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精神特质的总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如何看待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科学把握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内涵,及探讨如何将其纳入高等教育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传统、意志特征和思想感情。中东大国伊朗,古称波斯,其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塑造了波斯不屈的民族性格,执着的宗教信仰成就了伊朗人的坚毅、顽强与宽容,重新崛起的民族精神从未消弭,这已成为凝聚伊朗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不仅是一个民族告别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而且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丰富着这种民族精神,同时也创造形成了许多具有时代内涵的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伟大的劳模精神等。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和善、爱好和平、求是务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趋势,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是发展中的动态文化和稳定的静态文化的结合。而文化传统中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因素对国家的德育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民族精神的发展者、推动者、承接者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来确立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加强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制度创新与体制建设,优化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社会环境,积极开拓发展与创新民族精神的国际环境,不断地为民族精神的发展与创新做出途径上的新探讨。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高校的国防教育应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富强。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海亮 《科技资讯》2010,(33):243-24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基石。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精神出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概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我们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需要;其内容包括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民族气节、继承优良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其方法有结合课堂教学、多种形式并举、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与鞭生观教育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都是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人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政治发展的深层结构因素,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对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尝试从政治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入手,分析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阐明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特殊的使命”。可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限制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则突出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对于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国家稳定、发展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抵御和防范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的侵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就必须以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宗旨、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民族精神在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全球化视野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我说过,创 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还要说,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希望各条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弘扬我们民族的伟大创新风尚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们的科技创新动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我相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