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了解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阪岐肠杆菌在兰州市企业预包装食品中的分布状况,随机抽取兰州市预包装食品305份,其中肉制品90份、乳制品90份、豆制品75份、速冻米面50份,采用GB4789的方法进行增菌,分离,鉴定。结果,检出食源性致病菌菌株6份,检出率为1.96%。每种预包装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率分别是:肉制品4.44%,乳制品1.11%,豆制品1.33%,速冻米面0%,其中,沙门氏菌的阳性率为1.3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0.66%,而阪崎肠杆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研究表明,兰州市预包装食品致病菌污染率较低,总体状况良好,肉制品和乳制品为其主要污染种类。  相似文献   

2.
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全世界普遍公认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食源性致病菌,其广泛存在于各种乳制品、蔬菜、肉类等食品中,对人的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介绍了单增李斯特菌的传统检测方法以及各种快速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生物传感器、基于噬菌体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单增李斯特氏茵快速鉴定技术;方法: 选择Hly、Inl基因设计扩展片段分别为300~400bp、600~700bp的二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及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单增李斯特氏菌均扩增出两奈明显条带,其它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及非增李斯特氏菌均不见扩增条带.52株李斯特氏茵生化符合菌中,有30株菌同时扩增出两条明显条带,与mini-VIDSA测定法比较,两者符合率达92.31%(P>0.5;X2=0.5).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PCR鉴定技术为一种简便、快速、敏感性强、特异性高的单增李斯特氏茵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迷迭香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抑菌活性.以三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托拉斯假单胞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检测迷迭香酸对其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杀菌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的MIC和MBC分别为:1.0和1.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8325-4的MIC和MBC都是1.5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和MBC分别为:1.5和2.0mg/mL;托拉斯假单胞杆菌MIC和MBC均为:2.0mg/mL;单增李斯特菌MIC和MBC为:1.0和1.5mg/mL.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 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 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 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 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种采用微波炉加热快速提取细菌DNA用于PCR扩增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微波加热原理,探索一种快速、简单、高效提取细菌DNA用于常规PCR快速检测的方法.在微波炉额定功率800 W条件下分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以及志贺氏菌6种常见食源性病原菌进行微波处理,离心取上清,获取细菌DNA,将样本DNA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并进一步采用微波加热方法针对6种病原菌最低检出浓度和混合提取6种病原菌DNA的PCR检测进行分析.6种病原菌在微波炉中加热40-130 s的上清DNA样本均能用于常规PCR扩增.针对检出浓度的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3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4cfu/ml,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为105cfu/ml,肠炎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6cfu/ml,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杆菌的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7cfu/ml.进行6种混合菌微波共提取时,其中5种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都能扩出,并且条带很亮.该微波提取方法具有快速,简单,高效的特点,能满足大部分食源性病原菌的常规PCR检测需求,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细菌快速分子检测提供了简便手段.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危险性。本文通过对牛板筋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微生物法、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和荧光PCR法这3种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3种方法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其中荧光PCR法快速、高效,在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工作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洋葱汁对五种常见食源性病原细菌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两种不同颜色(紫皮洋葱和白皮洋葱)的生洋葱汁对五种常见食源性病原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通过制备两种不同颜色的生洋葱汁,首先采用顶空取样并结合GC-MS分析两种不同生洋葱汁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随后采用液体培养和平板抑菌试验研究两种不同颜色的洋葱汁对五种食源性病原菌的抑菌效果.GC-MS的结果分析表明含硫化合物是洋葱原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达34种,硫醚类化合物占12种.液体培养试验表明两种不同品种的洋葱原汁对五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在细菌生长早期(4-6 h)抑菌效果较明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逐渐减弱(10-12 h).抑菌效果强弱与洋葱原汁浓度呈正相关.平板抑菌试验表明洋葱原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有很强的抑菌效果,总的来说紫色洋葱汁的抑菌效果较好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洋葱汁对常见的食源性病原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为食品保鲜和食品保健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纯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枯草芽孢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为指示菌,从30个健康婴儿的粪便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菌株,经鉴定为乳酸乳球菌(编号F-6-B).该菌株的培养条件为:MRS培养基起始pH 6.0,30℃静置培养48 h.将其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Hitrap SPHP(GE...  相似文献   

10.
李依萍 《甘肃科技》2012,28(16):151-153,165
为了解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本院手足外科患者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共送检374份标本,232份培养出致病菌,阳性率为62.0%;共检出致病菌25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79株,占69.1%,主要菌株为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80株,占15.8%,主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agr)位点是一个全面的群集感应系统并且控制着毒力因子的产生,本研究旨在针对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进行agr Ⅰ-Ⅳ基因分型研究.方法: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agrⅠ-Ⅳ基因组别类型的引物,对五种不同来源的16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以判断agr基因型.结果:169株分离菌株中,agrⅡ型的检出率为19%(32/169),agrⅢ型检出率为12%(20/169),agrⅣ型检出率为8%(14/169),五种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检出agrⅡ型,均未检出agrⅠ型,并且都含有未能分型的agr阴性菌株.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中agr Ⅰ-Ⅳ基因型的流行情况.该方法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子分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agr)位点是一个全面的群集感应系统并且控制着毒力因子的产生, 本研究旨在针对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进行agr I-IV基因分型研究. 方法: 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agrI-IV基因组别类型的引物, 对五种不同来源的16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获得目的基因, 以判断agr基因型. 结果:169株分离菌株中, agrⅡ型的检出率为19%(32/169), agrⅢ型检出率为12%(20/169), agrⅣ型检出率为8%(14/169), 五种不同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检出agrⅡ型, 均未检出agrⅠ型, 并且都含有未能分型的agr阴性菌株.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株中agr I-IV基因型的流行情况, 该方法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子分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评价新疆特色功能饮料“生命营养液”,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5种食品常见益生菌的抑菌能力,并对该饮料中微生物菌种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结果显示,“生命营养液”30 μL原液对5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肠沙门氏菌肠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EHEC 0157∶H7)、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eruginosa)均具有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5,12.0,12.0,12.5,10.0 mm,对4种常见益生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均无抑菌能力,仅对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具有抑菌能力,抑菌圈直径为27.0 mm.从“生命营养液”中分离纯化出3株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1株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1株产红褐色可溶性色素丝状真菌,初步鉴定为红曲菌属(Monascus sp.).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云南昆钢医院2013年三、四季度的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VITET-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做体外药敏试验,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3年制定的判断药敏试验标准。结果:第三、四季度检验科收到标本3 920份,检出致病菌953株,阳性率24.3%。其中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株种类分别是:大肠埃希氏菌263株、肺炎克雷伯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6株、铜绿假单胞菌48株、鲍曼不动杆菌41株。药敏大肠埃希氏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3.6%、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耐药率分别为100.0%、96.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大于75.0%,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P的耐药率为90.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耐药率均为100.0%。结论:结合昆钢医院细菌耐药趋势参照抗生素目录及使用指南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或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采用英国Ari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标本703份,检出率为35.42%,以革兰阴性杆菌检出较高.革兰阴性杆菌498株,占70.8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205株,占29.16%,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敏感外,对其他常用抗生素药物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在45.00%~50.00%范围内;耐药率最低的是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性分别为18.42%、21.79%、21.79%、23.1%、25.79%;阴沟肠杆菌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敏感外,对青霉素类、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等多药高度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出率为68.37%,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5.06%.结论:细菌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医师应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分析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158名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资料,对脑脊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共培养出致病菌17种158株,其中格兰阳性菌10种73株(46.21%),革兰阴性菌7种85株(53.79%)。格兰阳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76%)、肺炎链球菌(6.96%)、表皮葡萄球菌(5.70%),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格兰阴性菌检出率最高的3种细菌是大肠埃希菌(9.49%)、铜绿假单胞菌(8.86%)、阴沟肠杆菌(8.86%),该组耐药率最低的是美罗培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的病原菌,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检验报告单的带菌情况,并行菌属及菌种类型分析。方法:在检验报告单上直接取样增菌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培养,用形态学检验及生化反应鉴定到种。结果:1 000份检验报告单,血琼脂平板共生长细菌719株,其中葡萄球菌属518株占72.04%,肠道杆菌175株占24.34%,枯草杆菌26株占3.62%。麦康凯平板共生长细菌369株,其中葡萄球菌属299株占81.03%,肠道杆菌70株占18.97%。结论:检验报告单主要带菌为葡萄球菌和肠道杆菌,其中葡萄球菌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肠道杆菌以耶氏菌和志贺氏菌为主。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苯甲酸、富马酸及其两种酸组合的复合酸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选取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83912)、沙门菌(ATCC215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213)三种常见的致病菌为指示菌,苯甲酸、富马酸和复合酸(苯甲酸与富马酸按1:1的比例复合)浓度设置0. 25、0. 50、0. 75、1. 00 g/m L四个水平,以无菌水为空白对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有机酸制剂的抑菌圈直径(mm),以此评价三种不同有机酸制剂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有机酸对三种致病性菌具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中,复合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富马酸和苯甲酸(P 0. 05),而对于沙门菌,苯甲酸和复合酸的抑菌效果要显著优于富马酸(P 0. 05);随着有机酸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显著增强(P 0. 05);不同有机酸制剂和浓度二因素对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显著的互作影响(P 0. 05).综上所述:在0. 25~0. 75 g/m L浓度下,复合酸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更优于苯甲酸、富马酸单一使用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附近蔬果类凉拌菜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人们选择食用凉拌菜提供依据。方法:珠海市三灶镇周边随机采集样品共85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010的方法检测。各指标参照GB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和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889-2007凉拌菜质量安全要求进行评价。结果:共检测85份凉拌菜,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分别有66、67、55份样品超标,超标率分别为77.6%、78.8%、64.7%,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检出。结论:珠海市三灶镇附近凉拌食品的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3D血培养仪、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及K-B法进行血培养、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结果:4758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391株(8.22%),检出革兰阴性杆菌19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1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0株)检出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82株,以表皮葡萄球菌(53株)、人葡萄球菌(3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为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高达94.92%、81.36%、63.49%;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耐药率高达95.65%、75.51%。结论: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多样化,以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