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文本的多元性是一个客观的现象,它受到不同语言、文化,译者的能力、态度与风格以及读者能力与目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每个翻译文本(负责任的翻译)都是对原文某种意义上的忠实表达,不同文本既互相区别又彼此补充,多元文本的共存是翻译实践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准确性和等效性是商务翻译效度实现的重要体现。由于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的不同,各国文化存在差异。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商务文本中的文化信息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商务文本翻译的效度高低。要成功地对商务文本中的文化进行翻译并非易事,这需要译者谙熟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掌握灵活的翻译策略与技巧,方能最大化地提高商务翻译的效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葛浩文与蓝诗玲的翻译观,包括对文本的选择、对原文和译文的忠实、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等,发现二人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兼顾忠实与叛逆,重视跨文化交流活动,采用相似的翻译策略。二人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文本选择标准不同,翻译模式不同。还分析了葛浩文与蓝诗玲翻译观存在相似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互文文本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互文特征的文本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如何处理好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之间的完整传递,尽量减少文化缺损是每个译者都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是,具有良好双重文化修养的译者只要对互文性的概念与类别、互文文本中文化的可译性限度、译者的能力和任务等方面有详细的了解和体会,正确掌握互文翻译的处理方法,就能够克服互文文本的翻译困难。  相似文献   

5.
汤洪波 《科技信息》2012,(6):198-198
法律术语翻译在法律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也是法律翻译中的难点。法律术语的翻译除了要求语词之间在语义上要基本对应外,还要力求做到译出的法律术语要与原文本的法律术语在法律功能上基本对等。而英汉法律术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词源特征,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具体情形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新瑞 《科技信息》2013,(35):167-168
文本类型理论是由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卡特琳娜·莱斯。文本类型理论的提出为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对策。商务英语与基础英语不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商务英语文本可以划分出多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商务功能。本文在莱斯文本类型理论的视角下探讨如何选择合理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7.
王梦君 《科技信息》2009,(3):239-239,180
翻译行为本身是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与传播,要想获得良好的效果,译者的应变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翻译的应变问题:翻译时要考虑翻译文本的受体,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及时调整翻译策略及技巧。  相似文献   

8.
科技导购指南翻译属于应用文体翻译,有其特定的现实和功利的目的,译文是在译者的协调下.以原文文本为起点、以不同地区的译文读者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根据科技导购指南文本的功能,针对不同地区的译文读者,把握目的市场,进行标准化和本土化翻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旅游文本的地道、准确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文章探索了变译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滕飞  李建华 《科技信息》2009,(29):I0239-I0240
词和文本的翻译面临诸多困难。本文通过《骆驼祥子》两个不同英译本中食物、服饰和住所等物质词汇和文本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词和文本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社会结构和功能内涵的翻译问题。研究表明,词和文本的翻译面临地方知识问题,同时还面临地方知识背后所隐藏的社会结构和功能的背景差异问题;能否更准确地翻译,应是跳出词和文本的本身,来寻求跨语言体系中能够恰当地翻译词和文本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和结构的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桥梁,外宣翻译的文化活力源于不同符号和编码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但因缺乏基于自身文化体系元素的价值诠释与意涵表达,外宣翻译“走出去”却难以“走进去”。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符号学理论框架下的外宣翻译意义问题,指出文本的信息传递功能、文本的信息记忆功能和文本的信息创造功能对外宣翻译内在意义变异与再生所产生的影响,可以有效避免外宣翻译单一学科视角存在的学术盲点和解释偏颇问题,进一步拓展外宣翻译跨学科研究理路。  相似文献   

12.
倪芳 《科技资讯》2008,(34):216-216
直译法、意译法,以及增译法和功能对应法是翻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方法,文化差异和翻译文本功能决定译者使用不同翻译方法;正确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才能实现文化交流和翻译文本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3.
理解是翻译的基石,文本意义的实现,既离不开文本自身,也离不开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阐释。理解不是消极的阐释,而是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界融合”。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原文文本和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协调者。本文从分析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的关系入手,论述了译者对原文文本阐释的多维度性与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比较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开头部分四个中文翻译文本,根据亚·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可知翻译文本与原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翻译文本在多数情况下很难与原著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翻译教学目标边缘化的状况出发,探讨了高校翻译教学的目的,并指出翻译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翻译交际能力,即文本翻译能力、认知扩展能力以及翻译策略能力。  相似文献   

16.
首先探讨了武术文本的特征,指出武术文本属于莱斯文本类型划分中的信息型文本,然后指出功能翻译理论和目的论可以指导武术文本的翻泽,文末作者强调工具型翻译和文献型翻译属于不同阶段的武术文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本类型取决于语篇功能,而语篇功能是建立在语言功能之上的。不同的文本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旅游资料的翻译为例,说明实用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方法论,提倡对文本从词藻、修辞、结构、叙事作多方位的体察和辩别,以澄清对原文本的创作及文体主旨的理解和欣赏,这一方法在评价翻译作品时同样具有建构价值。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细读注重内部研究,而翻译批评的文本细读重在外部关联研究,不管是文学批评还是翻译批评,文本细读都不失为一种必经的恒久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璘 《科技信息》2009,(18):133-133,135
互联网的诞生,为现代旅游企业创造了新的商务平台,使得E-Tourism应运而生,其过程可以归纳为各种信息的传递。E-Tourism信息文本的目的是通过宣传吸引潜在的顾客,E—Tourism信息文本翻译属于实用型文本翻译,本文简略探讨主流功能翻译理论在E—Tourism信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