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牛奶生产过程中奶牛的引种、疫病监测、环境、饲养、管理、消毒、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各环节应遵循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正>牛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占据重要位置。为强化牛奶食品日常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畜产品饮食安全,我们对全市生鲜乳收购和奶牛规模养殖户、散养户质量安全行为开展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了我市奶牛养殖场(户)养殖生产情况,为开展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物联网及电子产品编码(EPC)的相关技术,详细分析和研究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信息流程,提出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养殖平台架构,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自动养殖系统.通过在奶牛身上设置电子标签,自动跟踪奶牛的喂养过程、挤奶过程以及对奶牛疾病的监控.通过对奶牛所产牛奶附上标签,进一步对牛奶信息进行跟踪.与传统的条形码系统相比,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养殖及跟踪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过程自动化、采集速度更快、识别率更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可把奶牛个体性状评价的方法分为三类:一是奶牛体尺参数测量,这是对奶牛体重估算的重要途径;二是奶牛线性性状评定,这是奶牛育种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三是奶牛体况评分,这是衡量奶牛产奶量、牛奶品质和饲养与营养的重要参考因素。然后系统的对这三种方法的观测点和评价标准进行简明的表述,最后总结实际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下一步结合图像处理和机器视觉技术进行学科交叉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王俊贤 《定西科技》2007,(1):30-30,34
奶牛是饲料能量和蛋白质转化率高,能充分利用粗纤维及非蛋白氮,生产出高质量的动物性蛋白的最经济动物。一头奶牛.一个泌乳期可以生产5000~6000kg的牛奶,饲喂犊牛只需要母牛所产牛奶的5%~10%,大部分牛奶都供人们利用。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又容易消化吸收,它不仅是婴儿、老人、伤病人员的营养品,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日本约于1875年首次引进奶牛进行饲养。当初奶牛饲养业的发展趋势是在各大城市中经营的所谓专门性牛奶生产,而非农业奶牛场的方式。与此同时,在日本若干农业区带多数农民已开始经营奶牛饲养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时,日本奶牛市场由于急剧发展而首次奠定了事业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7.
奶牛被称为人类的保姆,牛奶被誉为“白色的血液”,它是人类的营养必需品,是民族富强的添加剂。我国拥有世界上20%的人口,但奶类总产量仅为世界总产量的1%多一点。目前无论从人均奶牛的拥有量,还是奶牛的品质我国都远低于世界水平。美籍华裔生物科学家杨向中博士,用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对我国奶牛现行繁育技术及其缺点和新的繁育技术的明显优势进行了分析,时如何应用胚胎生物科技、构建我国高产生产群奶牛提出了建议,同时对用好海外资源加速山东奶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吴翠华 《科技信息》2013,(9):452-452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抗生素药物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而且还能提高牛奶产量,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残留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而至。研究发现,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是诱发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关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现状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将稻草进行氨化处理,是大力发展草食家畜,提高草食家畜对粗饲料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探明氨化稻草对杂交奶牛的饲用价值,本文阐述了氨化稻草对杂交奶牛的产奶量、牛奶质量及瘦弱杂交奶牛体增重诸方面的影响,为促进杂交奶牛的发展和稻草氨化这一新技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物联网及电子产品编码(EPC)的相关技术,详细分析和研究奶牛养殖过程中的信息流程,提出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养殖平台架构,设计了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奶牛自动养殖系统.通过在奶牛身上设置电子标签,自动跟踪奶牛的喂养过程、挤奶过程以及对奶牛疾病的监控.通过对奶牛所产牛奶附上标签,进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清真畜产品规范生产与质量认证系统”中“科学饲料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以及研发成果。该系统针对奶牛、肉牛和肉羊等特色动物养殖中饲料合理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对异构数据集成整合,即在客户端将各种异构数据转换成XML格式文件,通过Internet网络上传至服务器指定文件夹,并进行字段映射和数据整理,最后将经过整理的数据导入服务器数据库的相关表中,从而建立了宁夏地区特色动物饲料原料成分及配比数据库(知识库),实现了全区共享的饲料配方服务管理平台、事务处理平台等。“科学饲料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改进奶牛等动物饲料配方的科学性,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标,为提高养殖业管理水平与畜产品生产效率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复合溶菌酶治疗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效果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乳房炎是奶牛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不仅使奶牛产奶量下降造成损失。同时还造成包括兽医治疗、废弃牛奶、增加劳务、母牛过早淘汰和奶品质量差等损失。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大多使用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疗效快、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具有以下不容忽视的弊端:  相似文献   

13.
“云兰”牌牛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是目前苏州市唯一一家获得绿色食品的乳品品牌。它拥有自己的牧场,现有上方山牧场等8个奶牛养殖基地,奶牛挤奶全部实行机械化,确保了牛奶的新鲜、纯正与卫生。公司目前拥有100吨的日处理鲜奶能力,综合加工能力200吨,是集奶牛饲养、牛奶加工、乳品营销于一体的现代乳品龙头企业。为进一步拓展业务.公司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先后推出了巴氏杀菌奶、灭菌奶、学生奶、酸奶、乳酸菌饮等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马庆文  曹琦 《海峡科学》2009,(12):14-17
应用GEFanuc的Proficy组件构建制丝过程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采集存储制丝生产过程的工艺数据于iHjstorian历史数据库中,在infoAgent平台软件中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工艺数据进行历史趋势分析、统计过程分析(SPC)等,追溯生产历史过程,分析烟丝工艺质量。系统还应用infoAgent的门户功能把生产现场的监视画面发布到厂域网内。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建国以来,我国奶牛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奶牛头数增加了十多倍,成年母牛平均年产奶量提高三倍多,成绩很大。但另一方面,牛奶生产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80年我国生产牛奶114.1万吨。全国人平2.33斤,比上年增加1两多。这样的生产水平和增长速度,很不适应“四化”建设的形势。另据农垦部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调查,1978年人平占有牛奶12.87斤。城市牛奶供应不足是普遍现象;农村也越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牛奶中抗酸阳性细菌的携带情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大理市及周边地区主要奶源供应点,抽取未经消毒处理的新鲜牛奶样本57份,离心后用酸处理,取沉渣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同时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上培养,分离抗酸阳性细菌.结果:直接涂片中未见抗酸阳性细菌,罗氏培养基上分离到2株抗酸阳性菌,阳性率为3.5%.结论:大理地区牛奶中检出抗酸阳性细菌,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牛奶的消毒处理及奶牛结核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高技术产业》杂志1989年9~10月号报道,在美国,高技术的应用已进入畜牧养殖业,爱达荷州楠柏地区一位叫吉姆·斯图尔的牛奶场主用一台带计算机的喂料机和一台装备计算机的计量系统管理着500头奶牛。计算机计量系统和安在奶牛耳朵上的电子识别耳签连接,这样,电子识别耳签就为计算机源源不断提供各头奶牛的信息,饲养人员坐在计算机旁,只须按动电钮,就能知道每头牛每次挤奶的奶量和一天三次挤奶的总奶量及牛奶的流速,每次挤奶的时间,还知道挤奶人是谁。如果任何一头奶牛产奶量减少,计算机就会发出信号,告诉饲养人员是奶牛得病该请兽医呢?还是该和市场联系,卖掉它为制作牛肉馅饼提供原料。这种管理奶牛的专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安在牛耳上的电子识别耳签储存每头奶牛完整的资料数据。根据这些  相似文献   

18.
奶牛与牛奶     
李湘涛 《大自然》2009,(1):28-30
家牛是在大约7000年以前由生活于欧洲及非洲北部的原牛经过人工饲养、培育驯化而成的。它不仅可以用来拉车、耕田和提供肉食,而且其中的奶牛每天还能生产大量的牛奶。  相似文献   

19.
付源龙 《太原科技》2010,(11):100-101,104
叙述了X-Rs控制图在氯芬待因片质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分析2006年至2009年连续生产23批、批量为133万片的氯芬待因片主要有效成分磷酸可待因的质量分数数据,并对生产过程中氯芬待因片成分的控制是否达到控制状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郑有荣 《汉中科技》2012,(1):41-41,4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的社会需求量Et益增长,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铺起了致富的道路。笔者围绕如何养好奶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