl3,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报道以丁二酸为原料,与NH3反应制得丁二酰亚胺后,再在混合溶液体系中经氯化合成N-氯代丁二酰亚胺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方法对三-(8-羟基喹啉)铝(Alq3)及3种二氟取代衍生物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比较了4种配合物的前线分子轨道组成、轨道能级、电离能、电子亲和势及重整能等性质的同异.结果表明,各配合物的电子跃迁主要发生在不同配体之间的π→π*跃迁.苯酚环上6,7-二氟取代使电子跃迁能力降低,而5,6和5,7-二氟取代使电子跃迁能力提高.二氟取代均可较显著地使得最低空轨道的能级降低,电子亲和势升高,有利于电子注入.此外,5,7-二氟取代后配合物的电子重整能和空穴重整能显著增大,材料稳定性降低.因此,综合比较各因素的影响,Alq3在6,7位置吸电子基团取代有望成为优良的电子材料.  相似文献   

14.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既含有酰胺键又含有酯键的双苝衍生物C4-C3-C3-C4.由于柔性链的引入,改善了溶解性,降低了熔点;紫外吸收-荧光发射光谱在475 nm、508 nm有两个吸收峰;C4-C3-C3-C4的LUMO能级在-3.76 eV左右,具有较低的能级,非常有利于电子的注入,同时HOMO能级在-5.96 eV左右,对空穴有很好的阻挡作用.适合做电子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15.
陶果  徐友辉  朱斌 《科技信息》2010,(16):I0012-I0013
本文研究了氯化亚锡催化还原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NPMI类化合物——N-(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考察了温度、催化剂、中合剂、萃取剂、酸度和萃取次数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优化条件。在反应温度60℃、n(氯化亚锡):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5:1、n(盐酸1:1):n(4-硝基苯基马来酰亚胺)=20:1、无水碳酸钙作中合剂、乙酸乙酯作萃取剂、萃取次数6次的条件下,4-氨基苯基马来酰亚胺收率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16.
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的合成及其构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级松香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加成产物马来海松酸及其进一步甲酯化产物马来海松酸甲酯为反应原料,制备了1个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NMR和MS表征,用COSY,HMQC和HMBC进一步对新型N-芳香基马来海松酸二酰亚胺进行结构分析,首次发现松香背景的衍生物在溶剂中能够进行构型的动力学翻转,并利用2D NMR确定了其trans和cis在溶液中的构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法和B3LYP/6-31G(D)基组研究了三氯硅烷的乙醇解反应,计算得出每一步醇解均为放热反应,并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温度、最佳进样方式、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活化能及其可能的反应途径曲线.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β-二亚胺钴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的 β-二亚胺钴配合物 Co{ HNC(Ph) CHC[C(CH3) 3]NH} 2 ,其分子结构由单晶 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 ,晶体数据如下 :C2 6 H34 Co N4 ,FW =4 6 1.5 ,三斜晶系 ,空间群 P(- 1) ,单胞参数 :a=5 .90 4 3(12 ) ,b=8.3890 (17) ,c=12 .72 4 (3) ,α=75 .75 (3)°,β=83.4 2 (3)°, =78.13(3)°;V =5 96 .5 (2 ) 3,Z=1,De=1.2 85 m g/ m3,μ=0 .739mm- 1 ,F(0 0 0 ) =2 4 5 ,T=2 93(2 ) K,独立衍射点 2 4 33[I>2 sigm a(I) ],R =0 .0 385 m m ,Rw =0 .0 74 9.  相似文献   

19.
用N-苯基顺丁烯二酰亚胺与N-乙烯基甲酰胺、丙烯腈与N-乙烯基甲酰胺进行不同摩尔配比的共聚反应。探讨了不同体系的共聚行为.对共聚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IR),测定了相应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拓宽N-乙烯基甲酰胺与它的共聚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两种二乙酰二茂铁酰腙缩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1′-二乙酰二茂铁和酰肼为原料,合成两种未见报道的二乙二酰二藏铁酰腙缩聚物,并用UV、IR、TGA及不同的Lewis酸、高剂量γ-^60Co辐照,研究了可溶与不可溶聚物的产率和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