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坦 《科技信息》2011,(14):242-2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精神的振兴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中,融入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因而中华武术便成为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是发扬武术的重要阵地,理应传承中华武术,但陈旧的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对重庆多所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以及各武术类别的具体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田芳兵 《科技信息》2010,(28):23-23,26
武术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中国人之间主要传播的是武技和相关的理论,同时也传播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国外的传播主要是武技吸引爱好者,然后逐渐地接触武术的相关理论、中国文化和某些文化精神。我们应该鼓励、期待外国的武术爱好者在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地融入其本国的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他们国家的以武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使中国的武术文化真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渊源以及与民族文化、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着手,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了探讨,以此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扬武术文化博大的精神内涵,理解东方文明的精髓,对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推广普及武术运动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课题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对南宁市中专生参加武术教学兴趣状况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中专生对武术的兴趣状况,为揭示兴趣在武术教学活动中的功效,探索其形成条件和培养方法,促进武术教学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民族的精髓。在大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对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弘扬武术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教学既发扬了民族传统特色,又丰富充实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意义并从人文意义的角度深刻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武术应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最终进入奥运舞台。  相似文献   

7.
任何文化首要的都是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武术该如何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以文化软实力为理论支撑,深入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在不断发展提高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建立健全武术的对外传播体系方面提出建议,对强化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武术中武德精神通过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功能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高校武术教学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武术课的学习和武术运动的开展,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应重视武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武术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武术运动宣扬发展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作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普通高校应更多地把民族传统项目武术散打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当作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武术散打课使大学生在欢快、健康、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它适合于现代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对于发展大学生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终身体育观,继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代忠波 《科技信息》2010,(8):262-263
中华武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被列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中学时期是学习武术的重要阶段,在武术教学中,学生的习武兴趣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要想提高武术教学质量,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研究武术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武兴趣,对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千年的历史变革中遗留下来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民族武术精神的根源。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切入口,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文化具有教学传承的意义,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学生承担着复兴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进入体育与健康课教程,在中学学校体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蕴涵养生、健体之道,又体现了和谐发展的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优秀武术文化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帮助,该文从武术精神本质、弘扬武术精神对高校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公共体育课弘扬武术精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从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和落实武术精神研究两方面,为合理、有效地弘扬武术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含辉 《科技信息》2011,(18):293-293,295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从内容或是功能上都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特别是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运动文化形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的功能——身体锻炼,同时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性的文化载体,兼具德、智、美及促进人格发展的重要价值。本文深刻剖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同时提出了实现传统武术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学校武术是武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文化软实力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学校武术的定位,从传承文化薪火为基础、培育民族精神为使命、强化攻防技击能力为突破、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等方面定位的阐释,提出注重武术的整体性传承、突出文化属性、加强师资培养和寻求政策支持等策略以促进学校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面对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时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回顾和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武术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国民有一种开放思维,既要积极发现传统,输出传统;同时,也要积极创新传统,走符合时代发展之路,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并纳入学校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有利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体育精神.该文结合在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武术、抛绣球、多人板鞋、摔跤、抢花炮、珍珠球等项目,对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从而达到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继承、完善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发展武术运动 ,对发扬祖国文化遗产 ,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而武术是大学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武术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在其进入社会后还可以对武术运动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从而使这项民族传统文化运动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