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地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受内外地质营力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活跃的影响因素为地下水。本文以汾渭盆地中的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地下水的渗透力、有效应力、冲蚀作用、溶解作用等对各种成因地裂缝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武宁东坪矿区地质环境背景和现状调查,分析矿区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发现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滑坡型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以及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以及对土地的侵占和破坏.提出主要防治对策有:修筑拦挡坝和截水沟等防治滑坡型泥石流;加强采场和采空区地压控制和管理,防治地裂缝、地面塌陷以及地下水均衡系统破坏;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3.
根据现场调查、勘探成果,在煤田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受煤田开采工程活动综合影响下的抚顺城区地裂缝基本发育特征及成因。抚顺城区地裂缝是受采矿及F1、F1A等断层带等因素综合作用,地表岩土体开裂,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通常随地面变形、地面沉陷的发生而发展,是采空区上部地质体结构发生变化的外在表现,当断层发生局部活化效应时,对地裂缝起着扩散放大作用,为此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作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当前西安市发的地裂缝已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到城市市政设施和建设以及居民建筑建设.本文首先对西安市的地质环境背景的进行分析,探讨了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特征和成因分类,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地裂缝灾害进行了危险性评价,探讨了西安市地裂缝灾害的勘察统计情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择了与地质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地裂缝、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黄土湿陷、承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等六个评价因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聚类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对西安市区的地质环境质量作了综合评价.然后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按环境质量优劣程度,划出五个地质环境质量区,并提出各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治意见,为城建规划及环境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裂缝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在建内马铁路途经构造活动现今活跃的东非大裂谷段,铁路施工期间沿线观测到多处地裂缝。为查明研究区地裂缝的发育特征,厘清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地裂缝的产生原因,本文通过综合物探技术、钻探和挖探等探测技术,并开展综合勘探地质-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地裂缝发育具有切割发育宽度小、深度浅、延伸长度短的特征。钻井和浅层地质-地球物理结构调查显示,内马铁路东非大裂谷段基底以火山凝灰岩熔岩流与裂谷碎屑岩互层组成,埋藏深度为36-50米。通过分析研究区先存和新产生地裂缝的分布发现地裂缝的形成通常与基底正断层共生,表明地裂缝的形成由深部伸展张应力控制;卫星数据显示,新的地裂缝经常暴雨之后发育,并与深部断裂共生,大部分地裂缝终止于压实强度较大的路基附近。表明降水为地裂缝再次活化和扩张的驱动力,而表层地质条件的加固有利于阻碍地裂缝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区地裂缝灾害的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织金县城关发生的地裂缝,着重论述了织金城关地裂缝的分布状况、特征、地质背景和成因,探讨地裂缝的规律性,预防可能的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地裂缝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并介绍了地裂缝调查技术的5种勘查技术方法。最后给出了地裂缝防治建议,为该地区的地裂缝灾害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祁县地裂缝发育特征、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超采和地层等方面,探讨了地裂缝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避让、加固、回灌和特殊处理等对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研究结果对地裂缝成因的深入研究及当地政府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西安地裂缝,给地铁沿线地裂缝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着重查明了西安地铁三号线沿线地裂缝的活动情况和发育特征,并根据与地铁线路的具体交汇特点,将其划分成12个区段进行了详细描述;分析了近年来各区段地裂缝的年活动量及地铁工程的施工与运营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并预测了其活动趋势;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确定了地裂缝对地铁的影响范围,并在综合分析地铁危害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地裂缝与线路相交段的危险性等级。分析结果表明:沿线地裂缝具有成带性和定向性的特点,并且总体有持续发展和进一步连续贯通的活动趋势;其中7个区段地裂缝对地铁的潜在威胁较为严重,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分析采动地裂缝成因及预测地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通过分析官地煤矿的井田地质测量资料和实地调查,确定了11类影响地裂缝发育的因素;依据地裂缝面积与采空区面积的比值,将地裂缝发育程度分为4类。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了全连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预测;以预测准确率为指标,通过6次特征选择对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特征选择的结果表明:开采层数、开采总厚度、开采宽度、开采深度、砂泥岩比、开采长度是影响地裂缝发育的主要特征,地质构造和地表出露是次要特征,煤层倾角、地形坡度、相对位置是冗余特征。与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模型的训练结果相比,DNN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地裂缝、湿陷性黄土、文物是西安地铁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而地裂缝是西安地区特有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了西安地裂缝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对地铁工程的危害;并根据西安地区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及其与地铁工程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铁工程对于地裂缝灾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渭河盆地是我国现代构造活动十分强烈的地区之一,活断层纵横交错、相互切割,发育地裂缝近212条.为了研究渭河盆地地裂缝的同生机制,通过地面调查、测绘、探槽、钻探和物探等地质勘探手段,分析渭河盆地地裂缝发育的同生条件和同生特征,总结提出该盆地地裂缝的同生机制.主要结果有:(1)渭河盆地地裂缝具有较为明显的同生条件,它们处于同一盆地构造框架内,受同一构造应力系统驱动,从而形成了相似的地表破裂系统;(2)渭河盆地地裂缝的同生特征有平面展布的方向性、剖面结构的相似性、与断裂的普遍关联性和活动时间的同步性;(3)渭河盆地地裂缝形成的同生机制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内容,分别是上地幔隆升的宆拱机制、中上地壳流展的拉伸机制、断块差异运动的牵动机制和断裂伸展蠕滑的破裂机制.渭河盆地地裂缝破裂系统受控于上述的四个构造动力机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密不可分.研究渭河盆地地裂缝的同生机制,对于地裂缝生成机理的宏观认识具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地裂缝区域性的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凤瑞 《科技信息》2012,(32):I0184-I0184
文章综合对抚顺发电厂地面沉陷及地裂缝诱发原因进行研究,指出形成地面沉陷和地裂缝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析抚顺市区地裂缝成灾机理,预测抚顺市区地裂缝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古城西安,古称长安,意即长久平安。 而现在,这座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古城,却开始遭遇局部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困扰。由此已引起了西安市政府有关部门及国内外地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11条地裂缝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很独特的城市地质灾害。50年代末期,当地人在市南郊发现了第一条地裂缝。1976年我国唐山发生大地震后,西安地区的地裂缝活动开始明显加强。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缺水,当地人到处开挖深水井,过量抽汲深层承压水,导致出现不均匀地面沉降,由此又拉动了地裂缝的活动加剧。陕西省地质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20年海原大地震造成的石碑塬滑坡区域地质条件和基本特征的现场调查,推测出石碑塬滑坡的边界、形成原因及破坏过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其原始斜坡在地震作用时的位移、应交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河北平原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亦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对区城内的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目是在查明场地内的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山煤田古交矿区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原西山煤田古交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和崩塌等主要地质灾害,及地质灾害引起地表建筑物、耕地、市政设施和水资源破坏等环境效应问题,分析了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均为煤炭采空区失稳变形的演化产物,而采矿活动是滑坡和崩塌发生的诱发因素;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改变了覆岩的原始应力状态,降低了原有软弱层(面)的力学强度;同时,开采使地表产生裂隙,加剧了地表水的渗透,因而诱发了山体滑坡及崩塌。最后针对古交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和灾害引起的环境效应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土塬区灌溉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会引起塬区地下水浸润带的变化,而且对黄土塬边斜坡(简称塬坡)稳定性影响显著,常常形成斜坡灾害(滑坡)。以甘肃省永靖县盐锅峡黑方台黄土塬边典型斜坡为例,首次提出"坡体浸润比"的概念,并利用边界调查、实验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探寻地下水浸润带的演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地下水浸润带与塬坡稳定性的关系,得到2点重要结论:1地下水浸润带锋面位置变化与地下水位升降为函数关系。即,地下水浸润带锋面位置随时间的上升幅度与塬区地下水位上升速度有关,呈时间正相关,表达式为s(x,t)=vt M(x,t);2"坡体浸润比"(ζ)与塬坡稳定性密切相关,ζ存在拐点,当ζ≤0.170时,塬坡稳定系数缓慢降低,对塬坡稳性影响不明显;当ζ≤0.170时,塬坡稳定系数急剧降低,对塬坡稳定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对白草兰山花岗石矿区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测试分析结果的研究,论述了矿区地质概况、矿体与矿石的基本特征、矿石综合利用的途径和矿山开发的有利条件。认为这种石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