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质基准是制定水质标准、评价水生态风险和进行水质管理的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重金属镍是具有致癌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极大,但目前国内对于镍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研究却较为缺乏。文章收集并筛选了中国淡水水生生物物种的镍的毒性数据,建立了急慢性毒性数据库,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推导了我国镍的急性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为180. 29μg/L,慢性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为3. 08μg/L。另外,文章探究了不同硬度条件对镍淡水水生生物慢性毒性浓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镍的水生生物毒性与硬度相关关系的斜率为0. 96,慢性毒性随硬度增加而减小。研究成果将为我国镍的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提供参考,为镍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我国水质基准体系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萍 《太原科技》2014,(2):51-53,55
生物毒性是国家水质自动监测托管站新项目,其荷兰生物毒性自动监测仪参比水供水系统存在着用量大,补水勤的问题,为解决补水勤问题对其供水系统重新设计了4种方案,依据各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终方案,并完成装置制作。由此设计完成的装置不仅实现了参比水供水系统的自动补水功能,而且恒流速。该装置控制的参比水供水系统,实现的自动补水,降低了补水次数,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体污染日益加剧,水质安全受到了人们的严重关注.相比传统水质检测指标,生物毒性测试利用受试物某些特定指标的变化,更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性影响.不同生物对有毒污染物具有不同的致毒机理和反应敏感度,将多种生物毒性测试组合应用,发展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完整地反映水体中所有共存污染物的综合生物毒性特征,更有效地评价水体的生物安全性.本文基于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总结了无脊椎动物、藻类和细菌等受试生物,对比分析了由不同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致突变试验等组成的测试方法,综述了潜在生物毒性效应指数法、毒性单位分级评价法、水质安全分级法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等评价方法及其在不同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成组生物毒性测试法在水质生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定生物的行为变化快速感知水质毒性监测预警技术已多有研究,但实际应用案例较少。该文介绍了三明市级饮用水源采用生物水质监测指示系统的应用情况,补充和辅助了理化监测不能快速反映水质突发性污染事件的不足。实验室测试和现场验证测试表明,特定生物对水体水质的毒性监测是快速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王江 《山西科技》2011,(3):103-104
介绍了供水系统中生物毒性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给水水质预警中的重要性;对山西晋城的源水和出厂水的水样毒性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参照水质的理化因子,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出的水质毒性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水质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6.
梁明明 《山西科技》2010,25(3):73-74
利用Microtox@model500毒性测定仪可以测定饮用水的生物毒理性,它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式。通过建立生物毒性基线,可以判断水样是否异常,从而为快速处理水质事故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排水的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火电厂和污水处理厂各工艺段排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其COD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正确反映废水的实际毒性大小.发光细菌法用于工业废水毒性评价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张晓君 《科技资讯》2011,(22):49-4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合成了越来越多的化学品,水环境作为工农业废物的最终排放点,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用于水质急毒性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快速检测分析装置,它能够反映各种有毒污染物对水质影响的综合毒性,因此在水质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西江肇庆河段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监测西江水质的生物毒性工作对于保障西江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通过分析基于发光细菌法运行的水质毒性在线分析仪对不同重金属的响应特性,探讨了不同重金属的抑制区间;进而根据其在西江肇庆河段连续运行5个月的数据,分析了获取的发光细菌抑制率结果与实际水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水质毒性在线分析仪的稳定运行可为西江水质的生物安全预警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光细菌法测定水质综合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能够快速、直观、全面地反映水体中污染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综合毒害效应是预测和控制水体污染的有效辅助手段.与其他生物毒性试验相比,由于其具有试验费用低、毒性效应明显、试验周期短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综合毒性检测中.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检测方面的基本试验原理、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生物监测可以弥补传统理化方法难以直接和全面反映水质对环境综合毒性效应的不足。斑马鱼(Danio rerio)因其特有的优势被国际标准组织(ISO)推荐为河水毒性试验鱼种并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本文从行为学、毒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斑马鱼进行水质监测预警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斑马鱼更加灵敏、准确、快速地检验水质污染对生物综合毒性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斑马鱼在水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苏州河底泥疏浚对围隔中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底泥疏浚的围隔试验,对疏浚前后水质状况、浮游生物、微生物数量以及水体对生物的毒性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疏浚使水质有所改善,水体中重金属浓度基本处于稳定;对微生物的数量没有太大的不良影响,且可以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疏浚后水体的生物毒性降低,表现在疏浚后河水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降低,试验动物死亡率下降,肝体比下降,精子异常发生率下降.因此,苏州河合理的底泥疏浚有利于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原生动物的趋化性进行水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导用生物检测水质的先进方法,即光脉冲计数方法,利用原生动物对不同水质的趋化性,测量原生动物在不同水样中移动的数目.从而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或毒性大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小球藻、发光菌、大型蚤等不同营养级受试生物测试某人工湿地公园各功能区水体的生物毒性,并利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曲线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人工湿地公园进水对三种受试生物的Hg~(2+)当量浓度分别为44.37、8.85和0.67μg/L,出水的Hg~(2+)当量浓度分别下降到了7.55、2.55μg/L和未检出,水质生物毒性改善明显;生产者和消费者PAF值均有明显降低,分解者PAF值保持在HC5之下;综合生态风险由进水的33.15%下降到出水的10.92%.表明水体经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植物根系等深度净化后,水质生物毒性明显降低,生态风险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大沽排污河和永定新河水样的生物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天津市大沽排污河和永定新河的水样进行生物毒性测试,并比较水样经亲水-疏水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前后的毒性变化情况,分析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对发光菌生物毒性的贡献.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进行综合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大沽排污河和永定新河均对发光菌显示出一定的毒性效应,其毒性级别从低毒到剧毒,呈现较大差异.总体上说,大沽排污河水样的毒性高于永定新河,并且均表现为水样富集前的毒性大于富集后毒性.通过计算发现,南八里台等5个采样点的有机污染物对发光菌生物毒性贡献率超过90%;而其他7个采样点的有机污染物对发光菌生物毒性贡献率则在40%以下,这说明造成发光菌毒性的物质主要是不易被HLB柱富集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用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生物毒性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蚕豆根尖微核监测技术对重点工业污染源进行生物毒性测试研究,利用测试结果及其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可以充分判定水质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7.
糠虾类(Mysidacea)属节肢动物门,甲壳钢,软甲亚纲,糠虾目。目前世界已记录的有780种[1],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淡水种类极少,我国常见的种类有广泛分布于沿海的黑褐新糠虾(Neomysisawatschensis)等[2]。它能在水底生物和浮游生物之间形成纽带,是海洋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具有生活周期短,生长快,易培养,对毒物敏感等特点,因而有许多国家将其应用于水生生物毒性试验中,具有广泛的技术前景。1毒性试验概述毒性试验是水体污染生物检测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主要是根据受试生物的中毒反应来确定评价毒物的毒性,从而为水质的排放等制定相应的标准[3]。…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水质综合预警,为下一步污染处置留出"提前量",开展了符合毒理学规范的标准模式青鳉鱼的养殖驯化研究。研发了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将在线生物监测系统与17项常规理化监测仪器智能化集成,构建了基于生物毒性触发机制、多项理化参数同步监测的综合预警平台。着重介绍了指示鱼种青鳉鱼的标准化驯化养殖系统、基于青鳉鱼行为的生物监测系统和与常规理化参数相结合的综合预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根据美国环保局控制排水质量综合方案,即通过理化标准和全水样毒性限[1],测定水样的悬浮物(SS)、pH值、电导率和COD等理化性质,以及对发光细菌的生物毒性,应用理化指标和生物毒性进行综合表征,为确定废水安全排放量、制定其排放标准、进行水质评价以及开展工业废水毒性强度扫描性监测、水质污染应急性生物毒性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1实验部分1·1水样采集·锅炉用水(原水)、处理前锅炉出水和处理后锅炉出水均采自大连市开发区某火电厂;两种生活污水采自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口和二沉池出口·每种水样平行采集3份,密封后立即…  相似文献   

20.
水质自动监测已成为水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手段,做好水质自动监测质量考核成为水质自动监测管理的重要内容。目前普遍将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达标考核用于水质自动监测准确性外部控制。该文应用Z比分数设计了用标准物质进行水质自动站外部质量控制的方案,尝试对整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开展整体评价,并评价各水质自动监测站准确性的偏离程度,使外部质控更好地用于水质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