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磊  邱敏芳 《科技信息》2008,(2):224-224
近来,美联储降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应对的对策建议,以形成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财经剪贴     
美联储四年来首次降息9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以应对愈演愈烈的次级债  相似文献   

3.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08,(7):10-10
美联储再度大幅降息;巴菲特第二次荣膺全球首富;凯雷资本预警破产;芝加哥商交所集团斥资收购纽约商交所;欧佩克认为油价飞涨与供求无关;  相似文献   

4.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08,(4):10-10
美联储紧急降息;徽软对雅虎发起要约收购;全球矿业市场上的“中铝冲击波”;法国兴业银行曝出违规交易案;美国会众议院批准经济刺激方案.  相似文献   

5.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08,(14):10-10
世界石油大会会诊高油价;盖茨告别微软;《金融时报》评出全球市值500强中石油列第二;美联储首度不降息;中国商务部不满美对华钢管“两反”案终裁  相似文献   

6.
马伟 《世界知识》2022,(5):56-57
<正>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指美国商业银行之间的隔夜拆借利率,是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利率,对全球货币和金融环境有重大影响。美联储对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称为加息或者降息,历次加息和降息周期都牵动着全球各国的神经。特别是,当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流和流动性紧缩压力会显著增大,也会大幅提高相关国家和企业债务违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八次降息 ,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根据经济政策和市场运行态势 ,仅靠降息是达不到最终目的。降息必须要与社会保障制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充足的投资规模措施配合起来 ,降息才能起到真正的经济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事点评     
失道寡助,美人权大棒再次击空,险恶图谋第十度夭折。越南共产党召开“九大”,新领导人脱颖而出。日本新首相顺利产生。中东硝烟又起,和平前景再度冰封。美洲自由贸易区雏鹰待翔,盼以公正合理的新秩序为翼。巴尔干地区形势动荡,美国务卿前往“救火”。美联储意外降息,给经济再打一针“强心剂”。  相似文献   

9.
货币的未来     
<正>2019年的金融市场让人忧心且"看不懂"。在美联储十年来首次进入降息通道、人民币对美元离岸在岸汇率双"破7"后,全球市场一片哀鸣,但有两样商品价格涨势如虹——黄金和比特币。这一刻,世界货币史上最古老和最新潮的"代言人"令人惊奇地形成"统一战线",绝非偶然,也反映了未来货币发展几个趋势。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6月25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再次挥起了降息大棒,不过幅度并非市场所预期的50个基点,而是25个基点。至此,联邦基金利率已经降至1%,为195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于格老此举,业内人士反应不一。支持者称格老老谋深算,降息将进一步防范通货紧缩风险,防止美国经济步日本的后尘;反对人士则称,格老已黔驴技穷,短期利率已经降至1%,未来可供联储使用的“子弹”寥寥无几。孰是孰非,只有拭目以待。美国权威的半导体工业协会日前发表报告预测,2003~2006年全球半导体产品销售额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8%,这表明,…  相似文献   

11.
乔艳丽 《科技信息》2010,(20):381-382
为了刺激国内需求及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降息,在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的同时,财政赤字扩大,外债水平膨胀,美元不断贬值.最终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开始动摇.如何抵御这样的金融风险,各国都意识到货币单极体制的危险.如何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逐渐展开,本文从金融秩序的演变过程着手,总结历史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谨慎前行.  相似文献   

12.
智囊读书会     
《美联储——格林斯潘的舞台》1998年,“二战”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一触即发,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这关键时刻魔术般化解了一场灾难。2001年1月,格林斯潘采取同样招数却收效甚微。在短短两年中,美联储这个金融世界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发生了什么变化?美联储模式值得效法吗?本书将带你进入美国复杂庞大的金融政治体系里,在丰富的资料和缜密的分析中理出头绪。  相似文献   

13.
正令全球市场神经紧绷的美联储加息预期终于落地。北京时间12月17日凌晨3点,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决议,宣布了200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此次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中维持了7年的零利率政策正式结束。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加息的核心逻辑是美元回流。即美元利用失常利率提高、升值,吸引国际资本回流,加快美国投资规模。但同时可以看出,此次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已经陷入了所谓的流动性陷阱,为针对这种情况,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实施该政策后对长期利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周三表示,包括"通胀前景"在内的三大问题是美联储官员在评估美国经济是否足够强劲、以致美联储可以退出低利率政策。在通胀问题上耶伦表示,相比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物价激增,通胀率过低是更令人担心的问题。在她看来,通胀率大幅超过美联储设定的2%政策目标的概率要远远低于通胀率始终位于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14,(5):11-1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主席耶伦(Janet Yellen)周三表示,包括"通胀前景"在内的三大问题是美联储官员在评估美国经济是否足够强劲、以致美联储可以退出低利率政策。在通胀问题上耶伦表示,相比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物价激增,通胀率过低是更令人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0年至2012年,我国中央银行32次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以间接控制信用规模,调节货币流通,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在这22年里,我国一共经历了四次降息周期,这四个周期持续时间、降息幅度各不相同,降息政策制定的原因也有所差别。利率下调对我国保险业也产生了广泛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寿险行业。面对我国仍然存在的降息空间,寿险公司应该提高警惕,合理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利率下调带来的风险,避免利差损失的出现,以保障长久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经济表现强劲,美联储提速加息步伐加息步入"提速通道"3月15日,经过两天的决策会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0.5%—0.75%调升至0.75%—1%,这是3个月以来美联储第二次加息,也是10年来第三次加息。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美联储加息表现出继续保持"小步走"策略的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经济深受其害。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从2008年12月开始大幅降低利率,并将利率维持在接近于0的水平。2014年10月,美联储宣布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一年后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批判了以米什金为代表的危机导致美联储诞生的观点及批判吸收了赵伟等先生的见解.并认为美联储的建立是漫长历史演进的结果,且运用博弈论基本知识建立框架来进一步分析美国中央银行体制主要阶段是怎样博弈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言论     
正[系好安全带!美联储已准备在2018年捅破所有泡沫]经济学家布拉顿·史密斯近日撰文表示,2月美国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2月初,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离开美联储,鲍威尔将出任新的美联储主席。每一任新的美联储主席都预示着央行行动的新变化。如今,鲍威尔的时代到来。美联储将进入财政紧缩的最后阶段:缩减资产负债表、更快加息以及所有资产泡沫最后的破裂。——凤凰财经[历史首次!中国这一指标或将赶超美国]据美国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