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消费者分享行为的信息性效用,以有效实施社交营销,分享行为奖励机制的设计成为企业重要营销决策之一。在分析阈值奖励机制作用过程中各个主体(企业、分享者及分享者好友)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优化模型,探讨企业最优奖励结构。研究表明:企业奖励对消费者激励效用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享者在其好友圈的影响力水平越高,即分享者购买产品这一信号对其好友购买意愿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则更倾向于采用(高阈值,高奖励)奖励结构;在奖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当分享者分享型偏好很低,分享者在其好友圈的影响力水平不够高时,或者即使分享者影响力水平足够高,但分享者亲密型好友群体比例也很高时,企业只争取分享者亲密型好友群体的浏览量,反而能够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2.
充分考虑消费者分享行为的信息性效用产出和产品销售收入产出,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对分享产生的有效产品信息浏览进行奖励(“分享-点击”奖励机制)和对分享产生的产品新销售进行奖励(“分享-转化”奖励机制)两种不同分享奖励机制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讨论商家对两种奖励机制的最优选择策略以及对应的产品价格和奖励金额最优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消费者单位分享成本低于一定水平时,商家才能从分享奖励机制中获益,且在此条件下,市场中对产品有需求的目标消费者比例越高,“分享-转化”奖励机制的营销优势越明显,商家应越倾向于选择“分享-转化”奖励机制,反之则选择“分享-点击”奖励机制;在分享者单位分享成本处于较高水平时,商家愿意支付比价格更高的奖励促进已有消费者进行分享,以有效获取信息性效用产出。  相似文献   

3.
口碑营销已成为“互联网+”经济新形态下的主流营销渠道之一,消费者生成广告是口碑营销与广告结合而成的新型营销手段。以消费者生成广告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易理论、互惠理论和前景理论,对奖励水平、隐私代价、产品类型三者与消费者生成广告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假设。采用组间实验设计,通过现场实验探究不同消费场景下消费者生成广告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奖励水平、隐私代价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生成广告都存在显著影响;奖励水平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受到隐私代价和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即在不同隐私代价或不同产品类型下,奖励水平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即奖励水平、隐私代价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对于不同产品类型的作用模式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合理引导消费者生成广告,增强企业的口碑营销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同时存在3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市场上,网络零售商通过两种模式——普通网购模式和网络团购模式向消费者出售产品。通过制定最优团购阈值,影响战略消费者行为,获取最大化利润。考虑战略消费者的跨期购买能力,战略消费者通过估测团购成功率,对比不同购买模式和不同购买时机,实现效用最大化。研究表明:战略消费者行为对网络零售商的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网商的利润会随着价格的增大而提高,但是团购阈值随着普通网购价格的增大而提高,随着网络团购价格的增大而降低。效用折扣因子越大,等待成本越低,则消费者效用值越高,社会福利相应地增大。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者策略行为与企业成本削减的双重驱动下,分别建立了质量递减型和质量递增型两种垂直差异化产品投放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探讨了企业的最优策略及实施条件。研究表明,当成本削减幅度较小时,递增型策略是企业的最优选择;当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有限且成本削减幅度较大时,递减型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消费者的延迟购买行为。此外,还分别考虑了混合型消费者以及成本削减的固定投资,并发现当短视型消费者和策略型消费者同时存在时,递减型策略始终是企业的最优选择。第1阶段销售收入与同时期总成本的内在关系不仅取决于固定投资成本,而且还受到产品质量差异程度、消费者策略程度以及成本削减幅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意愿是行为的有效预测变量;但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探究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并进而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以及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差距,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购买意愿、购买行为、主动性人格与效能感的研究框架,通过情景化的自我报告问卷调查方法对研究框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消费者一般会积极响应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其购买意愿部分中介企业社会责任与实际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② 消费者由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解释25%的购买意愿,却只能解释20%的购买行为;③ 消费者主动性人格或效能感水平较高时,购买意愿对企业社会责任与购买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更强,可以有效减小伦理消费的意向-行为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决策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并利用购买决策模型仿真研究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及其产生的机理。研究表明,环境因素通过商品决策属性感知、期望和吸引力等决策变量,影响消费者的商品效用评价,触发非理性消费行为。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商品效用评价的增加或减小,产生冲动型消费行为或厌恶型消费行为,且两种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相互转换。商品的整体满意水平越高,引起非理性消费行为转换的属性感知值越大,触发冲动型消费行为越困难。商品决策属性吸引力达到非理性消费行为的转换值时,商品效用评价最高,市场竞争力最强。单一决策属性的消费决策极易引起极端非理性消费行为,不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对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很好的解释、识别和预测能力,为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消费者不确定偏好的广告预算分配问题,首先,运用多属性效用函数来衡量消费者效用.其次,建立广告反应函数来刻画消费者对广告投入的反应.基于此,构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及企业期望利润模型.最后,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程度的降低,对企业而言,其广告预算分配决策更有针对性,从而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对消费者而言,只有当其偏好的产品能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时,企业的广告预算分配策略才会对消费者有利.此外,随着产品利润的增大,企业的期望利润增加.当广告预算的分配策略满足不同条件时,由于产品利润增大而给企业带来的边际利润递减或递增.  相似文献   

9.
品牌体验价值对品牌资产影响的过程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资产的提升是现代企业营销努力的重要目标之一,不同于以前研究者从营销组合变量出发,该研究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分析消费者品牌体验价值如何对品牌资产发挥作用;并加入消费者购买经历和卷入程度作为调节变量,观察不同购买经历和卷入程度水平下,品牌体验价值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品牌体验价值的4个维度感官体验价值、情感体验价值、社会体验价值和知识体验价值对品牌资产的3个维度品牌忠诚、感知质量和品牌联想具有广泛的影响关系;同时,在不同的消费者购买经历和卷入程度水平下,其影响力的大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全渠道是近年来涌现的新型零售模式,考虑优惠券投放的全渠道价格调控及渠道整合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针对同时开通线下、纯线上和BOPS (buy online,pick-up in-store)渠道并在线上渠道投放优惠券的全渠道系统,基于消费者效用分析不同渠道组合的形成条件及市场划分,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探讨零售企业全渠道整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零售商定价与优惠券面值正相关,而当BOPS渠道旅行成本或购买溢出较高时,BOPS渠道定价与优惠券面值负相关.若零售商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线下渠道获得利好,总需求增大,利润增大.零售商应在纯线上渠道以低价吸引旅行成本较高的消费者,在BOPS渠道投放大面值优惠券吸引购买溢出或产品体验价值较大的消费者.不同系统参数阈值范围的零售商利润演变规律不同,零售商应根据消费者行为特性设计价格-优惠券组合及渠道组合策略提升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对业绩比较的报酬契约与代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有效的报酬契约是企业所有者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最佳动力,该文在考虑了相对业绩比较信息条件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讨了将货币收入和享受闲暇作为经营者的激励物的最优报酬契约,分析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实施契约的代理成本,得出了经营者利润分享系数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代理成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文还设计了经营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并地某些企业作了案例分析,文章阐明股票期权激励能够将经营者的长期行为和利益与企业的长期目标结合起来,是调动经营者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信息共享——效应与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利用一个允许初始信息量不对称的模型考虑双寡头企业进行信息共享时的效应 .双寡头进行信息共享后 ,每个企业的利润以及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都得以增加 .但在信息共享中存在着“囚徒困境”问题 ,即每个企业都试图通过减少给予另一个企业的信息来增加自己的利润 ,但结果每个企业的利润都降低 ,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也随之降低 .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者柔性行为的两部定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指出现有研究两部定价文献的缺陷 (即只考虑消费者的短期行为 )的基础上 ,建立消费者消费的柔性模型 ,进而得到相应的均衡 ,并给出此均衡的特征 .在考虑消费者对未来消费的柔性时 ,其保留效用低于经典假设中的保留效用 ,因此 ,拓展了厂商决策的可行空间 .当边际价格随着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参数变化时 ,固定费用也相应的发生变化 .最后证明了在两部定价下 ,不同的固定费用可以用于甑别消费者的类型 ,从而激励相容约束得以满足 .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审计合谋现象,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审计师甲和乙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类个体在合谋与诚信两种策略下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者动态方程得到了两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政府奖励惩罚机制下的行为演化和演化稳定策略,给出了避免出现审计合谋现象的惩罚和奖励策略,分析了政府实施奖励惩罚机制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购物后体验到的产品实际质量和购物前预期的产品参考质量的差异往往会影响品牌的商誉和产品的市场需求.本文在消费者的参考质量效应背景下,研究了成员公平和利他行为对供应链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的影响.利用微分博弈理论,获得了无公平利他偏好、具公平偏好以及具他偏好三种行为模式下的成员策略以及绩效.研究发现:消费者过度地依赖品牌商誉评判参考质量会挫伤零售商营销的积极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激励制造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而参考质量效应的影响取决于决策模式.成员的公平偏好行为虽然会提升成员的公平效用,但会加重参考质量效应的不利影响,对供应链绩效产生损害,加重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是一种负向的社会偏好.成员的利他行为不仅能减缓参考质量效应的不利影响,还能激发成员决策的积极性,对分散决策模式下的绩效进行帕累托改进,还能获得额外的社会福利,是一种正向的社会偏好.此外,制造商和零售商均持完全利他态度时,供应链能够实现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了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通过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分别建立制造商不引入与引入直销渠道行为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决策产生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当通过直销渠道销售的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选择引入直销渠道;制造商的渠道进入始终对自身及消费者有利,对零售商及环保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当直销渠道成本低于一定的临界值时,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系统有利;而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始终对系统不利。制造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更偏好于选择引入直销渠道,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渠道进入策略与回收转移支付价格相关。最后,运用算例分析了回收模式与制造商渠道进入对闭环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剩余、环境绩效和社会福利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锋  魏莹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4):816-823
现实中,消费者之间的产品购买决策影响差异性较强,但是理论研究通常过度简化了这种相互影响的差异性。鉴于此现状,以一个有向加权的无标度网络模拟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分析企业病毒式营销策略下的产品市场需求。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研究了损失规避风险偏好的企业决策者的最优订货量决策问题。通过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对企业病毒式营销策路下的源头节点选择、不同风险偏好及模型对企业最优订货量决策给出了合理的数据解释和运营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市场中存在质量敏感型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时,垂直差异化双寡头软件公司最优定价策略,结合显著性理论和网络外部性构建消费者效用函数,分析了消费者显著性思维程度和网络外部性强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网络外部性强度增大,仅在两公司产品质量差异中等且消费者不匹配成本较大时,高质量软件公司可以提高产品价格,否则两公司均...  相似文献   

19.
基于边际效用函数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管理成本分配结构对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出发,构建了最佳人力资源管理模型.该模型能够在任意给定的总效用水平或成本投入条件下,对各指标的最佳投资额度进行求解,得到最佳成本投入方案,从而实现对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投入的优化配置.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模型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效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