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山西省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将“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提高”作为发展目标之一.采用索洛方程对“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及各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相关指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2008年以前山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保持较高水平,之后有所下降,到2011年多数城市有所回升,从这一走势说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是较为严重的,特别是对山西省这种资源输出型省份,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山西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科技产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顾伟红  梁光  王凯  韩坚 《科技资讯》2011,(34):199-199,201
本文根据索洛余值法测算的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对1990-2009年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分阶段数据,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角度分析苏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瞿肖怡  梁光  姚建民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5-215,217
本文主要研究了苏州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首次通过索洛余值法研究了苏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对测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应用"索洛余数"的测算方法和重庆市1978-2001年的实际数据,并通过计量经济检验,测算出重庆市该期间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23.27%。探究了该贡献率的成因,在横向比较中得出该贡献率滞后于我国东、中、西部省市的客观结论。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启示是:重庆市应以西部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为契机,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5.
以珠海市2000—2014年的投入产出统计数据为例,测算出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变化趋势,并就正确评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用增长速度方程测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长速度方程是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大小的常用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实践中。关于产出总量、资本投入量、劳动投入量、资本与劳动产出弹性等确定还存在很大分歧,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的异常值也缺乏合理的解释。从理论上讲,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应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量展开,而不应是全部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应介于[0,1]区间。  相似文献   

7.
研究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1978-2008年汉中市相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索洛余值法和SPSS软件,测算出汉中市1978-1988年,1989-1999年和2000-2008年这3个阶段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18.84%,24.13%,39.11%.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汉中市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与陕西省乃至全国相比还是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汉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闫丽霞  赵丽芳 《山西科技》2013,28(5):1-4,30
根据《2012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对2011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山西省科技进步水平的特点,提出了提升山西省科技进步水平的几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山东省1995~2009年间的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和就业人数,采用基于Solow思想的C-D生产函数,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后在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测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生产总值与科技进步的动态关系,得出科技进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冯强 《科技信息》2009,(6):30-31
探寻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是当代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课题。在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宁波1978-2005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宁波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演进过程和现状,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宁波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LP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以及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从外部与内部2个层次分别比较分析江西省与外部其他省份以及江西省内部地级市“十三五”期间科技进步贡献率,并运用2013—2017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西省科技进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省科技进步贡献率“十三五”期间呈现稳中有进、趋势向好的局面;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总体而言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但各地级市科技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江西省研发人员数量以及研发经费投入的提升是江西省近年来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的关键因素,同时信息化程度也对江西省科技进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分析和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Solow余值模型,对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又有利于持续提高企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构建CES生产函数和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组合模型,分析了1979--2007年劳动和资本的密集程度及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较低,劳动密集程度大于资本密集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值为35.5%,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属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科学技术成果完成情况、类别构成、课题来源构成、完成人情况、经费投入情况、知识产权情况、研究水平、应用行业情况等方面,对2012年山西省科学技术成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指标体系角度的总体评价及与中部省份和周边省份比较分析,对山西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地存在着价值问题。社会发展以科技进步价值为基本动力,科技进步价值本质是科技主客体的互相作用,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统一。科技进步价值的实现是科技价值在社会中的全面落实,是科技客体作用于主体并对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各种不同的科技进步价值观对科技进步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科技进步价值成了政治和法律观念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1992~2006年内蒙古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是内蒙古近15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平均资本贡献率为61.69%; 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平均劳动贡献率为5.08%; 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较为有限,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33.23%.  相似文献   

18.
马鹏晴 《山东科学》2018,31(3):94-100
使用投入产出模型,结合上海市统计局数据对上海各部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对各行业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技术进步的绝对值来看,2007-2012年间上海技术进步对19个部门的经济增长带来正影响,三次产业技术进步对金融业表现为较大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