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及护理后生活质量。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价指标相比,观察组各项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将接收的9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46)与干预组(n=46),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评分(GIQL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蔡小林  马雪兰  田桂萍 《甘肃科技》2013,29(12):136-137,120
探讨了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选择兰州市肺科医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HAMD)、焦虑量表(HAMA)以及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观察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手段,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及行为状态有显著效果,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定西市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干预组(n=32),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常规护理+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分析两组负面心理、生活质量评分。负面心理对比显示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情绪和行为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在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讨对改善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与干预前,干预3月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WHOQOL-100)评定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末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的总分及各纬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在干预后仅在歧视、病情掩饰的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干预3个月末的总分和歧视、病情掩饰、积极效应3个维度分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在干预3个月末,WHOQOL-100评分如下:观察组独立性、社会关系心理状态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耻感,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选择在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两组干预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指导,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对乳腺癌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医院82例乳腺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挂号的先后顺序,护理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其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心理状态采用SAS、SDS评分进行评定,而生存质量则以QLQ-C30Q量表进行评定。护理后,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好,QLQ-C30Q量表评分质量较高,对比对照组P0.05。乳腺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王霞 《甘肃科技》2016,(22):138-139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选取在张掖市中医院就诊的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延续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两组干预前自理能力、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总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提高,且延续组各方面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延续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3月到2014年12月在金晶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评估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58.97%(P0.05)。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对提高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焦虑症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因患子宫内膜癌疾病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二病区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舒适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结果:统计两组各25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示,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23%,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2.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生理状况,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对武威肿瘤医院住院的9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并联合认知行为疗法。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降压疗效、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观察组患者干预后降压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环境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协同护理模式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增强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62例,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对照组(n=31)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1)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较常规护理质量更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索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2—2016年符合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依从率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平凉市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动、社会功能8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状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探讨艾滋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随机抽取住院艾滋病患者42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干预组患者根据个性特点,对疾病的认知水平、看法等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情况。实施个体化心理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能帮助艾滋病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在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兰州兰石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后24h开展护理,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后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早期康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早期康复组生活质量主观感受、自身健康情况主观感受、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5个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产后访视联合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对产褥期产妇健康的影响。随机选取卓尼县某镇2018年3月-2020年3月系统管理的70例孕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将她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产后访视及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给予对照组产后访视及常规护理保健指导,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并发症,子宫复旧、一般精神状况、母乳喂养情况,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孕产妇产褥感染、便秘、睡眠、子宫复旧不全、母乳喂养能力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护理总满意度,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产褥期孕产妇常规开展产后访视的同时给予个体化的中医护理技术干预,能够有效促进产褥期孕产妇产后生理康复,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用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个体化护理干预.使用专用量表判定2组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同时检测肺功能指标,并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下降,FEV1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观察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发挥消除负性情绪的积极作用,同时能促进肺功能尽早恢复,促使其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