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纳米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自制全返混液膜反应器中,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粒径为30~90 nm的纳米锌铝复合氧化物.研究了Zn/Al摩尔比、锌铝复合氧化物前体的晶体结构完整性、煅烧温度及升温速率对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Zn/Al摩尔比提高、锌铝复合氧化物前体的晶体结构完整有利于增强紫外吸收性能;煅烧温度在400~600 ℃范围时,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增强,而在700~900 ℃范围时,煅烧温度升高紫外吸收性能降低;升温速率变化对锌铝复合氧化物紫外吸收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锌铝复合金属氧化物,借助XRD对合成物性质进行表征,并以异丙醇脱氢脱水反应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表面的酸碱催化行为。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320℃、焙烧温度为400℃时,随着Zn/Al的增大,异丙醇的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少,当Zn/Al=4时异丙醇的转化率达到最大75.46%;另外丙酮的选择性是逐渐增大的,而丙烯的选择性是逐渐减少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碱中心含量逐渐增大,而酸中心含量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nZn2 /nAl3 =2,3,4的类水滑石,并以其为前驱体在500℃焙烧4 h得锌铝复合氧化物.用抑菌圈法研究了锌铝复合氧化物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通过FTIR,XRD,BET,DSC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锌铝复合氧化物和镁铝复合氧化物为主体,对苯二甲酸和2,5-吡啶二甲酸为客体,分别将锌铝复合氧化物与对苯二甲酸及镁铝复合氧化物与2,5-吡啶二甲酸进行多次煅烧及重复插层反应,并利用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TA)及比表面(BET)测试技术对部分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双金属复合氧化物均具有良好的再生及重复插层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原子个数比的Zn-Al水滑石类化合物,采用IR,XRD,DT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其为前体,400℃灼烧处理是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乙醇脱氢,脱水为探针反应,初步研究了该类化合物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镀铝锌渣(GAS)为原料,采用"混合酸浸及加碱聚合"两段法合成复合铝锌铁(PAZF)混凝剂,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及扫描电镜(SEM)研究其制备过程的微观表现,然后与聚合氯化铝(PAC)对比研究其对染料废水的混凝特征。结果表明:酸浸及聚合的较佳时间分别为3和5 h;酸浸取物主要为锌、铝、铁的盐类及3种金属的硫酸氯化盐类;聚合形成了与金属盐类完全不同、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种类较多的聚合类物质,且其结构随聚合时间的延长不断调整;随SEM放大倍数的增加,PAZF表面形貌发生很大变化,PAC基本无变化;放大4000倍时PAZF表现为一种表面积较大、较为匀称的褶皱式微观结构,放大8 000倍时呈现为较为匀称的网状菜花头式微观结构;PAZF应对水质变化的投药量范围宽于PAC,且去除浊度及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比较吻合,而PAC去除两者的最佳pH范围不同;PAZF具有的混凝特征取决于其独特的微观表现。  相似文献   

7.
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铜铝类水滑石,并以其为前驱体,经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备复合金属氧化物,借助现代分析技术XRD,TG-DTA,FT-IR等对合成物性质进行表征,以异丙醇脱水脱氢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表面的酸碱催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铜铝类水滑石衍生复合氧化物表现出良好的脱氢催化性能,350℃反应时,异丙醇转化率为100%,脱氢选择性近100%。  相似文献   

8.
镁—铝水滑石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共沉淀法制备Mg—Al水滑石。利用XRD、BET等手段,考察了共沉淀剂、pH值、原料的滴加速度、搅拌速度、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焙烧温度等合成条件对合成物相、结晶度及其衍生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孔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共沉淀剂种类不影响水滑石的晶体形成;单一晶相水滑石形成的pH值范围为8.5—9.0;镁与铝摩尔比(nMg:nAl)、晶化温度及晶化时间对水滑石的结晶度有影响,水热晶化法晶化时间短,且所得晶型好、晶粒大;原料的滴加速度、搅拌速度、焙烧温度对所得Mg—Al—O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及孔径也有影响。由其衍生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氢脱硫(HDS)与氢氧化物(HYD),随nMg:nAl值及水滑石在载体中的质量分数的提高而降低,但HDS/HYD值降低,即对M3S的影响大于对HYD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PZT-YBaCuO复合氧化物陶瓷的制备及不同温度电导率的测定,表明样品具有很强的热敏功能,温度由室温上升至945℃,电导率由3.33*10^-5(Ω^-1cm^-1)增于1.04*10^-1(Ω^-1cm^-1),可变化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CNDO/S程序对联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光谱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算出了各分子轨道的能量及相应紫外光谱吸收峰的理论位置,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指出了K吸收带为π-π~°跃迁,B吸收带为π-π~°或π-π~°′跃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子对称性对矩阵进行分类。通过引入对称-矩阵和超矩阵概念,并确定它们的运算规则,从而极大地简化了计算,节省了内存和改善了收敛性。由于采用了分壳层计算,避免了大量重复计算。在程序的编制中还利用了数组动态存储技术,使程序能同时用于微机和其它类型的计算机。  相似文献   

12.
采用从头计算法在RHF/STO-3G水平上对石墨微晶中不同位置碳原子的净电荷进行量化计算;研究碳原子的净电荷与炭材料的微观结构变化规律;根据石墨的结构与成键特征,将石墨表面的碳原子分为边缘碳原子与基平面碳原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碳层及含多层碳的石墨微晶中,不同位置碳原子的净电荷数差别较大;基平面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小,均带部分正电荷;部分边缘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较大,净电荷为负.随着平行于碳层的微晶尺寸La及垂直于碳层的微晶尺寸Lc的增大,边缘碳原子中电子云密度最大的碳原子所带的负电荷增加.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法对反应中自由基中间体的超精细耦合常数进行计算 ,结合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实验结果研究了巴豆醛与2-氯-5-甲氧基对苯醌在溶剂中的紫外光诱导的1,4双自由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5.
Mo双齿配合物结构单元从头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Mo双齿配合物的结构单元Mo(mp)n-3(mp=OC6H4S2-)和Mo(abt)n-3(abt2-=NHC6H4S2-)进行从头计算研究,探讨这些配合物结构单元的稳定性、电子结构特征及其与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Mo的这4种结构单元在能量上都是稳定的,因而都能作为结构单元而存在.但其稳定性彼此不同,Mo(Ⅳ)的结构单元比较稳定,而Mo(Ⅴ)的结构单元则比较活泼,易于组装.特别是Mo(mp)-3具有独特的组装性质和氧化还原活性,其活性部位最大可能是在对称轴C3的方向上.计算结果与实验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6.
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把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子的极化效应及化学键的本质均可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最先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简述了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方法在水、水溶液及其他氢键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把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子的极化效应及化学键的本质均可用计算机分子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是目前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最先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文章简述了从头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该方法在水、水溶液及其他氢键液体的结构与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方法研究了Al和Zr液固转变过程中的能量、偶关联函数、结构因子和键对分布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温度下两种金属液体的扩散系数和黏度.结果表明,AIMD计算得到的液态金属偶关联函数、结构因子和扩散系数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得很好.在冷速为5.0×1013和2.5×1013K/s时,液态Al分别在730K附近发生玻璃化转变或者形成有一定缺陷的fcc晶体结构.在平均冷却速率为4.3×1013和2.0×1014K/s的条件下,液态Zr在1200K时分别开始转变为热力学上亚稳定的bcc结构和玻璃相.Zr的液态和玻璃态结构中二十面体和bcc类型短程序是其主要拓扑短程序.  相似文献   

19.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HF/6-21G水平上优化了谷氨酰胺及其热分解中间产物、产物分子的几何构型,得到其总能量和Mulliken集居数等数据.通过对计算结果如Mulliken集居数的分析,提出了谷氨酰胺的热分解反应机理是以先失去CO2为主要通道,同时伴有先失去NH3而生成环氧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